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之一,可弥补农村数字化短板和乡村集聚经济不足的缺陷,改善农村产业发展条件。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促进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下乡、城乡融合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农村治理水平等机制实现乡村的数字化转型。从实践角度看,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数据安全、农民数字化素养、协同治理和数字化带来潜在风险等问题和挑战。为此,数字乡村建设应从着力补齐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对农民数字素养的培训、聚焦农村产业兴旺进行投资建设和注重发挥数字经济的普惠性促进农民参与市场分工体系等方面展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新技术成为政府新一轮历史变革的关键力量,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和协商共治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公共伦理价值,但也给基层政府治理带来诸多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更新治理理念推进基层政府数字治理系统化,构建基层行政伦理组织体系促进基层数字治理的规范发展,加强对数字治理伦理教育营造良好数字治理氛围,发挥治理主体的积极作用构建多元参与主体综合治理体系,从而推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技术红利。然而,随着老龄化加速,老龄人口数量与日俱增,数字知识基础薄弱与数字消费理念"滞后"的老龄人口正面临巨大的"数字鸿沟"。在指出数字经济为老龄人口带来的"数字赋能银发经济、老年生活质量提高及数字创新老龄就业岗位"三大新机遇的基础上,识别了数字鸿沟对老龄人口的三大冲击,包括新技术取代老龄就业岗位、数字产品适老化不足及年龄不平等问题凸显。数字鸿沟不仅限制了老龄人口的数字经济参与能力,也不利于社会整体的共有共享发展。为此,应从政府、社会、家庭三方视角提出应对之策:应加大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力度,推出数字适老化产品,以及实施家庭数字反哺。三方协同发力,能够助力老龄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充分融入数字经济,实现数字经济福祉的全民共享。  相似文献   

4.
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数字治理理论,以中国101个城市2016—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分析,重点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探究了数字政府对区域创新能力在企业创新与绩效、创新环境与管理及知识创造与获取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政府建设可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构建开放数字平台、深化政企数字协同、积极推动数字普惠等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引起社会关注。“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信息化、触发数字资源对社区教育的深度赋能效应、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角色的转换。“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例如: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和经费供给滞后,数字化服务能力有待增强;数字化培训体系不健全,专业教师紧缺;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足,数字素养与技能亟待提升。“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需利用大数据高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助力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构建大数据参与社区教育的多元保障机制,打造社区教育品牌;丰富社区数字化教育内容与形式,保障居民数字化需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以数字化转型促进教师教育治理成为一种必然。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促进教师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实现教师教育治理中角色重塑、推动教师管理流程再造。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教育治理遭遇现实困境,包括政府管理“缺位”和“越位”,以“管”代“治”现象突出;数字治理效率低下,多元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教师数字素养亟待提升,人机协作意识缺失。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教育治理的推进需要加强对教师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建设力度,实现从“管”向“治”转变;推进数据治理平台建设,构建数字化转型协同治理机制;加强数字化转型培育,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和数字化治理水平,同时摆脱对数字技术的过度依赖,端正数字化治理的价值观,在治理活动中彰显人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对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国家和社会治理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程度低、法律法规滞后等问题。发展数字经济需要从突破技术瓶颈、培育新业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化治理、健全信息安全体系等几个方面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8.
德国大学数字治理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建构出“技术—组织—环境”的治理框架。近年来,德国大学数字治理在技术、组织、环境层面继续推进,并积累了一些独特的发展经验:在技术层面,打造全流程“数字校园”,促进大学内外部数据流动;在组织层面,搭建多元协同治理架构,建设数字治理专业人才队伍;在环境层面,完善制度和法律框架,提升数字治理的执行力和安全度。德国的发展经验显示,大学的数字善治离不开技术、组织、环境因素的均衡发展和互动作用,这为我国推进大学数字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数字赋能高校治理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议题和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热点问题。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基于提升大学的内生发展动力、支持大学规模的持续扩张以及促进可持续创新的治理转型目标,从适应性治理理念、分布式治理结构、开放式治理程序和防范性治理规范四方面着手以构建数字治理体系,并通过聚焦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立足实际需求与效率安全、推动基础设施完善和产品开发、促进互动合作与实践参与等数字治理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的数字教学发展、数字管理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数字校园建设以及服务地区数字发展。基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数字治理经验,我国高校数字治理应立足于高校的使命目标与发展需求,并采取长期规划与短期优先事项相结合、灵活敏捷与规范可控并重以及注重发挥技术主体的协同创新作用等路径,以推动数字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产业链数字化发展成为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伴随着数字经济与产业的动态演化,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呈现出三种模式:数据集成导向模式、知识集成导向模式和智能集成导向模式,三种模式分别针对不同特征的产业链,其数字化内涵也各有侧重。推进产业链数字化治理相应具体举措有:通过产业链图谱建设理顺产业链条区域分布;通过数字化能力协同评估促进产业链数字化同步;通过建设协同创新环境,激励产业链相关企业在创新转型中加速采纳数字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地方高校办学改革的热点之一。