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栩可 《桥牌》2010,(5):36-37
任何一个约定叫,都是有利有弊的,1NT逼叫也不例外。只有全面了解一个约定叫的利弊,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和用好。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其利弊作出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刊记者 《桥牌》2011,(12):26-26
一个朋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在精确法1 开叫后,我们约定叫2 为除 外的任意单套,牌力为开叫点以下。这个约定是否属于棕色约定叫?我当时还真回答不上来。恰巧在比赛中遇到顾毅裁判长,于是问他。  相似文献   

3.
朱伟国 《桥牌》2008,(6):35-37
“排除关键张问叫”是一个很好的约定叫,《桥牌》杂志曾先后作过两次介绍。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以及约定叫本身在抗干扰上,均存在一定问题。对此,笔者想谈两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王建坚 《桥牌》2013,(7):22-26
2NT 总的来说,竞叫中的2NT常常被作为某种约定叫使用。这主要是因为在竞叫中,对方的干扰占去了不少叫牌空间。我们往往需要一个叫品来覆盖一些问题牌,而牺牲掉距3NT只有一步之遥的自然2NT通常是最理想的选择。下面,我们来详细讨论竞叫中各种约定性2NT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冬编译 《桥牌》2010,(5):38-39
黑木约定叫 当联手已经决定了叫什么定约,下一个决定就是该叫多高。如果联手的实力足够去试探满贯,那么就必须考虑控制。  相似文献   

6.
黄烨 《桥牌》2014,(2):54-58
1NT开叫之后,有两个很重要的约定叫,那就是斯台曼约定叫和雅各贝转移叫。  相似文献   

7.
张德生 《桥牌》2013,(9):29-32
6.Pamela:虽然每一对搭档总是会把自己的约定和装置写在约定卡上,但他们却经常忘了同时写下“什么时候不使用这些约定叫”。下面这副牌就是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8.
好-坏2NT     
张德生 《桥牌》2013,(5):26-31
当今的绝大多数牌手都熟悉并使用莱本索尔约定叫,这也许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流行的约定叫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建坚 《桥牌》2013,(10):32-35
双套牌争叫最常用的手段是采用显示双套牌的约定叫,如迈克尔扣叫或反常2NT。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主要讨论如何使用这类约定叫和怎样考虑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熊平 《桥牌》2012,(9):44-46
众所周知弗兰纳雷2◆约定叫曾经风靡一时,它用来表示一手 长于 且不够逆叫的牌,典型持牌是5 4 ,11~15大牌点。随着5张高花开叫和4张高花应叫的流行,弗兰纳雷约定叫已经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11.
王建坚 《桥牌》2014,(6):27-32
同伴的应叫 技术性加倍之后 在我方对弱二开叫作了技术性加倍之后,最为普遍也最为有效的一个约定叫就是莱本索尔系列。相信大部分读者对该约定叫的基本原理和用法都有一定的了解。而我们对技术性加倍之后叫牌的讨论也将围绕这一主体结构进行。重点是通过更深层次的分析,使得后续叫牌的结构更加合理,并尽可能地取得最佳的实战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奥古斯特2NT问叫及其应爸 奥古斯特看起来是由已故的美国牌手哈罗德·奥古斯特发明的。无论怎样,奥古斯特约定叫以他的名字命名,并且是一个有意义的约定叫,它用于当开叫弱二花色时,探查同伴手里持牌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踏雪 《桥牌》2013,(3):24-27
很多牌手非常关注己方在非竞叫进程的约定,体系搞得非常细致。然而在实战中,效果却不好。这里一方面原因是对牌值分析判断不足,导致定约偏差,而另一方面原因是,桥牌是4个人打的,遭遇竞叫之后如何应对,往往比非竞叫进程后的约定叫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桥牌》2009,(5):32-33,37
在桥牌早期,约定叫非常少。你如果看看著名的Culbertson-Lenz大战,你会发现那时候甚至连斯台曼和黑木都没有发明。因此叫牌的清晰度很差。在叫牌方面,我感觉现在的中级选手就可以战胜他们。然而毕竟定约桥牌已经发展了80年了,人工的体系和约定性序列层出不穷。现在的问题不是用不用约定叫的问题,而是用多少和怎么用的问题。因此那种认为约定性序列妨碍牌手对牌的理解的论点可以休矣,事实上这么说的人本人采用的约定叫并不比别人更少。  相似文献   

15.
康鹏 《桥牌》2013,(1):44-46
大名鼎鼎的桥牌作家马蒂·伯根在其传世经典《伯根叫牌百科全书》正文第一页就讲到沃尔什(Walsh)约定叫,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下面我简述一下它的用法。  相似文献   

16.
莱本索尔1     
1.引言 莱本索尔是指一个2NT叫牌,在特定的叫牌中;它要求同伴叫3 。这样一个约定叫指的是一个“傀儡”叫牌,也就是同伴被强令要求做点什么(做最便宜的叫牌)可是不表示任何特定的含义。这是和雅各比转移叫2◆不同的,那样也是要求最便宜的叫牌(2 ),可是保证 套。  相似文献   

17.
张德生 《桥牌》2013,(3):22-24
最早是在1987年学习哈代的“二盖一进局体系”时见到他这样约定:1 -2◆是6张以上◆和满贯兴趣。当时自己就觉得这样约定是不是太奢侈了?于是就将2◆应叫降低标准,约定为只要5张不错的◆和进局实力都可以应叫2◆。  相似文献   

18.
泛谈转移叫     
黑木崖 《桥牌》2010,(8):35-38
转移叫是桥牌中最基本的也是最有用的约定叫之一,比如大家熟知的杰可贝(Jacobv)转移叫和德克萨斯(Texas)转移叫。转移叫的用处不仅仅是转移庄位,让强牌做庄,把具体实力所在隐藏起来,以及防止首攻穿梭次级大牌等,更大的用处是多了一个叫牌序列,争取了一级叫牌空间以区分止叫、邀请和逼局。所以现在转移叫有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桥牌》2011,(10):10-10
2011年世界桥牌团体锦标赛(百慕大杯赛)即将在荷兰费尔德霍芬举行。届时,将有66个参赛队参加3个组别的比赛,来自世界各地的牌手除了带来精湛的桥牌技艺外也为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叫牌法、各种约定叫、防守系统。我们通过赛前牌手公布的约定卡,先行研究了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叫牌体系、约定叫和防守系统,还研究分析了这次百慕大威尼斯杯赛中各种体系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20.
罗士心 《桥牌》2016,(11):49-53
桥牌竞技,敌我双方以描述各自牌情的约定叫牌拉开序幕。一个好的最终定约,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在双方牌力相当的情况下,防御争叫不可避免,其中尤以第一家开叫,第二家的一阶技术性加倍出现最多,也是防御叫牌中较难处理的。因为,此时作为防御争叫方的第四家,处于被迫叫牌而不是自由应叫(可以Pass)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对牌力和牌型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