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渡     
踏上这一座宽广的公路桥,我却胆怯了,我怕这钢骨水泥的躯体,载不起我的思念,脚下仿佛在微微摇晃,象船。是的,这里原是一个渡口,渡口有一只古老的渡船,船舷长满了绿绒毯似的青苔,船舱布满了锈迹斑驳的补钉,且摆渡的却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我记忆中的渡船呢?姑娘的头巾象片风帆飘逝了。留下了这一座桥,这一脉水,这水般长的情意,这桥样重的思念——渡口,小河的一幅剪影。渡船,小河的一座浮雕。船头船尾簇拥着追逐着的雪浪花,是小河给她的微笑,是她写下的青春的诗行:日复一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老家,有一条小河贯穿整个小镇,她的名字叫辰河。河上有一位老爷爷常年在摆渡,我每次回老家时总会坐上一两回他的渡船。经过一座小庙,就到了上船的地方。站在庙里可以看见一只小木船和一位老人在这青山绿水间摆渡。坐船的时候’都要等上一小会儿,你得先向老爷爷摇摇手,他便会驾着小木船摇过来。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老家,有一条小河贯穿整个小镇,她的名字叫辰河。河上有一位老爷爷常年在摆渡,我每次回老家时总会坐上一两回他的渡船。经过一座小庙,就到了上船的地方。站在庙里可以看见一只小木船和一位老人在这青山绿水间摆渡。坐船的时候,都要等上一小会儿,你得先向老爷爷摇摇手,他便会驾着小木船摇过来。  相似文献   

4.
过渡语是课堂语言的一部分,设计好过渡语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过渡语就像一条渡船,把学生的思维从此岸牵引到彼岸,作为舵手,教师该如何巧妙地进行“摆渡”呢?下面以“24时记时法”为例,谈谈过渡语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猴子摆渡 又当救护 非洲的扎伊尔境内,有个猴子经营的渡口,渡河工具是木筏。每只木筏上,由一只老猴子领着七八只猴子充当船工撑篙、划桨。中途如有人不慎落水,猴子们便会跳进河里把人救上来。到了对岸,领头的老猴子就按个地向渡河的人讨摆渡钱。  相似文献   

6.
真情无价     
一个黄昏,静静的渡口来了四个人,一个富人,一个当官的,一个武士,还有一个诗人。他们都要求老船公把他们摆渡过去,老船公捋着胡子:把你们的特长说出来,我就摆渡你们。  相似文献   

7.
程刚 《课外阅读》2012,(15):48-49
这是纳尔逊河的一条支流,当地人称为"尼斯",是印第安语"吉祥"之意。尼斯河边有个小小的渡口,摆渡的是一位老人,名叫斯亚诺。最近斯亚诺老人有了烦心事儿——尼斯河北岸发现了油气田,一家石油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开发。按理说这事儿和他无关,但斯亚诺老人不这么认为。他在这个渡口生活了60年了,靠一条木船摆渡为生。开发北岸的油气田势必要在河上架桥通路,而大桥的选址就在渡口附近。如此一来,他的饭碗就难保了。不行,不能让他们在河上架桥!斯亚  相似文献   

8.
过渡语是课堂语言的一部分.设计好过渡语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过渡语就像一条渡船,把学生的思维从此岸牵引到彼岸,作为舵手.教师该如何巧妙地进行摆渡"呢?下面以"24时记时法"为例,谈谈过渡语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一、从整体入手,对课题点拨 一篇课文的课题起着提纲挚领的作用。点拨课题能让学生抓住文章的线索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有的放矢地点拨课题后,就能逐步放开,学生就能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从课题上思考问题,如《渡船》通过点拨,让学生懂得它是全文线索,即:搭渡船——渡船上——渡到河心——渡到对岸。再如《忆铁人》,教师点拨:为什么不命题为“忆王进喜”呢?大家七嘴八舌,统一的答案就脱口而出,从题目中的“铁”字表明王进喜有一种要叫地球抖三抖的钢铁般的意志。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  相似文献   

