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退役复学大学生不断增加,其复学后的校园适应与融入状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基于人际关系适应理论视角考察上海市Q区某本科院校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适应状况,通过分析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不同认知策略及其对人际交往走向的影响,展示其在人际关系适应方面的互动机制.由于身份认同、群际隔阂等现实因素的影响,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在校园人...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人数日益增多、校园适应难的问题,在系统分析退役复学大学生普遍面临适应需求基础上,以某高校为调研对象,以点带面梳理分析适应现状及影响适应的原因,而后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出构建校内外全员参与的培育主体、系统设计全过程培育的方向重点、创新实践全方位培育的形式方法的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适应问题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研究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一直是解决该群体面临的诸多校园再融入问题中的关键环节。从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环境这三方面分析导致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产生学习适应性困难的原因,提出基于社会角色理论,加快学生的角色认识和转换,通过营造情境性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组建结对帮扶共同进步的学习小组,帮助他们实现校园适应与融入。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退役复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顺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并且要符合退役复学大学生队伍的特征。但是,退役复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互联网对退役复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对于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的新要求、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等。因此,要做好退役复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学业规划指导、专业教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等四方面。  相似文献   

5.
"强军梦"的提出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当前高校征兵工作的时代背景。由于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让他们参与征兵工作是破解当前高校征兵工作困境的一条重要途径。高校武装部可以通过成立退役复学大学生各类组织、引导退役复学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等途径与方法来推动高校征兵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加强退役复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以生为本的内在需求、强化国防建设化的时代诉求的需要。做好退役复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把握退役复学大学生的鲜明特点,以思想上的积极引领为工作基础,以推动退役复学大学生积极参与具体活动为工作抓手,以注重他们成长中的积极帮扶为工作关键,以从情感上对他们积极施以关怀作为工作的有效补充,切实做好相关工作,提高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法对619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角色认同和工作投入调查。结果发现:(1)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角色行为认同程度和工作投入水平均较低。(2)女教师的角色认同程度和工作投入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班主任的角色认同程度和工作投入水平显著高于非班主任;教龄、年龄、学历、从教原因、月工资收入满意度、学校管理满意度与角色认同和工作投入显著相关。(3)角色认同与工作投入呈显著正相关,角色认知对工作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高校14860学生,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疫情复学后SCL-9总分及总均分都显著低于中国成人常模(P<0.01);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女大学生、大二学生及文科学生呈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疫情复学后大二学生存在心理...  相似文献   

9.
近年退伍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渐增,文章分析了这些学生的特点和目前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的成功经验,分别从抓源头,过程跟踪,做好复学工作和加强班级融入、成立社团等方面,提出做好退伍复学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高校录取新生和在校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踊跃参军入伍建功立业。随着两年服役期满,他们将回到高校继续完成学业,但却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享受政策优待和职业规划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因此,加强高校退伍复学学生教育管理,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充分激发其发挥正能量作用,成为摆在高校学生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自尊、应对方式的关系,为进一步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对福建省内8所高校250名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福建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水平比中等略高(总均分为3.83,高于临界值3),其中各维度平均分从大到小依次为职业行为倾向、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角色价值观。(2)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自尊、积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职业行为倾向这一维度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3)自尊、积极应对对辅导员职业认同起到正向预测作用。(4)自尊在积极应对方式和辅导员职业认同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机整群抽取重庆师范大学和重庆科技学院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使用人际信任量表、安全感量表及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安全感与人际信任在生源地、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女性高于男性;生活满意度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人际信任正相关;生活满意度与人际信任也存在正向关系。(3)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大学生安全感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对人际信任也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人际信任对生活满意度同样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这表明,人际信任在大学生安全感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即安全感通过人际信任影响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识别大学生学习投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高校管理部门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系统梳理筛选出13项主要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进行层次结构分析,构建了五个层级的整体框架模型。结果表明:学业情绪、专业承诺、学习态度和学习满意度是决定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最直接因素,学校支持和教师支持是决定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根源性因素,同伴互动、学习动机、成就目标定向、学校归属感、学习兴趣、学习自我效能和专业认同在促进大学生学习投入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角色认同现状,采用大学生角色认同量表调查了929位在校大学生。结果显示:(1)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角色冲突与角色懈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2)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角色认同在性别、不同层次院校、专业、监护人、联系频率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在角色消极认同上的得分,男生、理工类、三本院校、留守期间由父亲监护的、亲子联系1年≦1次的学生显著高于女生、文史类、二本及以上院校、母亲监护的、亲子联系频率1年>1次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教师职业认同研究》量表对西藏地区209名中学教师进行职业认同调查,了解其职业认同状况。结果显示:(1)西藏地区中学教师整体的职业认同水平较高;(2)西藏地区中学教师和内地中小学教师在职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3)西藏地区中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在学校所在地上存在显著差异;(4)西藏地区中学教师的角色价值观在性别、职称、所教科目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北京市某三所打工子弟学校随机抽取301名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流动儿童施测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学校归属感问卷以及城市适应问卷,探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特点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适应好于男生,初中生在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2)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呈显著相关。(3)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对城市适应四个维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在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中的震惊与抗拒和探索与顺应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是指大学生能够并愿意把自己看成所在大学的一员,对自己所在大学表现出认同、喜欢、依恋,愿意在该学校学习、生活,并希望自己能被学校及老师同学接纳的一种心理感受。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发展都会发挥重大作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形成主要与学校知名度及学校环境、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和学生在校的人际关系有关。因此,高校要提高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就应改善学生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着力完善教学设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谐学校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网络调查平台,对我国48所高校、共计59372名大学生进行了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学校归属感产生直接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学校归属感不产生直接影响;院校声誉对学生学校归属感产生正向影响。为此,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构建和谐校园;加大校园支持力度,提高学生满意度;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培养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影响,为了探讨学校适应在亲子关系与初中生生活满意度关系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亲子亲密度量表、初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9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亲子关系、学校适应和初中生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亲子关系能够正向预测初中生生活满意度。(3)学校适应在亲子关系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21%。本研究结果表明,亲密的亲子关系和高水平的学校适应能够提高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有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远程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社会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远程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关系着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从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角色价值观和职业倾向行为四个维度考察了远程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为进一步的策略研究提供基础。研究发现:远程教育教师职业认同在教龄和职称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学历、性别和所教学科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远程教育教师职业认同与学校满意度存在显著相关;远程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显著低于普通高校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