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积玉在2005年第5期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上撰认为,中国现当代学研究应该重视资料的“田野调查”。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开拓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新路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于今年4月9日在安徽芜湖主办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研讨会”。全国各重点高校、科研单位2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最激烈、最集中的论题是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关于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状杨匡汉(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概括了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面临的前沿话题:1.20世纪中国文学的分期问题;2.“大中国文学”或称中国现当代文学版图(两岸四地);3.现代…  相似文献   

3.
挖掘文学史料对于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完善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更可以纠正错误观点,带来新的学术增长点,对研究主题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然而,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着不重视文学史料的倾向。本文从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不重视文学史料的问题入手,具体分析文学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旨在摆正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是中国文学发展的结晶,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和视野的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所面临的分歧与发展方向越来越大,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越发模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现状的研究,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和表达形式的研究.语言的运用也逐渐走向“国际化”,似乎与世界文学的接轨过程就是一个自由语言文学的过程,只要在词语中涵盖与“世界、全球、人类”等的内容时,就变得非常神圣.而对于曾经过往的历史词汇,比如“翻身、解放”等,就变得陌生、羞于表达.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怪现象.本文将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和发展角度来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借笔者粗陋的文字,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今后的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高校中文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水平直接关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在多年来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提高课程开设的水平,不能就课程论课程,不能仅仅局限在本课程范围内来看问题,而应该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要注重在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中将其建设成精品课程。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抓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程群的建设,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作出准确的定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程群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当代文学课对留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及语言交际能力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以中国文学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内容的课程中,普遍存在重古代文学轻现当代文学,而现当代文学中重现代文学轻当代文学的倾向。事实证明留学生对当下中国的现实和鲜活俗白的语言最感兴趣,不论从语言难度还是内容呈现方面考虑,留学生现当代文学课都应该先由当代文学入手。而当代文学部分,要加大新世纪文学教学比重和分量。  相似文献   

7.
虽然“学科”一词本身就具有“课程”的含义,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源头,本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正式成立后和课程又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却忽略了课程这一重要环节。现当代文学课程在目前又遭遇到边缘化、相对滞后于学术研究、人文性质不足等许多问题,因此亟待学界加以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都面临一个总结过去开拓未来的课题。本文以“历史清理”为标题 ,综述了现当代文学研究中部分课题的世纪性回顾与总结。以“视角调整”、“方法突破”、“视野拓展”、“脉胳寻踪和文化批判”为标题 ,综述了现当代文学研究在世纪之交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的突破和发展 ,展示了现当代文学研究将更多的融入文化批判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推广中国现当代文学,以此为载体分析文学选本的“选什么”和“怎样选”。首先介绍文学选本的价值,了解现当代文学选本的实践价值。其次介绍文学选本的要点,指明了文学选本方向。最后分别从“选什么”和“怎样选”两个方面着手,提出重点关注文学性,同时考虑文学地位与社会影响、关注文学的变化,展现文学史家的严谨性和宏观性、综合参考已有成果,体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复杂性三点文学选本的建议,总结中国现当代文学选本得到的启示,为今后选本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传承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矿冶遗址的研究、保护与展示无论是在研究方法还是在实践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是科技考古研究的一个亮点。文章指出了今后需要在矿冶遗址的文献调研,矿冶遗址田野调查、发掘工作方法和发掘资料的整理,矿冶遗址的价值评估、保护规划、保护技术和展示工作等多方面进一步突破:1)整合各类文献资料,特别要重视考古资料的整理工作;2)开展冶金遗存采样问题的规范化研究,真正建立田野调查和发掘过程中冶金考古研究的多学科联合研究机制;3)进一步提高矿冶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的技术水平,为申请世界工业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鲁迅研究始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和标高,并引领着整个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基本走向。在2007年,鲁迅研究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和蓬勃的创新活力,一大批研究论著为“鲁学”开拓着新路,也为整个现当代文学研究积累着巨人的学术潜能。  相似文献   

12.
对任何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人来说,鲁迅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结”:鲁迅的作品被大量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伴随着我们的成长,直到我们现在成为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鲁迅仍然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编写组于1996年5月发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使用说明,[以下简称“使用说明”]其中云:“现当代文学由文学史、作家论和作品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它以文学史为主要线索,对中国现当代的作家和作品进行评价.”“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现当代七十年间文学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了解其间部分重要作家的创作概况,熟悉并掌握他们的代表作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当代的审美眼光独立阅读、赏析、评价现当代各类作品”.“使用说明”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本课程的基本教材,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二年制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并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的需要和特点编成,要求上比普通师专略有降低.根据这些要求,笔者对本校小教大专班进行了三个学期(164个课时其中有一个学期同时教两个班)的教学研究与探讨,本文仅对其中部分教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席扬 ,男 ,1 95 8年生。 1 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 1 996年破格晋升教授。 1 997年应邀赴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地进行学术访问。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席扬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实践中 ,一向以宏观把握与理论分析见长 ,他的论著也多以对对象的理论性思辨显示自我的学术个性。例如对“新时期文学”“赵树理和山药蛋派”的“文化学”研究、对中国现当代作家写作行为的“修辞学”研究、对现代散文作家进行的“知识分子精神史”式的研…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在1990年代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方法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之后,打破了上述局限,对推进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然而,在论及现代性时,必须注意几个问题。如对“现代性”概念的把握、在文学与史料建设的互动关系中体现现代性、注重文学本身的审美性等等。在明确以上问题的基础上使用这一理论,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宏观的理论视角,考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文化热”现象.总结“文化批评”对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的得与失,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文针对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学与研究中,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其在高等教育新的变革过程中问题存在的原因。同时,文章指出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学必须回到历史情境直面文本,加强文学作品阅读与阐释基本能力的训练,及全社会人文学科教育要重视文学作品阅读培养的特殊性;并从现当代文学“人的文学”核心命题与高等教育“以人为本”思想的关联中,探寻现代教育如何培养具有人文关怀、人文精神高素质优秀人才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李怡、干天全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教育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文化元典导读与本科人才培养”成果之一,其特色在于将“文学史究竞是什么史”的思考与大学文学教育现状的改革相结合。全书以前所未有的篇幅突出了文学原典与生命体验在文学教学中的意义与地位,在文学史与文学原典、文学史与生命体验两个维度上给出了新的思考与启示。它以导读文本的形式,着重培养学生个人的文学感受力与鉴赏力,并由此加强学生个人人生体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契合。它已经超越了学科意义上的文学史“重写”,通过还原历史现场、激发阅读体验的方法,为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具有“范式性”的思路,从而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变化对文学经典阅读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浅阅读"大行其道。重视经典阅读、体悟经典魅力显得尤为迫切。基于此,综合理论分析、实践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着眼于现当代文学的整体,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为对象,从文学研究的视角,分析了提出初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策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初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教学策略,以期起到一定参考和帮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一书以“国家文学”的视角和概念,深入复杂的文学格局并揭示其中的权力关系。偏重个案分析.填补了一直以来相关研究中的学术空白。书中体现的“田野调查”与“口述史料”本身既是文学研究的资料发现,同时也拓展了研究视野。最值得关注的是本书给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