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信息权是法学界出现的一项新型的权利,之所以出现了该项权利就是因为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信息化,从而出现了许多公民的个人信息受到不法侵害的现象,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维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权,本文认为应当尽快完善我国的相应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滨州学院学报》2022,(5):51-57
无人机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场景主要包括个人使用者、商事主体和政府部门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三种场景。《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9条对个人信息权益的侵害及对其所造成的损失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做出了规定。无人机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侵权责任的成立应包括侵害行为、造成了损害、其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和无人机个人信息处理者存在过错这四个要件。无人机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后,不论是精神损害还是财产损害,受害人自身遭受的损失或者个人资料处理者所得到的实际收益均可作为索赔要求的基础。如果无法确定的,法院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3.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与促进数据流动利用之利益平衡是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核心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的敏感个人信息事关个人尊严和人身、财产安全,其界定与保护深受各界关注。目前,我国现有的相关立法仍有待完善,因此,我国应当吸收借鉴域外较为成熟的制度经验。文章通过比较中外对于敏感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和处理规则,提出我国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4.
个人信息侵权日益严重的今天,受诸多因素的限制,信息主体寻求民事救济举步维艰。造成个人信息侵权不可诉或可诉性差的原因除立法缺失外,更重要的是公民维护其正当权益的诉讼参与权受限。具体表现为信息主体投入高额的诉讼成本,却得不到应有的赔偿,诉讼缺乏动因;因未明确规定个人信息侵权纠纷为独立的民事案由,使得纠纷定位错误,诉讼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另外在个人信息侵权诉讼被告的确定、信息主体取证举证责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防范和打击个人信息侵权行为是信息保护法的关注重点,数据时代信息获取途径更加便捷,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而大数据具有智能化、动态化以及隐蔽化的特征,其中的侵权行为不易把控,亟须加强相关领域的专门立法。2021年11月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一定程度上规制了信息侵权行为,然而在数据信息的保护中却存在无法规避的外部障碍,通过分析和研究这些障碍,不仅可以有力地打击信息侵权行为,还可以找到障碍的突破口,使得《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大数据时代能够更好地践行。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信息保护二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互相均不得主张对彼此的绝对优势地位。因此,必须清晰地勾勒出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区分出豁免公开原则宽松适用的特殊情形,并明确不同类型个人信息的保障程度,从而使个人信息获得具有现实意义的层级化保护,以缓释现行法律规范对"个人隐私"的绝对保护的理想与现实保障状况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世界范围内归责原则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一个由加害责任到过错责任、从客观归责到主观归责的演进过程。我国1986年《民法通则》确立了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的归责原则体系;2009年《侵权责任法》对归责原则体系进一步完善,确立了由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构成的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8.
网络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如网络空间隐私的侵犯、网络个人信息的滥用等。随着网络涉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个人信息的泄露、滥用成为网络环境下的大难题,如何更好地保护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结合我国现有国情和法律法规,应当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对个人信息保护实行侵权法保护和财产权保护双轨制,从而进一步提升公民的网络安全感。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是知识产权侵权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然而,目前我国立法对这一问题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在通说认为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这里在介绍和评析侵权行为的传统归责原则的基础上,比较一般侵权和知识产权侵权的异同,特别是两种侵权行为所侵害的客体,即一般侵权行为的客体和知识产权的区别,明确知识产权自身的特性。同时,借鉴TRIPs协议的规定和其他国家知识产权侵权的相关立法,对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环境保护法》修订后,与我国《侵权责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环境保护单行法共同确定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单一归责原则体系存在局限性,应当予以完善,建议通过加入过错责任原则中的过错推定归责方式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学校事故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学校事故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共同过错中共同侵权行为人应负连带责任;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加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对其赔偿范围有一定的影响;行为人只对自己的行为过错负责,而不对第三人过错所致的损害负责。  相似文献   

13.
论个人信息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时代信息成为有价值的商品,批量信息的收集、利用成为可以牟利的“行业”,其中对个人信息的滥用将给公民个人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困扰,然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及法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因此,从个人信息的概念、性质等个人基本问题着手进行研究,提出保护个人信息的浅见。  相似文献   

14.
个人信息在目前现有的法律规范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其保护存在立法空白,越来越多的侵权案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个人信息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做出概念性的解释有利于它的法律定位;论述个人信息专门立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他的立法意义;探讨如何使个人信息在民法中找到应有的位置,如何突破人格权立法所固有的一些缺陷,而使得个人信息保护法能够成为在民法典中与物权法相对应的一部单纯保护个体权利的法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公民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等不法侵害屡有发生。我国立法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有所欠缺,相关部门对其监管不到位,公民维权困难。此外,由于个人信息权属界定不明,个人信息热点问题在立法上回应较为模糊,以及现行相关法律的救济手段尚不足以完全解决纠纷,影响了实践中个人信息的保护效果。为此我国迫切需要细化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并加强对个人信息处理全过程的监管,进而构建具有多样化的救济渠道,为保护公众的个人信息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6.
孔祥瑞 《天中学刊》2000,15(6):37-39
由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在认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时,一概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是不科学的,在立法上应全面考虑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点,参考国外已有的做法及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分别不同情况,规定过错责任原则及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场合,以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各国环境侵权法律实践的发展,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演绎出“过失责任-公平责任-无过失责任”的社会化之路。即所谓“从个人损害到社会损害”,主要表现为无过失责任原则的兴起。无过失责任具有过失责任和公平责任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价值,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目前各国立法均致力于通过实体法途径,时归责原则作出调整。在环境民事责任领域确立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采加强时环境侵权案件中受害人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在侵权法领域,知识产权侵权作为当今社会最具时代特征的冲突形式,已成为社会规范着重控制的对象。对TRIPS中有关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即发侵权理论以及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认为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应是过错责任原则,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法与TRIPS相关规定必须协调与对接。  相似文献   

19.
在环境侵权领域,无过错责任原则已成为主流,倍受青睐.但是,随着包装行业的迅猛发展,由包装所引发的环境侵权问题越发突显出来.单纯的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会给实践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成熟使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和使用的行为更具隐蔽性.我国现有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规范存在碎片化、利益界定不清晰等不足,与侵犯个人信息最相关的侵权责任法对认定侵犯个人信息的责任适用一般侵权责任规则,难以全面规制网络环境下新出现的侵害行为,难以厘清多个行为人场合下的复杂因果关系.对侵犯个人信息的责任构成要件要依据侵犯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