11.
欣慰     
当我改完那叠尺把厚的作文本,舒过一口气的时候; 当我拂去身上的粉尘,揉过站酸的腿的时候;当我看见病妻弱子为家务负重劳作,试去眼角泪水的时候;有人问我:“你们当教师的,一年到头早起晚睡,家都不顾,不觉得吃亏吗?” 每听到这样的问话,我总是一笑置之,要回答这个问题,三言两语难说清楚。 晚上10点了,我又摊开桌上玻璃板下的那些明信片。那些简短的祝词我已读过多遍,有的甚至背得出来,可我还是一张一张地读。每读完一段,心中便泛起一层热浪。 “高老师,我坐着你撑的渡船过河,踏上了新的征途,而你仍守在渡口摆渡……”呵!老师是艄公,没有我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工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年轻人哪一个都合不得丢,艄工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相似文献   

13.
有一则故事:一位猎人看到一位十分严肃的老人和一只小鸡在做游戏。猎人好生好奇,为什么一个生活严谨、不苟言笑的人会在没人时像一个小孩子那样快乐呢?老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弓带在身边,并且每时每刻拉开弦?”猎人说:“天天把弦扣拉开,那么弦就失去弹性了。”老人便说:“我和小鸡游戏,理由也是一样。”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扑面而来的山野气息,和淳朴自然的水乡情韵,朱桥的《渡船》仿佛把我们带回到沈从文笔下那个充满人情美与人性美的边城世界:一个老人、一只渡船,一个男孩,一条狗,三个生命随船儿荡漾在碧水蓝天之间,唱响了一曲动人的人情之歌。  相似文献   

15.
2001年高考作文讲述了这样一则寓言: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  相似文献   

16.
作文题目: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  相似文献   

17.
牛津的童话     
一出门就后悔了,天那么冷,还起得那么早。昨天与两位在这里留学的中国学生约好,今天起个大早去攀登牛津大学最高的圣玛丽教堂。起个大早,是贪图整个牛津还在沉睡时的抽象性,便于我们把许多有关它的想象填补进去。如果到了处处都是人影晃动的时刻,它就太具体了。他们说,教堂的大门当然不会那么早就开,但背后有一个小侧门,里边有个咖  相似文献   

18.
据200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内不少城市同时刮起了一股在青少年中打造“未来精英”之风;与此同时,宁夏的一个“吃苦夏令营”却因报名人数太少而不得不取消。对此,很多人认为这种“精英”之风不可助长,理由是孩子的吃苦精神最重要,应该让他们多去参加“吃苦”夏令营。可是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过去我们往往把“苦”看得很狭隘,以为山寨乡间才有苦,于是发动声势浩大的运动,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砥砺意志,锤炼灵魂。后来国人才觉悟到,人生处处有苦难,平凡的岗位上也有难念的经,何必靠“上山下乡”来折腾自己。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接亲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表哥明天要结婚了!晚上,姑妈对我说,明天要我去接亲。我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可是我第一次接亲呀!妈妈见了对我说:小璇,别光顾着高兴,你可一定要把表哥的新娘接回家哦!”我自信地说“:好,保证完成任务!”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打扮好后,就和接亲的队伍出发了。八辆装扮得喜气洋洋的小车紧跟在缀满鲜花和彩带的花车后面,浩浩荡荡地向新娘家奔去。到了新娘家楼下,我们燃起了迎亲的鞭炮。响亮的鞭炮声告诉新娘我们来接她了。鞭炮声停止后我们便走上楼梯,来到新娘家门口。只见大门紧关着,这时我着急了:如果找不到新娘怎…  相似文献   

20.
师:同学们,“不落俗套,写出新意”是我们作文中的一大难题,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想想解决的办法,看看能不能有一点收效。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学生饶有兴趣地直起身子倾听。)〔点评:直入教学目标,简捷明快;由故事引入,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飞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位老人刚买的新皮鞋不慎从窗口掉下去一只,周围的旅客无不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地把剩下的那只也扔了下去。众人大惑不解,老人却坦然一笑……故事说到这儿,同学们想一想,老人会说些什么?大家张开想像的翅膀吧,如果你是那位老人,你会怎样想呢?(教师顺势打开投影仪,把故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