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P34-36。教学重点: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判别四边形。教具、学具:学生每人一把三角尺、两张练习纸、一支红色水笔  相似文献   

2.
《四边形》教学建议王华一、教材的变动与更新“四边形”一章出现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二册中,作为初二年级学习的内容。与原教材比较位置没有变化。1.新教材内容的变化(1)第一小节由“多边形”改为“四边形”,主要介绍有关四边形的概念、内角和定理...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直观感知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通过把各种四边形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睦有所了解,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9~80页。教学目标: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通过找一找、圈一圈、围一围、辨一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抽象的能力。3.感受四边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32~33页“四边形分类”。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32~33页“四边形分类”。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四边形>一课,主要安排了"认识四边形特征(例1)""给四边形分类(例2)"两个板块的教学内容,有着该课教学经历的教师或许有一种同感--看似内容浅显易懂,可一旦深入教学实际,却难以把握教学的"度".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例1、例2.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知 1.激趣:播放录像:在这熟悉的学校游乐园里,你能从中发现哪些图形? 2.引入: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新朋友——四边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校园环境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知识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五种特殊四边形的概念、判定和性质是八年级《四边形》一章中重要、“众多”、易混淆的内容.通过列举需重点熟记的15个判定——“(5,3,3,2,2)”判定头绪,对比理解得出对应的15个重要性质,对“众多”的概念、判定和性质的理解识记形成了更清晰的脉络,便于复习而不易遗漏.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新思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角形和四边形".……  相似文献   

11.
罗国强 《考试周刊》2009,(24):83-84
何谓中点四边形?依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称为中点四边形。一、例题解析例1:在北师大版教材《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任意作一个四边形,并将其四边的中点依次连接起来,得到一个新的四边形,这个新四边形的形状有什么特征?请证明你的结论,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一、“中点四边形”的概念及重要命题 响次连接原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新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它的开关受制于原四边形,其重要例题有下列4个:  相似文献   

13.
“空间四边形”的概念是六年制重点中学试用课本《立体几何》第一章的一道例题(p.13)。1982年高考的理科数学试题里也出了一道涉及空间四边形的题目。但是教材中关于空间四边形的问题却比较少见。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汇集了关于空间四边形的一些性质供教学中参考: 一、有关概念定义:四个顶点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四边形叫做空间四边形。(如图1) 将平面四边形(即四个顶点共面的四边形)沿其对角线对折但不贴合,所得的图形(折痕除外)就是  相似文献   

14.
设A_1A_2A_3A_4为⊙O内接四边形,H_1、SH_2、H_3、H_4分别为△A_2A_3A_4、△A_3A_4A_1、△A _4A _1A_2、△A_1A_2A_3的垂心,我们称四边形_1H_2H_3H_4为原四边形的“垂心四边形”。类似地,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圆内接四边形的“重心四边形”、“内心四边形”。这三个相关四边形有一些有趣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四边形和三角形一样,也是基本的平面图形.本章将在七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四边形的基本性质,进一步学习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将为同学们空间与图形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本章主要从多种角度引导同学们探索四边形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屠林峰 《新教师》2023,(9):82-8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上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例1、例2和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能辨识四边形,并在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2.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探索过程,初步学会从边和角两个维度研究四边形特点的方法。3.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察、动手操作、语言概括等能力,为后续研究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四边形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长方形的认识”是浙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师如何抓住四边形的共性与区别教学,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把握长方形的特征,在推理中认识长方形的模型呢?一、比较分类,发现并抽象长方形角的特征教师要抓住长方形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分类的操作活动,从图形的本质出发去辨识、理解长方形角的特征。课堂上,教师先出示一些四边形(如下图),并提问: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作为特殊的四边形,其概念都是基于“平行”这一核心概念的基础之上,那是否可以将两种图形整合在一个课时中学习,从而在对比和辨析中充分理解其本质属性,让学生自主概括出两者概念,同时感悟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就此进行了尝试。【课前思考】“图形与几何”是小学阶段数学的重要领域,在四年级上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个单元,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数学》关于“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分为直观辨认和定义学习两个阶段进行编排的。第一阶段出现在三年级上册,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第二阶段出现在四年级上册,以“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定义方式对平行四边形加以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20.
“四边形”这一章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的四边形.其中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是本章学习的重点,本章学习的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不同性质及判定方法的区分与理解,由于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各种特殊平行四边行间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特性,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同学们很容易犯概念不清、性质和判定相互混淆的知识性错误,为帮助大家系统地理解并掌握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现请唐老师为大家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