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发展阶段太极拳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新发展阶段太极拳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形式与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文化广场、健康产业园、“太极拳健康工程”、“太极拳+”多元发展模式是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形式。为了进一步加快新发展阶段太极拳促进全民健身的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加快建设城乡社区太极拳文化广场、规划太极拳健康产业生态圈、构建以“太极拳健康工程”为核心的太极拳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以社区太极拳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构建社区太极拳网络平台的路径,助力实现我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目标。通过研究发现,构建社区太极拳网络平台在满足太极拳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推进太极拳的规范化改革,促进了太极拳的内容质量提升。具体实施途径要从建立网络平台预约系统;建立网络平台指导系统;建立网络平台评价系统;建立网络平台监督系统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进行反思。提出:(1)强调民族立场,深化太极拳文化研究与理论阐释,构建太极拳文化学术体系;(2)扎根中国大地,全面打造太极拳文化品牌并宣传推广,搭建太极拳文化服务平台;(3)强调立德树人,全面开展太极拳文化课程与教学改革,重建太极拳文化教育体系;(4)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振兴太极拳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建设太极拳文化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概念界定、教学文化内涵、内容体系的构建、文化过程的维度与分析等四个方面对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内涵进行了系统性探析,结果表明:(1)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是教师(文化实体)以太极(特定文化)为对象,将教学实践与运动实践相统一、相融合,使学生受益的过程.(2)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内容体系分为技术生成体系、文化扩散体系、精神化育体系.(3)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维度,表现为太极拳教学实践与文化体悟相融合的过程、技艺传授与文化感悟相结合的过程、技艺习得与精神升华相转化的过程.文章通过太极拳教学文化内涵体系探析,从而为促进太极拳教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及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观察法、实践法以及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磨练坚强品质意志、健全全面身体素质方面等对武术之太极拳的锻炼价值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太极拳在高校的普及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审美的角度,从促进健康的美、运动形式的美、陶冶心灵的美等方面对太极拳运动所体现的美学特征进行探析,旨在提高人们对太极拳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皖南10所高校太极拳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太极拳实践课教学时间短,理论课时相对较少,太极拳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学生对太极拳缺乏全面了解等。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建议,为太极拳在高校中更好的开展、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增松 《当代体育科技》2021,(7):176-181,184
在全面深化中国足球改革背景下,作为体育产业中产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足球产业,在未来4至5年内有望迎来井喷式发展。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互联网+体育产业”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探讨“互联网+”时代下足球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进而研究“互联网+足球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表明:互联网与足球产业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趋势。“政策红利”“资本红利”和“科技红利”将全方位促进足球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O2O”模式、“直播+球星”商业模式和“互联网+”足球产业平台生态圈的构建将影响足球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议跨区域整合互联网平台,打造“互联网+”足球产业平台生态圈,整合足球产业资源,促进足球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罗雪  陈波 《冰雪运动》2022,(6):76-79
在国家积极推进“互联网+”的背景下,冰雪产业依托“互联网+”有利于促进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四川省有庞大的参与人群和丰富的冰雪文化资源,但被布局理念、供给能力、营销宣传、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传统形式所限,切需通过“互联网+”这一创新途径加以壮大。针对于数字化浪潮下的现实发展需要,从产业营销模式、宣传推广方式、智慧产业打造、冰雪旅游协同、冰雪文化挖掘等方面,提出“互联网+”环境下四川省冰雪产业的发展对策,以期创新构建四川省“互联网+冰雪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四川省冰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的国际传播进程既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又体现了自身不同传播阶段的特点。从以技艺学习为主的国际推广到以文化交流为主的交互传播,再到以健康服务为主的整合传播,太极拳的国际传播已具备多元一体的传播主体、理念传递的传播内容、多维立体的传播途径、具身化的传播过程阐释、精准分层的传播对象、提升话语权的传播效果以及多极化扁平化的传播环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太极拳国际传播成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国际交流环境开放多元,以及坚持以传播对象为中心。在新时代,太极拳的国际传播应秉承“和而不同”的思想共识与“合作共赢”的价值追求,构建太极拳全球传播的新格局;以“美美与共”的理想境界,打造太极拳品牌文化的新高地;以“天人合一”的理念认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由公平正义的“道德价值”、人性的“规范体系”和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互动行为”方式构成的。