作为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应用技术型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在高校转型和社会经济转型中理应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然而,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上普遍存在着办学目标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与当地社会经济契合度低、师资队伍重"学"轻"术"、实践环节把控乏力等诸多问题。为迎接高校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充分运用三角协调模式中政府权力主导作用,在行业企业参与下准确定位应用技术型专业发展目标,引入行业企业力量共同优化培养体系,建设持续、多元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开放合作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以促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有效提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和产业转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明显加快,相对其他年龄段群体,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出,且新加坡老年人的数字融入需求也愈发高涨。为此,新加坡高度重视解决老年人数字融入的相关问题,并通过“智慧国家计划”和“成功老龄化行动计划”两大国家战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条件。为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内部观念和行动层面的数字融入,新加坡强调尊重、理解、满足老年人的复杂发展需求,为其创造接触、学习和应用数字技术的渠道,鼓励其主动参与国家建设、社会治理。种种举措呈现了新加坡加快老年人数字融入的宝贵经验,即坚持系统观念,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跨部门合作机制,保障良好的制度环境;注重发展观念,多举措促进老年人的数字素养等方面能力建设;强调社会参与,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未来美好家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数字化建设不断推进的双重时代背景下,保障老年群体共享数字生活是秉承积极老龄观、彰显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文章基于数字社会转型期中四类主要的老年语言问题,构建数字社会建设中老年友好语言服务的内容框架,并从“实现资源整合”“坚持服务导向”“以信息为支撑”三个层面提出实现路径,以期为实现老年群体弥合数字鸿沟、共享数字生活提供现实参考与学术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围绕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地位、新时代老龄工作方针、老龄工作体系和建设目标展开,指明了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前进方向。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论述,全面把握其生成逻辑,深刻认识其核心要义与价值意蕴,对于领悟老龄工作思想实质,开创新时代老龄工作新格局,推进适老性社会建设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科学研判我国老龄化新态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既是自身的内在发展要求,又是老龄化社会培养良好社会心态、激发社会活力和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治理中具有特殊功能,它能有效引领老龄社会的价值导向,提升老龄社会的人文关怀,促进老龄群体的价值实现。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功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制度保障、做好统筹规划和强化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数字技术在一些关键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政府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推动着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稳步增长,为中国数字贸易的规模扩展和结构优化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和新的竞争优势。数字贸易、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三者协同发展,将更好地促进数字贸易对象多元化和内容丰富化,进而提升数字贸易的效率效益。同时,数字贸易各参与主体的协同关系、数字贸易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协同关系以及数字贸易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协同关系,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数字贸易系统所蕴含的"1+1>2"整体协同效应。中国应完善发展数字贸易的政策体系,发挥数字贸易的技术优势,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构建全球产业价值链,在协同发展中促进数字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弥合数字素养鸿沟的有效路径与促进数字化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必由之路。文章从价值考量、现实困境和有效策略三个层面对老年人数字素养培养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提升老年人的数字素养,有助于促进其社会参与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缩小数字鸿沟,并增强老年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理能力,进而推动家庭和社会和谐发展。然而,老年人在数字设备获取、技术认知、教育资源以及支持体系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对此,文章提出要通过提供基础保障、优化教育资源、强化多方协作和创新教学方式等有效策略,以有效促进老年人数字素养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文章分析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生态重塑内涵及其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和人才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了以数字技术和数字能力为双轮驱动,以关键场景重建、运行模式重构和价值理念重塑为转型目标,以业务数字化、数据增值化和融合常态化为建设内容,以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和数字化善治为发展阶段的分析框架,提出了坚持用户导向的价值原则,提升数字化基础设施等要素供给水平,升级顶层设计等政策保障体系和促进多主体间的协同治理四大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学外部治理是实现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大学办学自主权、培育社会组织的政策红利下,大学外部治理主体越发多元。运用三螺旋理论,从治理主体角度展开考察了政府、大学、社会等多元主体协同的职责关系,系统地分析了大学外部治理多主体协同的建构方向与发展路径,对于促进大学外部治理多主体协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来应从"厘清行动边界明确多元治理主体职责,确保协同治理有序""强化制度供给规范协同治理机制,增强协同治理能力""放权增能引导大学自治,提高协同治理水平""培育赋权积极引导,凝聚协同治理力量"等方面进行探索,最终促进大学外部治理主体朝着多元协同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自出现以来,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经济格局。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面临缺乏统一的国际规制和征税原则以及数据滥用、数字鸿沟加剧、不公平竞争等一系列治理问题,亟待形成合理的全球治理机制。制定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全球治理基本框架,应遵循有利于数字技术和相关技术创新、有利于数字共享和利用数字技术应对全球危机、有利于消除数字滥用和侵权、有利于缩小数字鸿沟等准则。要建立多边协商机制,尤其要发挥联合国在这方面的作用。中国是数字经济大国,可以为建设合理的全球治理机制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