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本文将技术接受行为和持续使用行为理论引入数字化贫困研究,以我国六个省市十二个村庄的田野调查数据为依据,发现农村数字化贫困群体的ICT接受行为分为三个阶段:ICT的接入、ICT的使用和ICT期望。在此基础上,阐述ICT接受行为形成过程的三层传导模型,即由客观特征与情境指向主观感知,并最终传导至ICT接受行为。客观特征与情境包含主体自身的固有特征和外部社会环境;主观感知包含主体对ICT的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自我效能、负面性感知、信息需求感知和使用感知等一系列因素。图1。表7。参考文献34。  相似文献   

2.
采用参与和介入观察、访谈等田野调查方法,对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基金会发起的虚拟导航员项目在唐人街社区公共图书馆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该案例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在图书馆读者尤其是特殊社群获取计算机免费培训信息方面扮演着支配型角色;桥接型社会资本为社群数字贫困成员实现数字脱贫提供了先决条件;社区公共图书馆在社群成员的数字化生活中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社会网络节点。以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基金会为代表的非营利组织可以增加公益信息机构如图书馆的团结型(内部型)社会资本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问题包括:多种数字化贫困现象如何在现实社会个体身上组合起来,社会网络对哪些数字化贫困者来说是雪中送炭,对哪些数字化贫困者来说是锦上添花。论文深入挖掘中国六个省市乡村田野研究搜集的117位数字化贫困者和47位非数字化贫困者的个案数据,客观评估其数字化贫困特征值,精确描述所涉个案的数字化贫困程度及类型;发现强关系和弱关系与现实中不同数字化贫困类型叠加后的个体的数字化求助行为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对消减数字化赤贫者的数字化贫困程度没有明显影响;个体数字化贫困类型叠加越多,他们获得社会网络的有效支持程度越小;个体数字化贫困类型叠加越少,他们获得社会网络有效支持的可能性就越大;强关系对脆弱的数字化贫困者、数字文盲、懒惰的数字化贫困者、孤独的数字化贫困者和徒劳无益者有价值;弱关系则仅对孤独的数字化贫困者有价值。图1。表3。参考文献20。  相似文献   

4.
何映霏  张国良 《新闻大学》2023,(2):89-103+120-121
本研究依托于“场域—资本”理论,探讨数字化时代新闻场域中记者获得数字资本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关注记者数字资本的性别差异以及数字资本转化其他三种资本的过程,重新考察新闻场域中性别权力关系,并探讨弥合性别数字鸿沟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数字资本对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有预测效应,记者的数字资本存在性别差异,性别在数字资本对文化资本的预测效应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对男性更有效。同时,新闻场域第二道性别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内容创作、掌握高阶数字技能、使用情况”等方面。在数字资本转化文化资本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第三道数字鸿沟,但目前第三道数字鸿沟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关注“数字中国”背景下农村居民数字贫困的成因、状态及其关系结构,研究样本是来自山西省晋中市左权、灵石、太谷、和顺、榆社五县的50位农村居民,采用一对一深度访谈方法获取田野调查数据,通过质性编码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当前农村居民数字贫困状态重点表现为数字化物质贫困、数字化素养贫困和数字化意识贫困三个方面;②农村居民数字贫困成因包含数字化努力不足、数字化支持欠缺以及数字化体验不佳三个维度;③三种数字贫困成因对数字贫困状态形成10条作用路径,其中既包括三种成因维度对数字贫困状态的直接影响,也包含以其中某个维度作为中介变量形成的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农村居民数字贫困成因与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构模型。研究发现,数字化体验为数字贫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与消减实践土壤,基于前述质性分析,本文从信息生态理论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视角提出了我国实施农村居民数字贫困消减行动的若干建议。图1。表6。参考文献49。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方法、田野调查之焦点小组和一对一深度访谈等方法,以CFPS 2008年调查数据库和访谈文本数据为依据,从宏观统计和微观层面分析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因素及年龄等变量对数字贫困社群实现向数字中产社群的信息社会流动关键行为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数字贫困社群实现信息社会流动的关键行为受到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正向影响,受到年龄变量的反向影响;社会因素(含社会资本、社会地位感知等)对于该行为的影响在京沪粤宏观层面不显著,但从京津晋的社会个体层面可以找到二者相关性的证据.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经济发展和公益信息制度方面的公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5,(10):57-60
