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十五”期间广东6个国家级高新区统计数据的分析,指出了广东国家级高新区总体发展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向型特色明显、对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同时在比较6个高新区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剖析了广东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的发展势头、特点以及差距。在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广东国家级高新区要在开展区域合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体制创新优势、保持外向型特色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在二次创业中取得快速发展,从而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2.
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我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也是我省首个正式获批建设的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青海高新区已成长为以高原特色动植物资源为依托的现代中藏药、保健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青海高新区开展"双创"工作基础条件得天独厚。本文就青海高新区自落实"双创"政策以来,取得的工作成效、发展的优势条件,发展思路、发展目标进行了概述,青海高新区将坚持以"政府和市场双驱动、创新和创业双发展、首创和借鉴双导向、建设和宣传双注重"为基本原则,实现资本与成果对接、人才与企业对接、科技与产业对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双创"之路。  相似文献   

3.
陕西国家级高新区在创新发展中面临着明显的“陕西现象”陷阱,雄厚的科技资源投入与滞后的经济产出效益之间存在发展的悖论。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组织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陕西国家级高新区创新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经过熵权改进的Topsis模型对陕西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组织能力在陕西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陕西省国家级高新区在环境支撑能力的相对值上分布较为均衡,在创新发展中并不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13-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研究,用Theil指数进行差异性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效率整体水平为中等效率,主要由于较低的规模效率所致;“一路”地区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效率高于“一带”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效率总差异有缩小的态势,组内差异是主要贡献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效率及其分解指数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级高新区投入、创新效率特征以及地理位置,将其归纳为3种创新生产模式并分析各生产模式的构成及成因.  相似文献   

5.
正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27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115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15位,综合创新能力名列第10位;在中部11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经济实力名列第2位,连续7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2009年以来,长沙开发区先后获批国家级首批9个创新型科技园区之一,国家3个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高新区之一,国家第15个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我国区域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的空间集聚和分类评价对区域经济决策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了有效的空间集聚和分类评价,得到了较SPSS聚类分析更为科学合理的结果;并将国家级高新区划分为四个高新区集群,针对每个集群发展的特点和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22,(16):76-77
<正>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伟大征程中,国家高新区建设是一项创举,江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江阴高新区”)获得“国批”11年来的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这一创举的现实价值、历史贡献与世界意义。江阴高新区前身为江阴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02年,江苏省委、省政府赋予其国家级开发区的经济审批权和行政级别,2011年,经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高新区。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江阴高新区等8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合肥高新区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完成了以要素集群为主导的"一次创业",目前正面临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的"二次创业"。文章运用SWOT法,分析了合肥高新区在"二次创业"中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出"二次创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总结出制约高新区发展的瓶颈因素,就如何突破当前制约高新区发展的瓶颈,更好的进行高新区建设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陕西国家级高新区在创新发展中面临着明显的"陕西现象"陷阱,雄厚的科技资源投入与滞后的经济产出效益之间存在发展的悖论。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组织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陕西国家级高新区创新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经过熵权改进的Topsis模型对陕西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在陕西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发展中,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组织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环境支撑能力的相对值分布较为均衡,并不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冠以稀土专业名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区域规划面积10.4平方公里,目前,新建区已开发面积2.15平方公里,实际开发面积达到了国家级高新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1.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国家高新技术示范区,基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区域特点,选取创新支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群与国际化3个目标层领域7个准则层因素共24个指标层指标,对示范区内6个高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从总体创新水平来看,青岛市科技创新水平的发展较为成熟,处于6市首位,其次是济南,接下来是潍坊、淄博、烟台、威海。示范区内各地应以涉海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汇集区域优势资源,实现六大高新区产业协同、错位发展,从而提高示范区的整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被称为"中国动力谷",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高新区与株洲市天元区进行职能合并,从而构筑了株洲新区,园区总面积为328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自成立以来,高新区立足株洲产业基础和优势,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宗旨,以轨道交通、通用航  相似文献   

13.
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相关研究表明,资本和劳动力是影响高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已有研究对技术因素及其相关政策影响的分析关注比较少。在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采用替代因子表示技术进步和政策优惠因素,采用面版数据,对广东省高新区增长因素进行分析,构建高新区增长模型。并通过高新区增长因素的比较研究,找出广东国家级高新区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状况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组合方法,从高新区发展程度、贡献、技术创新、国际化4个方面对东北地区7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把评价结果与1992年的情况进行对比,力图反映各高新区发展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5.
根据授权的程度不同,高新区管理体制可以分为基本没有授权、部分授权、完全授权、区政合一这四种模式.以广东佛山、珠海、肇庆和广州的高新区作为例子,对四种管理体制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模式的主要特点和优劣势,同时指出各高新区在选择管理模式时要根据自身发展阶段、产业特征、区域空间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并针对广东省高新区整体发展阶段和水平,提出完善高新区管理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A的国家级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进民  姚兰  史本山 《软科学》2008,22(1):75-77
将数据包络法应用于对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中,并根据DEA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对应关系,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选取的9个国家级高新区6年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和苏州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成都高新区由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等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导致人们寻求利用本地天然优势或获得性优势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区域,以培育本地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在需要不断创造新知识的全球化经济体系中,高新区的作用日趋重要,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变迁和重塑或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动力.而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又是影响高新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别于一般工业园区和其它区域的本质特征.文章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未确知测度模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具体实例判别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近日,经国务院批复,我省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我省已拥有国家级高新区7家,省级高新区4家,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1家。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省高新区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级高新区从2家增加到7家。特别是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认定和管理试行办法》以来,新认定省级高新区6家,其中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当前国家级高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我国国家级高新区管理体系五位一体总体框架,阐述了各构成要素的角色定位和功能职责,最后从政府和企业视角论述了管理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促进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三力模型”的国家高新区非均衡异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国家高新区非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以产业评价“三力模型”为依据,从自主创新力、效益贡献力、国际竞争力三个维度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构建了国家高新区非均衡异化评价模型,并对56个国家高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认为:我国国家高新区已进入六层分化的非均衡异动阶段,呈现出“三力”同步非均衡异化、发达→次发达城市依托选择、沿海→内陆空间层级异化布局的表现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高新区均衡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