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温立三 《师道》2009,(7):21-25
教材的变化反映了教育核心价值的取向。建国60年来,中小学各科教材有过几次大的变革,它反映了教育所走过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本专题仅仅从中学语文教材变革的两个侧面——围绕教材编写所引发的重大论争、经典名篇内容价值的变异与突围,来反映我国教育的发展变化及成就。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像张海迪、孔繁森那样的英雄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很难在学生的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失去英雄精神支撑的青少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脆弱,不能包容身边的朋友,不能承受学业的压力,不能抗拒生活的挫折,甚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材已历经百余年的变迁,在这漫长的变迁史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建构了一种价值反思范式。这种范式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默契”,它以教材属性和选文特征为具体价值表征,并延伸至教材体系建构的各个层面。新时代语文教材体系建设,知识性与科学性互证,典范性与创生性兼容,意识形态属性与时代性共生,一体化与多元化并行。在此背景下,教材的研究和建设既要观照历史书写进程中的“默契”,还要加强价值反思,重构价值选择,推动价值生成,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为教材价值的“存续”赋能。  相似文献   

4.
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鲁迅作品一直以来被作为典范安排在中学语文教材之中,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随之散发出来的作者的人格魅力,对于中学生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培养言语能力和形成健全人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的语文教材建设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本文疏理了中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历史,不仅可从中窥见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发展的基本状况,还能在反思中得到许多语文教学改革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7.
中学语文教材大量减少鲁迅作品引发社会对"鲁迅作品大撤退"的忧虑和争议.从"神圣化"到"凡俗化",对鲁迅的评价都是建立在对其作品政治化解读基础上的.这种解读都没有呈现出一个完整而真实的鲁迅.对鲁迅作品在题材内容、主题倾向、语言修辞方面的非议也是其作品遭受冷遇的重要原因.鲁迅作品具有原创性、源泉性,也具有很强的思辨性,永远...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迅速发展是重要的时代特征之一,对今后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语文教材的内涵更加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具有弹性和开放性.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编写说明等五个方面内容,采用建立搜索档案、积累记录原生经验等策略,使教材研究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当前鲁迅作品教学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为了积极寻找改变鲁迅经典作品教学现状的策略,针对这一现象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对鲁迅作品教学难学进行思考、难教进行反省,得出鲁迅作品教学出现的问题其实是语文教学的问题的结论。以期达到重新审视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从而从根本上扭转中学语文教学的不良局面。  相似文献   

10.
刚性的“教材权威”观念,教材的单一性、封闭性、稳固性和恒定性,制约着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性,造成教学过程中过强的规定性、封闭性、绝对性和僵化模式,使得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对教材的解构过程,无法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多元性和开放性。教材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的生命体之一,拥有鲜明的主体性。中学语文教材必须破除“权威”观念,摆脱工具地位,真正成为具有能动作用的、多层次多元的、具有主体意识和综合性、开放性、可读性以及个性化特点的“场”系统。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材历经流变,而一成不变的是其所承担的基础母语教育的角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学科性质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材选文要兼顾时代性与经典性,正是因为对这些概念理解的不同引发了社会舆论对于名著选段与鲁迅作品的删除的争议。面对增删,我们要用平和宽容的心态来对待,把关注的目光切实转移到教材的阐释上来。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是解开语文教学之谜的关键,是中学语文教学提高质量的突破口。长期以来,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为什么总体上的“少、慢、差、费”依然故我?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堂课的状况。绝大多数教师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手段,开展网络平台下的语文教学,教学方式上,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  相似文献   

14.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已有十几年了,我回首翘望,无限感慨溢上心头。想想自己这些年的语文教学经历,的的确确是在教书——将书本中的知识点抠出来,命令学生背诵并能够在任何时候能够将其复述出来。可这样的教书是真正的教书吗?如果是的话,那为什么学生却对这些知识点感到无趣,并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忘记呢?如果不是,那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书"呢?一、语文教学贵在育人教书的对象是人,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对于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懂得这一点是尤为重要。因为来到我们班级的都是些充满着童真、童趣的孩子,说他们是一张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之风盛行,追求较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得力措施即教学反思.反思要稳中求变,要调动激活,突出重点,拓展延伸,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结合笔者亲身经历,就目前中学语文课堂"合作、交流"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施课堂讨论等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结合笔者亲身经历,就目前中学语文课堂“合作、交流”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施课堂讨论等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中文学界,林月惠的名字是与儒学研究学者、牟宗三弟子这些身份紧紧连在一起的.有感于台湾需要更优质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四书),再加上过去的教学经验,近几年林月惠倾注了很多精力和心血,邀请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和中学老师,着手编写高中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中华读书报》(简称"读书报")趁她来北大学术交流的机会,就她的学术研究,及台湾中学语文教材的变迁、现状,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本文从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服饰文化和酒文化来探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及其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语文教材的建设走过了一个世纪 ,它与时代共患难。中国现代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80年代改革开放四次伟大的变革 ,中国语文教育亦与社会变革息息相关 ,语文教材的改革顺时代变革而变革。从 2 0世纪初语文科独立到今天 ,语文教材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于 2 1世纪来说 ,一百年的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完全可以誉之为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