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送教上门”是切实保障重残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益的重要路径。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针对重残学生残疾类型多、地区分布广、足不出户久、教康需求复杂等特点,在融合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创新送教上门工作路径,通过完善送教工作机制,创设开放送教场域,开发多元送教课程,畅通送教转衔通道,区域重残学生教育正逐步实现从“送好”到“融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针对贫困山区开展送教上门的实际情况,渭源县特殊教育学校秉承医教结合、系统整合、普特融合和互联网联合的教学理念,建立一支由特教学校主导、多部门配合的送教上门教学模式,真正使送教上门利于家庭和利于儿童。本文以案例的形式研究和分析渭源县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发展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3.
董玮倩  昝飞 《中学教育》2011,(4):113-118
特殊教育安置是实施有效特殊教育及服务的重要前提,重度身心障碍学生的安置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地区对一些无法到学校中进行常规学习的重度身心障碍儿童实施了在家教育。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台湾在家教育体系已经日渐成熟、完善。本文通过对台湾地区在家教育中特殊教育服务的介绍,以期对大陆地区送教上门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心雪 《文教资料》2021,(2):166-167,15
送教上门服务是满足特殊儿童需要的安置形式,保障特殊儿童教育权利的实现。本文首先分析贵州省县域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服务现状,其次提出送教上门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路径,包括送教上门支持服务内容、送教上门服务支持内容、送教上门心理服务支持、送教上门服务支持环境路径探究。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特殊教育学校即将迎来建校10周年。这所承载乌拉特前旗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重任的学校2013年筹备创建时,郭勇校长就立下铮铮誓言——“一个都不能放弃”。为了解决重残儿童失学辍学问题,学校组建了自治区第一支送教上门团队,穿越乌拉特大草原,把教育康复的课堂搬到重残儿童家中。学校坚持“教育与康复并举,生存与发展并重”,积极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开展特奥运动项目,让每一位学生绽放生命精彩。特教之路穿越乌拉特草原,他们是新时代普惠特教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霍邱县特殊教育学校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教师深入学龄残疾儿童家庭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为霍邱县重度残疾的特殊儿童送去特殊的关爱和教育。本学期以来,霍邱特教学校将"送教上门"工作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制订实施方案,明确每位教师每学期送教上门的对象,每月送教上门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出台政策,明确2013年在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特殊教育工作,为低视力、重听、轻度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等特殊儿童提供随班就读、上门送教等形式的特殊教育服务,实现"零拒绝、全覆盖、优质量"。江北区还明确实施特殊教育分类就学的原则,对重度残障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中度残障儿童吸收到特殊学校接受教育、轻度残障儿童实施随班就读。同时,江北区教育局  相似文献   

8.
"送教上门"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是对重度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从目前情况来看,西藏开展送教上门工作面临着区域限制、送教形式及送教定位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当地"送教上门"这一工作质量有待提高。为此,本文就西藏"送教上门"工作进行调查,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促进西藏"送教上门"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对整合特殊教育资源、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研究兰州市城关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推进特殊教育工作的指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整合,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融合教育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新格局,是提高特殊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送教上门和家庭、社区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随着特殊儿童教育安置模式的变革,特殊教育学校也开始增加一个新职能--为本区域普通学校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学、辅导、咨询、研究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确保特殊教育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正常、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2016年起,为更好满足社会对特殊教育资源的需求,我校结合自身教学条件,探索创新特殊教育学校模式,组织实施送教上门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义务教育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目标的实现。作为此项活动最早的参与者、亲历者,笔者深刻体会到,对于特殊教育教师而言,送教上门相较于在校教育,面对的困难更多、更复杂,因此,坚定做好这项工作的情怀和落实重点要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李维峰 《辽宁教育》2023,(24):31-34
送教上门既是特殊教育安置的一种补充形式,也是特殊教育精准化服务的拓展与延伸。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根据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要求,统筹安排学校资源,为那些因疾病和身体障碍不能正常到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采用融合教育的方式,为这些特殊孩子提供学籍和受教育的机会,提高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  相似文献   

13.
特殊儿童义务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指对盲、聋、智力落后、肢体残疾儿童少年实行的一定年限的基础教育。坚持党对特殊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特殊教育领域实行“走教制”,对重度特殊儿童送教上门是当前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刘金萍 《辽宁教育》2023,(20):49-51
为了保障残疾儿童的教育权,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特殊教育“零拒绝”,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对辖区内各种原因未入学的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努力探索送教上门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送教上门是我国对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文章作者以长沙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例,介绍了"三步"准备、"四个流程"实施、"五有"管理的送教上门、"三四五"工作模式,并认为,送教上门工作需提高家庭的配合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多方合作,才能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国送教上门工作实施现状,探索送教上门存在的问题,切实改善与推进我国的送教上门工作,通过文献和行动研究发现,我国送教上门工作基本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各地基本采取合理安置、属地负责、任务到校管理、提供专项经费、组建送教队伍等举措,初步形成了政府引领的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支持的机制。但同时也存在送教工作机制不健全、送教管理制度不完善、送教对象评估标准不规范、送教人员专业性不强、送教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出完善政策制度、动员多方力量、重视队伍建设、利用科技力量等提高送教上门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送教上门,是针对不能坚持到学校接受教育、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的一种教育安置方式。山东省临朐县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切入点,着眼于学生未来生活实际需要,开展送教上门个性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学定教”“以需定教”的精准送教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地方     
《教育》2010,(1)
天津:重残儿童可在家免费上课为给残疾孩子,特别是重度残疾孩子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机会,2010年起,天津将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的服务,而且全部免费,其家庭及个人不用缴  相似文献   

19.
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特殊教育事业的行动方向。云南省特殊教育有显著的区域发展特色。了解云南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状况,是实现云南省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调查云南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状况,发现教师专业发展良莠不齐,学生高层次、高质量发展薄弱,信息化无障碍建设缺失,资源中心指导效果不佳,送教上门区域差异大及外部合作形式单一等问题突出,提出内涵式发展是高质量办学的核心任务,民族化特色发展是高质量办学的突破点,有效的山区送教上门是高质量办学的重要内容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解决“因残致贫”问题是我国推进精准扶贫落实落细、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必须面对的难点和挑战。重度残疾儿童学生是社会各界的关注对象,更是国家政府重点关怀的群体。“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组织实施让“送教上门”得以实现,但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以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为契机,通过参加山东省潍坊市“送教上门”社会实践、家长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调研,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中国“送教上门”工作现状,挖掘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中国“送教上门”工作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