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 (试用修订本 )第一册“认识图形 (一 )──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能区别和辨认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知道它们都有六个面。   2.通过摸、看、想、说、拼、数、比等多种活动,形成初步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感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有序观察,正确辨别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   难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形成初步的长方体,正方体的图形观念。…  相似文献   

2.
巧做正方体     
活动目标 :通过画正方体制作平面图 ,折正方体 ,加深对正方体的认识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抽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以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活动准备 :正方体纸盒、正方体制作平面图、中方格纸2~3张。活动过程 :一、直观感知 ,导入活动课1 直观辨认正方体 ,并指出正方体6个面的特点。板书 :正方体 ,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2 导入活动课 ,并揭题。二、铺垫准备 ,启发想象 ,激发兴趣1 出示正方体纸盒 ,引导学生分别标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2 将纸盒打开、铺平 ,指导学生观…  相似文献   

3.
五年制数学九册五单元第一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体"的概念.学生以前接触的平面图形简单而又直观,这时初次接触抽象的"体"的概念,往往有不少困难.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用画面表示出来时,学生不容看出物体的全部元素,想象不出物体的真实形状,从而影响儿童深入地学习.因此,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我有以下建议.首先,应让学生通过对事物、摸型的观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师可事先制作一些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并让学生准备一些空火柴盒,上课时,教师先让学  相似文献   

4.
<正>在观察物体时,我们要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如果想象有困难,可以找一些模型来拼一拼,摆一摆,然后再画一画,这样有利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例1:用几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如图1,从右面看如图2。请你想一想,搭这样一个物体最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  相似文献   

5.
<正>课前思考:1.教材是如何编排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下基础。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材强调“做中学”,除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学生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从而找到不同制作方法之间的联系。通过一系列的“做”,既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长方体、正方体设计者鲍艳滨教学内容: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教学目标: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认这些图形。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实物;不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学生准备:魔方、墨水盒、火...  相似文献   

7.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材:四省市第十册第6页。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且标:(1)理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2)掌握长正方体体积计算算式,并能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教学过程:师:物体是占有空间的。现在老师先拿出一个盛有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册第30-32页,练习十七1、2、3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感知任何物体都占据一定的空间,理解体积的含义。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会用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意识及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具准备1.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模型各一个,1立方米木制棱架一个,近似1立方分米的沙包每组一个。2.一个盛有红色水的玻璃杯、投影仪等。学具准备1.小木块一块…  相似文献   

9.
空间观念是十大核心概念中重要的概念之一,《标准2011版》指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常常为从何处入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等问题犯难。如何通过联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呢?这显然也是"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重难点。下面笔者就结合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复习课的教学中,做了积极有效的尝试,点滴成效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0.
空间观念是新课标提出的十大核心理念之一,是指在空间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是通过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逐步形成的。特别是立体几何知识的教学,在丰富学生空间表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上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教学,简要谈谈如何借助立体几何知识的教学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 ,使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的认识 ,初步认识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 通过活动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想像能力 ,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 ,渗透美育教育。3 通过活动 ,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能力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活动准备 :每位学生都要准备三张正方形蜡光纸 ,两张圆形蜡光纸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棱柱体等大小不同的物体若干 ,剪刀、胶水和水彩笔。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1 (出示金鱼图)小猫不仅会钓鱼 ,最近它还学到…  相似文献   

12.
彭莹 《江西教育》2000,(9):43-4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目的: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12个 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肥皂、魔方等 )。  教学过程:  师 (指着学生桌上放的肥皂和魔方 ):同学们,你们桌上放的是什么 ?它们的形状是……  生:肥皂的形状是长方体,魔方的形状是正方体。  师:看到这两样东西,你们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 ?  生 1:我想知道哪样东西所占的空间大 ?各占多大空间 ?…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24~26页例1、例2。教学目的:1 使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微机及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学生准备自制的长方体、正方体学具。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长方体有()个面,相对的面面积(),相对的棱长度()。2 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这些面的面积都()。[评:复习旧知少而精,目的性强,…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34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5.
片段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首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说说怎样求它们的体积;接着往正方体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准备投入水中并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由这个发现你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6.
“长方体和正方体”属空间与图形部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学生系统认识立体图形特征的开始。从认识平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关于立体图形的最基础知识,且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概念。不可否认,计算教学是第一,二学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切忌将计算作为本部分内容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现行教材在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没有总结出求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有些老师认为这是教材编写的一个疏漏,于是好心地在教学中给学生总结出这两个计算公式,并让学生熟记应用。其实这样做,并不符合教材的缩写意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是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知识的发展,也是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由平面扩展到立体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通过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很大作用。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帮助学生弄清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更好地发展空间观念。现行教材在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故意不出现表面积的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25~27页。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8—10页。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正确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2.让学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与态度。3.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中,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能力。三、教学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学生每人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纸盒各一个、剪刀…  相似文献   

19.
吴月圆 《天津教育》2022,(9):138-140
<正>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主要集中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具备相对应的空间观念,能沟通实际物体与平面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实现“实物—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能感知物体相应之间的位置关系,辨别物体的方位等。这些空间观念的培养,是通过观察、操作、合作等课堂活动并使学生感知、表象、想象等亲身体验,从而得到发展。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四边形”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案,并在两个班级实施教学。方案一:让学生每人准备各种四边形,课堂通过分一分、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弱化了图形的概念和相关的计算,突出了空间观念,各学段都安排了与培养空间观念有关的内容:第一学段,“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以及有关变换的直观内容;第二学段,“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以及变换、坐标的知识。空间观念是数学课程里的新内容、新题材,也是新观念、新理念,空间观念的教学成为困扰多数教师的问题。本期我们主要结合教学内容讨论空间观念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策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