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李白诗歌的思想研究,历来论述众多,本文就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关于李白诗歌的思想研究进行梳理,将其观点与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突出其对李白研究视角、方法、思路等方面的独特创新之处,给予准确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后经典叙事学:读者的复活——以修辞叙事学为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结构主义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由单纯的文本研究到对作者、文本和读者的多元研究,读者之维越来越受到重视。布斯的保守读者观在20世纪80年代显示了有限度变化,费伦的叙事交流模式重视读者参与,他因对个体化读者的强调复活了被杀死的读者。读者复活是学术范式转变给叙事学带来的深刻影响,其理论意义在于重启文学研究中的人本意识,张扬文学活动中的个体属性和多元差异,重建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  相似文献   

3.
何江波 《学语文》2023,(2):63-65
阅读乐府诗要正确认识其文体特征,同时了解乐府诗的构成要素。将乐府诗回归到乐府艺术的语境中来,而不能单纯地将其看作诗歌作品。李白《蜀道难》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与其乐府诗性质密不可分。只有深刻理解乐府诗的本质特征,同时将其放在《蜀道难》的演变史中来考察,才能全面认识李白《蜀道难》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四友斋丛说》是明代综合性野史笔记中价值颇高的一部笔记体著作。它采集广泛,举凡明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均有涉及,可谓增补了官修正史的不足。其中,作者何良俊从自己眼光出发,记录的有关明中叶江南尤其是金陵文人的交游与创作,更是为我们考察特定时代南京文坛的文人心态与文学思潮的源流嬗变提供了丰富而具体的史料。  相似文献   

5.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代表著《喜福会》一经问世便轰动美国文坛,随后被翻译成35种语言,还被拍成电影。《喜福会》有六个中译版本,由此可见《喜福会》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国内学术界主要从文化身份、母女关系、女性主义、东方主义等角度来研究《喜福会》,对《喜福会》翻译的研究甚少。本文从叙事学视角分析《喜福会》的两个中译本,探讨叙事学对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通常采用后经典叙事学的很多叙事手法,如反复、闪回、时空交错、梦魇、自由间接引语、视角转换、话语模式等。本文以《百年孤独》为例分析如何用后经典叙事手法实现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和欣赏。  相似文献   

7.
教学要紧扣文本的文体特点进行。以《木兰诗》教学为例,应抓住乐府诗的文体特点,让学生课前复述《木兰诗》所讲故事,以体味乐府诗叙事的特点;专题学习“互文”,以体会乐府诗句式方面的特点;诵读《木兰诗》,以体会乐府诗在韵律、情绪表达方面的特点;分析木兰人物形象,以总结乐府诗的人物塑造特点。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民族文学研究》自创刊以来收录的有关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批评方法的文章为研究对象,试图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评论中的结构主义叙事学批评实践状况进行梳理,从而对其中体现出的特点和问题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统编版高中教材中,史传文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成为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史传类文学作品是关乎历史的文学叙事,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经典的史传类作品往往会在叙事结构、叙事节奏、叙事视角等角度有着独特性。本文笔者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第三单元为例,从叙事学理论的角度,引领学生读史、品人、悟理,探寻史传文的独特魅力,进而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是小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读懂了小说中的人物,就读懂了作者真正想要通过作品所说的话。选择叙事学中的人物叙事作为切入点,对余华的作品《一九八六年》进行分析,从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构建、主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连接、人物及人物关系的设置目的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梳理,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技巧以及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1.
叙事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类型,常常被人们提起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但是对于叙事诗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知人论世""言语积累"以及"艺术内涵"探析等层面,缺乏从专业角度进行探索。与抒情诗不同的是,叙事诗秉承了诗歌"诗言事"的优良传统,注重生活事件的提炼和现实的描摹,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叙事诗往往是对生活事件的详细记录,有着完整的故事剧情和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2.
六朝乐府诗对后世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使全国各地方言产生了特殊的谐音造词法:隐实示虚,设难成趣,使汉语有了数量众多的有智巧艺术性的词。此尚未有人论述,本文以南京方言为例做补空白而充分的论证。  相似文献   

