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形与几何”是新课程数学教学四大领域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它与传统数学教材相比,在内容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拓展了“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范围。主要表现在将这部分内容分为了三个有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即“图形认识与论证、图形测量与计算以及图形位置与变换”。结构上的变化打破了原有“几何初步认识”范围过窄的限制,增加了图形变换、物体位置等新内容。同时教材在结构上将三个阶段的内容融为一体,相互衔接,拓展了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背景,能有效地让学生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下面结合“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复习)”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主要表现是: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因此,把握好“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把握好“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3.
周春回 《甘肃教育》2008,(17):51-51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没有处于“标准位置”,能反映图形本质特征的“变式图形”的呈现与认识。那么应如何处理好“标准图形”与“变式图形”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4.
微课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新课改的需求.文章认为微课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的观念相对滞后,对微课理解不够透彻以及操作手法不熟练等.借助微课拓展数学教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拓展;复杂的关系,图示化拓展;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拓展.在此基础上以“图形的位似”教学为例,展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分析当前初中数学问题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从勾股定理到图形面积的拓展”为例,设计从“解构”到“重构”的问题链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驱动问题;巧设体验,引发认知关联;演绎推理,促进抽象思维;迁移拓展,激发发散思维;归纳总结,提升认知维度.该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新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6.
“图形之间的关系”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的教学内容。是教材安排的“图形的认识”总复习的第一课时。复习课的主要目标是理清知识脉络、查漏补缺、拓展提升,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但目前很多复习课存在着“简单重复”“整理形式化”“满堂灌”等现象,更多的是“炒冷饭”或“大杂烩”,有的甚至是“题海战术”。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不断思考着以下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如何让复习课有“新感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图形之间的关系”的教学价值和目标定位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射线、直线和角》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的教学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教学部分。在教学中,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四年级“射线和直线”的教学与二年级的“线段”相比,要难得多,直线的教学似乎又比射线教学要难。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页。【教学过程】《旋转》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的内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体运动的方式。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时就是《旋转》,教材通过欣赏、操作、创作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学生逻辑推理、合情推理能力。在我的数学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角的分类和画法”属于平面图形知识的一部分,它既是教材的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准确把握重难点,细致操作加深理解,借助图形启发思维,拓展阅读丰富知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正确细致地操作。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在本学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求我们“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要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数学三年级下册)时,  相似文献   

11.
“识图”是图形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平几入门的关键之一。所谓“识图”,就是要求学生能结合概念,认识表示概念的图形的属性;分清相关概念和邻近概念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能识别复杂图形和变式图形.通过“识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想  相似文献   

12.
JJ《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在本学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求我们“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要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数学三年级下册)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含义;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主动研究、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演示和观察,使学生感受图形…  相似文献   

13.
单薇洁 《江苏教育》2023,(44):14-16+20
符号型工具旨在更好地帮助学生定位学习目标,促进主动思考,加强学习反思,提升学习效果。教学苏教版五上《有趣的面积》一课,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方格图,感悟图形度量的方法“”创新方格图,探索图形度量的变式“”想象方格图,拓展图形度量的方法”这三个环节,引导学生逐层剖解和落实作为符号型工具的方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推动学生在数学“学科大课堂”的实践和探索中碰撞学习的智慧,分享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正>课前思考:“三角形的认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平面图形,积累了丰富的关于认识图形的活动经验和知识储备,这为学生系统认识三角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实际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依据教材的编排结构“照本宣科”,而应坚守“学生立场”,站在学生的角度,微调教材编排顺序,适度整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拓展练习是提升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很多教师为制造课堂亮点,在拓展练习设计中铆足劲,挖掘习题深度,不断延伸拓展,寻求广度,但如果设计上缺失"度"的把握,可能会适得其反。以"图形与几何"拓展环节的教学为例,通过"适归关联、适宜选材、适需调控"等方法,掌控"图形与几何"板块拓展教学的"力度",切实提升数学拓展环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将一个基本图形的特征及性质进行迁移,结合正方形的边、角性质,得到正方形中“十字架”形的性质及变式图形(一线三直角)的性质.由基本图形到“十字架”形再到“一线三直角”形的系列过程,启发教者要特别关注基本图形的特征及性质的教学,并要学会在复杂图形中提炼基本图形的本领.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材中,增加了“图形的旋转”等一些源于生活、实践性强的知识。应用“图形的旋转”对几何图形运动问题展开探究,把静止的问题转换成动态,或把动态问题转换成静态,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强化数学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8.
1说教材1.且教材的地位、作用在这以前,学生一直研究的是全等形,也就是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相似形”也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一种相依关系,但他与“全等形”不同,这两个图形仅仅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等,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成另一个图形按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而成的。当放大或缩小的比例为1时,这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形。所以,相似三角形实际上是全等三角形知识基础上的拓展。这部分知识对于以后平面几何的另外两部分知识:“直角三角形”和“圆”中三角函数的定义,圆的有些性质的证明,以及在物理中学习力学、光学等知识时都需…  相似文献   

19.
“空间与图形”作为重要的数学课程内容,其教育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在教学实践中,要整体把握“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求,注重探索、运用各部分内容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中围绕图形开展“全等三角形”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实际,进行拓展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互动讨论中完善知识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文整理了该课的教学设计以及相关的教学感悟,以与同行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