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审视现有自我观,不难发现,经济人自我观异化了人的存在,在对和谐社会呼吁越来越强烈的当下,超越经济人自我观以建构和谐自我观成为必然。和谐自我观关注和自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自我及他者的关系性存在,探讨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地球及宇宙间的和谐共生。和谐自我观的教育建构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建设关系性教材、借助教师的力量以及个体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2.
自我及其同一性影响着认知理论的发展,现有的物质实体论的生物实体自我观、非实体理论的心理模式自我观和非物质实体论的笛卡儿二元论自我观都有其局限性。洛尔结合了三种观点的优势,建构了以亚里士多德实体观为基础的新二元论心理实体自我,突破了三者的局限。在简单的自我实体基础上,洛尔用经验的主体构建了自我的同一性,自我意向心理状态延伸到非我外部世界的作用在与经验相关的知觉、行为、思维以及自我认知四种核心能力中体现。洛尔的心理实体自我及其核心能力的设定展示了经验的两个层次,突出了亲知、自我指称的认知重要性,赋予了指称对象客观实在性,为意向指称主体研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的心理治疗理论中,自我概念具有各自特殊的含义和意义。弗洛伊德将自我视作人格中唯一能行使认识功能的部分,也是心理问题的主要责任者;伯恩将自我视作人格的主体,并将其分为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儿童自我三部分,提出三者关系状况决定了心理健康的状况;罗杰斯将自我放在人的主观经验世界的核心地位,提出自发、自由的自我是健康的自我;皮尔斯提出了心理界限和自我觉察力概念,为健康自我增加了自觉之内涵。  相似文献   

4.
自我是个人发展中整个人格形成的核心,理解自我时涉及个体的自我和发展的自我两个方面,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生理、认知机能和社会的期望的变化第一次聚合在了一起,使整个的自我的发展在内涵上表现出了明显的特征。自我认同是个人个体与自我身份的确认,青少年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自我认同的实现,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有早定、拖延、迷茫、达成四种方式。青少年要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促进自我认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立足自我:教师专业可持续成长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自主发展,是一种内源性的专业发展,它突出了教师个体在专业发展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由、自主与自律。在日渐重视实践知识和校本学习的今天,更需要教师立足自我,依靠自我,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诊断、自我实践、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激励、自我创新,从而实现自我跨越和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自我意识及其与自我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自我意识问题;自我与自我意识的关系以及自我发展完善中自我意识的作用。在前一问题中,阐明了作为人的意识的两个方面的自我意识与客体意识之间复杂、深刻的关系,自我意识在人类适应活动中的巨大意义,并对各种歪曲和贬低自我意识作用的思想错误进行了分析、评价;在后一问题中,对自我从物质自我,到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从被动自我到主动自我的发展过程以及自我意识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作了分析说明。其中特别强调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者之间的协调和转化,尤其是精神自我中的主动自我和被动自我之间的协调和转化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益民  刘林  张贞 《高教探索》2012,(4):118-124,143
基于663名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剖析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认知、自我情绪管理、自我计划设定、自我生活管理、社会活动管理)与就业(就业机会、就业代价和就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自我情绪管理、自我计划设定与就业机会负相关,自我认知、自我生活管理和社会活动管理与就业机会正相关,自我认知和自我生活管理与就业满意度正相关,自我生活管理与就业代价负相关,自我计划设定与就业代价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当代著名认知神经科学家达马西奥以认知神经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自我问题,提出了自我的"三层次理论",从神经生物学和进化论有力地论证了自我的实在性,开辟了探索自我问题的新视野,拓展了研究自我问题的新领域。但其关于自我的分类、自我形式的社会性扩展等观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了评价和被评价的主体。以往,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几乎没有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更忽视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而形成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对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童话城堡》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创作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试图从教学模式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研究和探讨了"五环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五环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者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交际能力,增进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加了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和责任感。但研究显示,学生的持久性及意志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以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居于中等水平;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年级差异不显著(p<0.05),而生源地差异显著,城市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p<0.001);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的历史成绩明显优于低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p<0.001)。因此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提高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高其历史成绩。  相似文献   

12.
培养自我调节学习的有效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为自我调节学习提供了 可能性。内在个人因素、外在环境因素对自我调节学习有影响,据此提出了培养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学报编辑的自我和谐是编辑的自然性、社会性、自我性的有机整合,是编辑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构建。编辑要做到自我和谐,以下几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工作能力;二是讲究学养,提高创新能力;三是讲究涵养,处理好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强对学生进行自律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要通过不断有意识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自爱、自省、自控,循序渐进,养成能受益终身的自律能力和良好品格,为将来步入社会,开创自己精彩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自我形象在儿童道德自我调节中的作用及其培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儿童的道德自主性,是我们德育工作的理想目标,而道德自主性的直接表现形式便是个体行为的自我调节。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良好的自我形象是道德自我调节的重要心理前提。因此,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应关注儿童良好自我形象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独立性、责任感、自尊水平及其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明确的自我概念、较高的自尊水平以及形成有责任感的独立个性对大学生心理成长与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大学生要“成才”,先要“成人”。学校应该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在实践中通过参与、体验、分享、感悟逐渐得到提高,最终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获得自尊感和价值感,养成其独立性、自主性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自尊需要是人类普遍的需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对自我行为的价值与能力进行肯定,同时受他人与社会承认或认可的一种主观需要,是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它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本研究以534名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为被试,考察大学生自尊需要的特点,结果如下:(1)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自尊需要,其中自我价值需要与优势比较的水平最高,自我防御倾向的水平最低。(2)男女大学生在自尊需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重要性追求维度上显著高于男生,而在自我防御倾向上显著低于男生。(3)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自尊需要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优势比较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4)干部大学生的重要性追求和优势比较显著高于非干部大学生,而自我防御倾向显著低于非干部大学生。(5)在年级比较上,大一学生的重要性追求显著高于大四学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英语课堂中自我概念和学习者自主的现状及两者的关系。研究表明,英语课堂中自我概念对学习者自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自我概念和学习者自主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Self- and co-regulation are central elements in skillful student-teacher learning.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positive academic emotions and student engagement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There are also indicators of student-teachers experiencing co-regula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as highly significant. Yet, we know surprisingly little about the emotional landscape of the self- and co-regulation of learning among student-teachers. Hence,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 the kinds of academic emotions that primary school student-teachers experience during self- and co-regulated learning. Altogether 19 Finnish primary school student-teachers were interviewed. The data were qualitatively content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self- and co-regulated learning experiences were emotionally activating. Student-teachers reported primarily positive emotions (80%) in self- and co-regulated learning.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positive activating emotions, such as enthusiasm, were emphasized in all regulatory phases: goal setting and task analysis, strategy use and monitoring, and reflection. Our findings on the high frequency of various positive emotions embedded in self- and co-regulated learning confirmed that positive activating emotions are essential elements in student-teachers self- and co-regulated learning. The findings imply that self- and co-regulated learning can trigger a positive cycle in student-teacher learning in terms of both emotions and productive learning.  相似文献   

20.
浅析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表明: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可归纳为工具型动机、内在兴趣动机、自我效能动机、融合型动机和证书动机五个因素。其中工具型动机、内在兴趣为主要学习动机,学生的自我效能较弱,证书动机影响最小。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工具型动机、内在兴趣较强这一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成就感及学习兴趣,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