太极拳运动由于受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的思想影响,要求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保持宇宙、自然、人、物的和谐与统一,这个价值取向始终贯穿在太极拳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尝试从“天人合一”的视角来阐述太极拳的内涵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为导向,以入选人类“非遗”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太极拳为主线,基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从特色引领和历史自觉视角对太极拳课程思政建设的文化渊薮、逻辑起点、学理内涵、价值意义、创新路径等进行论述。研究认为:课程思政为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时代启迪;中华文化和谐特质构成太极拳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太极拳课程思政是对体育课程思政学理起点的遵循与认同,也是对体育课程思政学理内涵的丰富与拓展;以太极拳课程思政为平台演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色案例,以太极拳课程思政为契机审视传统武术文化百年演进历史自觉,以“大历史观”为视域打造新时代太极拳课程思政特色品牌,须注重以青年学子为中心实现文化共情,以太极推手为载体培养“君子之争”,以社会实践促进健康与生命教育,以双语教学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以跨界融合实现团队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健康工程”是围绕着太极拳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这一主线,打造的一项太极拳公共服务体系。—直以来,太极拳的传播与推广方式通常大都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改进,而忽视了对于太极拳习练者本人的研究,忽略了人的多元化需求。本文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哲学与心理学角度对太极拳的习练动机与效应进行分析,同时将人的需求与太极拳的习练效应相结合做对比,探索出了其高度契合的对应关系。最后根据民众的多元化需要与太极拳习练效应之间的对应性,以人为本,对“太极拳健康工程”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一定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中日太极拳爱好者的学练目的、锻炼效果以及今后的期望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旨在了解他们的社会态度及太极拳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为太极拳运动的进一步振兴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对象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和日本东京都、枥木县春日部市太极拳爱好者。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问卷调查法 ;数理统计法。结论 :1 太极拳运动深受中日两国国民的喜爱 ,“增进健康 ,维持体力”是两国爱好者的习拳初衷和共识 ,但在“弥补运动不足”、“受惠于好的设施和教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日方均高于中方。2 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背景和爱好者每…  相似文献   

15.
艺术体操"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其社会化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针对艺术体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社会化功能进入深入研究,找出制约艺术体操社会化发展的因素,以此科学规范艺术体操的发展趋向,拓宽艺术体操实践的渠道,从而构建艺术体操学科的发展体系,促进这一项目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走访法、文献资料法,分析了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表演类”项目教学的现状,结合课题组成员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普通高校必须构建适合自身开展的体育“表演类”项目的教学内容体系。根据普通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基础状况,从指导思想、构建思路以及总体框架方面对普通高校体育“表演类”项目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构建我国冰雪体育教学“南展西扩东进”发展共同体,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北方地区冰雪体育教育的资源优势,利用东部地区与南部地区的经济优势,整合与开发西部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及自然资源优势,推进我国冰雪体育教学的全面普及与高质量发展。从资源特色方面解析冰雪体育教学“南展西扩东进”发展共同体构建的基础条件,从课程共同体、竞赛共同体、课内外文化活动共同体、教学资源共同体以及教学研究共同体等五个维度阐述冰雪体育教学“南展西扩东进”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基础架构。据此提出建立联合教育机制与合作机制;构建立体化冰雪体育教学体系;打造多层级冰雪体育竞赛体系;建设智慧化信息资源交流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塑造文化认同等建设策略。旨在通过打造我国冰雪体育教学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的普及化与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研究发现,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高校教师的健康水平低于社会正常人,并有向职业疾病发展的趋向。高校教师的常见病主要包括:慢性咽炎、肩颈痛、腰背痛、下肢静脉曲张、胃肠病、心理问题等方面。大量研究表明: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人们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机能,增强体质,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目的。本文主要从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来探讨太极拳对高校教师常见病的防治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数字化视角下太极拳健康促进的价值和困境,并提出实现路径:一是完善太极拳健康促进的数字化教学内容,为“云推广”奠基;二是搭建太极拳健康促进的数字化智库平台,实现太极拳文化知识“云沟通”;三是系统整理太极拳健康促进的数字化智库内容,推动共享太极拳文化“云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普及,许多人已开始从太极拳的“着熟”阶段步入“懂劲”阶段。大家都知道,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实践往往使我们走许多弯路或犯许多错误,于是便一头扎进太极拳传统劲力理论中,试图认识了解劲力理论和掌握运劲发力规律,提高自己的拳技。但由于传统劲力理论的局限,不少人被弄得一头雾水。因此,我们很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