全媒体时代新的媒介格局和传播方式为公民理性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机会和舞台,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同时,媒介技术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公民社会的构建,而媒介素养教育对弥合全媒体时代数字鸿沟,提高公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数字鸿沟的不同类型,探讨其与公民社会构建的关系,理清全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教育对公民社会建构的重要作用,以期跨越全媒体时代的数字鸿沟,搭建公共领域、培养公民意识、彰显公民身份,促使公民社会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信息传播技术的影响下形成的网络社会所具有的特征出发,描述了网络社会和社会资本概念的发展,对社会资本的权力维度进行了理论的梳理和分析.通过对社会资本建构和权力协商、社会资本与权力合法性、社会资本与权力平等以及社会资本与权力的阴暗面的考察,文章认为网络社会的权力机制与社会资本理论具有相同的概念内核,结合社会资本的概念更有利于理解网络社会的权力现象.建构新的社会资本、消除数字鸿沟、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有助于消减和转移网络社会流动性所带来的认同/信任和权力合法性危机与权力不平等,社会资本的建构需要控制社会资本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与一些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图书馆致力数字包容”的共同承诺和“行动呼吁”,国内外图书馆界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就“图书馆与数字包容”进行了讨论.饶权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工作思路,以期引领带动各级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389名60岁及更为年长的智能手机用户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同辈亲属、晚辈亲属、朋友和社区等社交圈层在弥合老年数字鸿沟时提供的社会支持状况,以及这些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证实,晚辈亲属在帮助老年人弥合数字鸿沟时给予最多的信息、情感和工具性支持。同时,同辈亲属、朋友以及社区在这一过程中提供的社会支持也得到了初步验证。研究结果还表明,老年人获得的晚辈亲属支持会显著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而朋友支持则通过感知效能发挥中介效应。本文基于老年数字鸿沟语境,区分了不同社交圈层提供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路径,发展了社会支持的“缓冲器”模型,亦为提升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主观幸福感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民数字化贫困自我归因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通过对安徽东至县、甘肃天祝县和天津静海县农村数字化贫困田野研究的访谈文本数据进行扎根理论研究,归纳出中国农村居民数字化贫困的常见归因类型:数字化能力、数字化努力、数字化情境和社会支持。数字化能力的缺失归纳为四种情况:数字化生理能力、数字化经济能力、数字化心理能力和数字化素养的缺失,这四种能力的缺失组合起来形成了数字化能力贫困的不同情形。数字化努力包含投入到数字化行为中的时间及基于此积累的使用经验。数字化情境是数字化贫困个体所处的信息基础设施、社会规范(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及传统认知)和运气。社会支持是数字化贫困个体从社会关系和社会机构中获得的物质支持与情感支持。本文构建了农村居民数字化脱贫动态模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数字化脱贫策略。图1。表5。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12.
数字鸿沟研究的未来:境外数字不平等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分析传统数字鸿沟研究的局限性出发,对国际学术界数字不平等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认为数字不平等的核心内涵是: ICT接入者和利用者的分层化和多样化;ICT接入和利用背后的动机、利用能力和效果的不平等及其所反映出的各类社会不平等;数字不平等是文化复制的结果;传统社会阶层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关系在ICT利用和接入中的表现等。数字不平等表现维度的研究有传统的ICT接入、利用、心理及技能视角,有从资本角度的研究,还有综合的衡量方法。表1。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13.
于良芝 《图书馆杂志》2005,24(12):6-18,37
本文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信息分化”和“数字鸿沟”的研究成果及其政策启示综述显示,虽然以上两种研究都是为了从信息资源分配的角度考察当代社会分化,但从文献来源和话语体系看,它们事实上构成了两个相互交叉的研究社区。前者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特点主要由三种不同的研究视角(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认知学视角)所决定,具有较强的伦理色彩;后者则主要由四种不同的政治立场所决定,具有较强的政治经济色彩。两大社区之间以及它们的内部分歧导致现有研究中存在很多相左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令研究继承者和政策选择者经常面对甄别和调和困难。本文在分析相关研究的特点和分歧的基础上,为未来研究和政策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调查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与利用现状,深入了解农村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把握村民心理。[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衡南县两处村庄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与利用现状进行调查,采用走访观察、深度访谈和焦点访谈的方法收集原始访谈资料,并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质性研究。[结果/结论]调查结果显示,负面的环境因素、服务供给、个人因素和服务需求使得村民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利用率极低、认识趋向消极,两村存在着基础利用条件不佳、供给不到位、宣传力度不足、规划管理不合理、知晓度和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