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定点”.即定“内容点”、定“问题点”、定“范围点”。为解答问题做好一切必要准备;所谓“定性”,即定问题的“性质”,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最终还是通过学生对问题回答的答案进行评判,通过对问题的“定性”,引导学生把握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深度,从而做出准确、规范的答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定点”、“定性”不是割裂孤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紧密联系的,在实际运用中要综合运用。这种方法对于解决散文阅读中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的题目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应用题”中的“题”是问题,“解决问题”中的“问题”也是问题。“解决问题”中的“好问题”有怎样的特征呢?。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行教育在“度”的方面有一个“过渡”、“失度”的问题,在“量”的方面有一个“过量”、“超量”的问题,在“衡”的方面有一个“均衡”、“失衡”、“权衡”的问题。凡此种种,都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活动”是师生在特定情境下,围绕学习任务而综合设计的“语言实践活动”。围绕一个“任务”可以设计一个或多个“活动”。“主问题”是能从课文的整体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出发而设计的能引发思考、理解、品味、欣赏、探究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活动”“任务”“主问题”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既是对新课标精神的落地,也是“学为中心”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本在李晓琪(1994)章的基础上,讨论了3个问题,一是关于“给”“替”歧义句以及“为”引进给予对象的问题;二是关于“给”“为”“替”三词与二价不及物动词共现的问题;三是“给”、“为”、“替”三词互换时的语用区别。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 ,但有些数学教师对“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存在着模糊认识 ,认为数学教材中的“例题”、“练习题”都可以叫做“问题” ,其实不然。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 ,问题是指一个人面临着某种他所不认识的东西 ,而对这个东西他又不能仅仅应用某种典范的解法去解答 ,因为一个问题一旦可以用先前学会的方法轻易地解答出来 ,那么它就不再被认为是一个问题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绝大多数“练习题”不应该叫做“问题” ,它们只是要学生用曾经学到的方法去解答“类似…  相似文献   

7.
当下环境伦理问题中最为关键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作为伦理规范而言,此二元关系无法真正解决深层次的价值塑造.传统儒家思想中“尽性”之“己”、“人”、“物”三维关系的说明,则能为环境伦理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物理习题中经常看到含有“缓慢”二字的问题,“缓慢”指物体的速度很小,可认为速度为零,所以物体在变化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这样的问题称为“缓慢问题”,对这类问题。许多学生搞不清楚怎样解,实际上“缓慢问题”有其独特的解答方法,下面介绍几种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9.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一线老师们十分关注并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既然“以学生为主体”。语文课堂教学就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生成”的过程。既如此,如何应对“生成”,教学是否还需要“预设”.如何“预设”,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可使课堂教学最有效.就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期的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讨,希望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放”,是指学生不受约束地去探索和研究一些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不能“放”,怎样“放”,既是一个教学观念的问题,又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要达到“能放则放、收放自如”的境界,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1.
数学因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在育人过程中的独特功能,确立了在素质教育中的担纲地位。数学这个在应试教育中突显其位的精密的“筛子”,如何在素质教育管道中充分发挥其“泵”的功能,随着现代启发式教学的深入开展,人们终于找到了启动“泵”的“金钥匙”——“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提出 “问题解决”这一提法始于1980年的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此后已成为历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主题之一,也成为当今数学教  相似文献   

12.
典型问题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说三道四,做了不少文章。他们的御用班子“初澜”在一篇专谈文艺创作典型化原则的所谓“体会”文章中,“批判”了几种违反典型化原则的谬论,而被列为“第一号”“批判”对象的,就是“写真人  相似文献   

13.
《张衡传》中的“机巧”课本注为“指器械制造方面的巧妙”,把“巧”释为形容词“巧妙”了。据此,学生必然将该句译成:“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妙。”显然,这里的“擅长……巧妙”动宾搭配不当。问题出在“巧”的义训上。此“巧”不是“巧妙”之“巧  相似文献   

14.
“尖子班”的培养问题,历来是各校关注的焦点。我在高中担任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已经11年,每年都和“尖子班”打交道,对于“尖子生”培养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中最为关键的,我认为是“定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在什么是“内行”外行”?谁是“外行”“内行”?“外行”能否领导“内行”?等问题上,作了透彻的分析、精辟的说理,有力地反击了右派分子;同时也帮助我们教师解决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怎样看待教学中的“问题”与“答案”,怎样处理教学中“问题”与“答案”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发现问题和获得答案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形成学生的创造意识?这一直是教学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谈点肤浅的看法。一、有时发现问题比获得答案更重要马克思在人们经常接触的商品中发现了价值原则,巴甫洛夫在人们司空见惯的“吃东西,流口水”  相似文献   

17.
“问题”和“提问”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的话题。通常情况下,“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没有问题的解决,教学就失去了意义。从认知心理学来看,面对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着什么样的思考。而人们的思考则往往决定着其行  相似文献   

18.
人们的知识是在事物的运动——静止——运动中获得的,数学解题也离不开“动”与“静”的变化,有些用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若能将它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则常能使问题获得巧解。  相似文献   

19.
议论文的基本模式是引论、本论、结论,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文章是复杂的,有时“解决问题”的内容不一定是结论部分;也可以是本论部分;结论不一定每篇议论文都具有;结论部分实际上是在“总结问题”、“归纳问题”。因此,议论文的“解决问题”可否另立名称为“总结问题”或“归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课程改革蓄势而发,逐步推进。课程改革的核心还是目标问题,即“教什么”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怎样教”“为什么教”等一系列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上一轮课程改革所推行的“三维目标”已然经历了十多年光景,正被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目标取代。两者之间有何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