13.
晚近以来的中西方学界普遍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理论危机,从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等多个维度上共同推动“后理论时代”的理论反思与范式转型,“后理论”叙事学的本体阐释及文化立场受到显著关注。以当代荷兰文论家米克·巴尔叙事诗学为中心,本文重新梳理“理论之后”的叙事理论研究及其话语体系,在文学本体层面上总结叙事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在文化本位层面上反思其作为叙事阐释的理论经验及其叙事话语,并在基础上探讨由叙事批评向文化分析的理论转向与范式转型,为当代叙事学研究重建方法论体系提供一种文化分析的新型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14.
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是小说叙事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对小说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理想的小说译文应当实现目的语文本隐含译者和“源语文本隐含作者、隐含译文读者和源语文本隐含读者的等同,从而使译文与原文产生同样的叙事美学效果。但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有意或者无意的选择往往会导致译文与原文在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上的偏离。  相似文献   

15.
陶聃 《学苑教育》2022,(26):67-68+71
本文基于小说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两个方面入手,对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进行了重新解读。通过对故事的叙事方式进行重新解读,探讨了在小说阅读过程中如何捕捉叙事格局与文本的展开方式,以期探索小说阅读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6.
小说类体裁从19世纪开始兴起,至今已有了众多变化与更新,特别是内容与形式上有着许多的突破。叙事学自20世纪中期开始就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在有关叙事技巧的探讨中,视角问题已成为热门的话题之一。视角的使用策略可充分体现作家的叙事谋略,从限制视角中的零聚焦到内聚焦和外聚焦,甚至特殊视角的探讨都已进入深层阶段。而现今学界对此的研究与探讨相对集中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上。通过对叙事学的研究揭示茨威格小说《伟大的悲剧》的叙事视角的独特之处,从而从中学语文叙事课文教学的角度对《伟大的悲剧》一文做关于叙事视角方面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7.
非叙事性话语在叙事性作品中占的比例很小,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现在小说中,有时是公开的,有时是隐蔽的,有时是含混的。结合长篇小说《无关声色》,从公开、隐蔽、含混三个特征对非叙事性话语进行分析便可以清楚地看到:非叙事性话语体现的理解与评价,事实上也起到了叙事的作用,在叙事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叙事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易卜生后期剧作《小艾友夫》中,看似平静的大海峡湾却有着多股“逆流”涌动,呈现变幻与汹涌的形态,具有多重象征与哲理意蕴.剧作家以大海峡湾为中心,勾画了一幅生动的人伦风景图,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生离死别、夫妻之间的爱恨情愁、兄妹之间的情感纠纷以及恋人之间的聚散离合等,各类人物的心理亦如大海汹涌暗流形态一样,相互冲突并彼此纠结.在此,剧作家对于生命、生死、命运、人性善恶、人类责任以及人类“变化规律”的看法,得到全面体现.  相似文献   

19.
唐代士族的亲子关系基本遵循了慈与孝的传统伦理道德.母亲承担着教育子女的主要职责,父亲则对儿子的仕途起着重要影响.继母与别子女之间也以慈孝为准则.子女的孝亲之道主要表现在事生、送死以礼,但也存在愚孝、不孝等特殊现象.女儿出嫁后一般都和娘家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对士族家庭亲子关系的探究可以使我们进一步透析当时社会生活的基本现象.  相似文献   

20.
和唐朝其他诸多诗人一样,李白也有着极其强烈的儒家用世思想,但他那狂傲不羁的性格和飘逸潇洒的气质,使得他难以见容于当世,以致其一生只有不足两年的供奉翰林的仕宦经历(入李磷幕亦可算在内)。这便使得他那宿有的功业理想不断遭到现实的破坏与摧残,反映到李白诗歌当中,便是一段曲曲折折的为寻找失落的功业理想、为自己重新定位的复杂过程。而这种思想心境的演变与现实际遇的迁移并不是简单的或正向或反向的变化,呈现出阶段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