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学生多读书,会读书。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疑多读书对学生来讲是有好处的。但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新课程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要求具有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阅读不但要傲到“知其然”,更要傲到“知其所以然”,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傲到精读深思紧密结合就非常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巧妙傲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一、问题与挑战从儿童没有适合的读物到儿童阅读市场令人眼花缭乱,出版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解决了儿童阅读“吃不饱”的问题。如今儿童读物多了,但水平良莠不齐,怎么让孩子们“吃得合适,吃得好”又成为语文教育新的忧思。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最近几年多次呼吁:“中国语文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学语文不读书,读书少。”要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质,“把学生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  相似文献   

3.
朱春涛 《考试周刊》2012,(39):27-27
作者围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语文素养的主题,从“激发阅读兴趣,激活学习思维”,“激发想象能力,拓展阅读思维”,“传授读书方法.发展延伸阅读”等五个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4.
有些同学不爱读书,除语文课本外很少读课外读物。他们认为“无啥可读”、“前读后忘,不如不读”、“读书占了空闲时间”、“读书耽误正课学习,分散了精力”等等。他们没有读书的乐趣,殊不知,阅读书刊报纸,可以从中得到好处和妙趣。一、从阅读中增加知识,开阔视野一个人不读书,可以说他知识面狭窄。因为很多知识是靠阅读获得的。常言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便是指秀才们读书多,知道的知识就多。单凭语文课本上每年几十篇文章,对开拓学生视野、增加知识面是远远不够的。阅读书报杂志,内容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这些知识,无疑是对课文…  相似文献   

5.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专家说:“语文教学,若不进行朗读示范指导和练习,也不能算完整的语文教学。”再看看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让孩子们读书,  相似文献   

6.
钱梦龙先生早就提出“语文老师如果能够把他的学生都培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读书人’,那么提高学生的素养就不再是一个遥远而蒙咙的目标了”。又说“阅读能力虽不是语文能力的全部,但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坚实基础,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是一个重要的‘抓手’、抓住了‘培养阅读能力’这一条,就是抓住了语文教育的‘牛鼻子’,语文教育的‘减负’就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一项重要实验,它针对汉字难认、难记、难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费时多、负担重、效益低”的弊端,冲破小学语文教学“先识字、后读书”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种功能,使学生“边识字,边读书”,以达到提前读书、提前作文,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从播种、耕耘到收获,“注·提”实验在三湘大地已历经十几个春秋。辛勤的园丁是怎样培育这朵教改之花的呢?(一)1983年冬,在偏远的湘西,吉首民族师范附小有了全省第一个“注·提”实验班。与全省许多好的小学相比,无论…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历来重视训练。张志公先生在系统研究了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之后,曾经把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四线并进,分线合击”,也就是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四条线各有自己的训练体系,最终融合起来形成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识字从“三百千”开始,写字从“上大人”开始,读书从韵文到骈散的吟咏背诵,作文从对对子到八股,都是有很强的训练成分的。   国外的母语教育也普遍重视通过训练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法国 1995年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应该将语言训练和课文学习结合起来,必须具有语文训练、精…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教学学科只是“语文”,传统的学校教育被称为“读书”。语文,非读书不可,这本是一个自古都有的共识。语文,其实不是老师给“教”出来的。翻开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教育史(严格地说,中国的语文教育从甲骨文时代就开始了),那本身就是一部堂堂正正的读书史。中国是教育大国,也是一个读书大国,我国的语文教育历来重视读书。苏秦之所以能游说天下,是因为他“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地读书;杜甫之所以下笔如有神,是因为他“读书破万卷”;周总理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连  相似文献   

10.
蒋芳 《文教资料》2010,(27):49-50
语文学习能力的获得主要靠学生“学得”、“习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对语文知识的情感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要有热爱生活的情感,热爱读书的情趣.建立正确的阅读价值体系:养成熟读精思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博闻强记”、多背诵积累的习惯,读书和写作相伴的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将会变成一件简单、有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鲁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三类课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自读课文”.这类课文都是集中安排在每一册的后面。这三类课文的设置顺序体现了阅读教学由“扶”到“放”的基本规律。从“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到“自读课文”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读书方法、尝试运用读书方法、锻炼阅读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引领逐步减少。学生的自主读书逐步强化。  相似文献   

12.
福建石狮市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大校。这学期开始,我们在全校推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大阅读”活动。从横向上讲,它在原先“大语文”的基础上,把小学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揽进了自己的“怀抱”中来;从纵向来说,原先只停留在“读书”的范围,现在拓展到“读书、读心、读生活”。让学生学会读书,读人生,读社会。  相似文献   

13.
“双自”是“自能读书”与“自能作文”的简称。为尽快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这个理想境界,1992年7月开始,我们在区实验小学进行了小学语文“双自”实验。一、问题的提出及理论依据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教学投入多,读写能力差”的低效状态依然存在。几经改革,奏效不大。原因究竟在哪里?自1989年到1992年,我们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来寻找  相似文献   

14.
有学者把语文教学的目的概括为“培养会读书的人”。“会读书的人”,指的是有良好读书习惯和修养、能从书籍中汲取丰富营养、不断充实自己的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会读书的人”要发挥课前、课堂、课后阅读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要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就只在教学过程中把“朗读、积累、玩味、拓展”这四个部分紧密结合起来。(一)朗读朱熹有言:“凡读书……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一、课堂上,学生真正自己“动”起来,才能会读会写,真正学会学习语文的本领。 九年制义务教育沿海版中学语文教材主编曹础基教授说:“语文程度的普遍下降,最根本的原因是读书少。不多读,听、说、写都难以真正提高。老百姓把上学叫做‘读书’。可见,上学主要是读书。不读书,上学干吗?”(见 《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18期《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在于多读书》) 其实我们有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内又何曾让学生多读书呢?同学们在老师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沉闷的课堂气氛下,被动地听讲,课本都读得不多,也就更谈不上多读课本以外…  相似文献   

17.
<正>温儒敏教授说过:“语文教学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因此,作为“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之一的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教材中“快乐读书吧”这一板块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实现少做题、多读书,切实提高阅读能力。本文试以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18.
证思想的活水永远激荡成都石室中学李镇西编者按】如何提高青年语文教师素质,是近几年人们所关注并急于解决的问题。读书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为此,“青语园地”将从本期起开辟“我的读书生活”专栏。其目的是引导青年语文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从而增长知识,...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阅读在语文科目的学习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朱熹,人们自然就联想到“大儒”。在“四人帮”横行时,朱熹被骂得狗血淋头,谁还敢谈论他学习语文的方法。其实,“儒”是指读书的人,“大儒”者,知识渊博的读书人之谓也。研究研究大儒朱熹学习语文的方法,对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何尝没有益处呢?心眼专一,是朱熹学习语文方法的要旨。他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不正中了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只片面强调读、写,而不重视听、说的弊病吗?他特别强调“心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