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暴力行为是一种不符合教育意义的违规行为。本文从教师的生存状态、观念认识、行为能力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思考,对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并在实践中自行规避这一行为有积极意义,让师生都能获得生命的勃发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伊犁州三地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校园暴力的现象十分普遍.随机抽样调查认为:受暴力行为伤害的学生比例,农村大于城市、汉族大于少数民族、差生大于优生、男生大于女生,其中受隐性暴力行为伤害的学生比例远大于显性暴力,而且初中大于小学,初三尤为严重;受显性暴力行为伤害的学生比例小学大于初中,小学高段比例更大.教师对学生施暴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方法欠缺,法制观念淡薄,尤其是升学竞争压力大和学生被教师施暴后的沉默态度.要想制止校园暴力行为,必须改革我国现行的教育考试制度,树立对教师、学生新的评价观,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的素质,使每个学生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教育中重要的交通工具,语言暴力现象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别让语言暴力伤害我们的学生,这是全社会和教育者的一个共识。我们应该携起手来,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语言环境。一、教师语言暴力行为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一)教师语言暴力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定势思维,让教师误读学生。学生是处于动态发展中  相似文献   

4.
教师体罚学生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体罚带来的恶果令人震惊。暴力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给承受者造成身心伤害。教师所加给学生的暴力行为至少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教师是成年人,体力上占绝对优势,学生绝大多数是未成年人,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教师哪怕是随手一巴掌或者一拳头,对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第二,教师作为教育  相似文献   

5.
校园违法违纪现象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惩戒教育的缺失。面对愈演愈烈的校园暴力行为,教育工作者应依法进行惩戒教育。这不仅仅是为了受欺凌者,也是为了这些施暴者,同时也是教育、教师本身的职责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中,极少数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不良现象屡屡发生,这种暴力行为遭到了公众的强烈谴责,但有一种暴力行为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那就是语言暴力。一、语言暴力易被忽视所谓语言暴力,顾名思义,就是诉诸于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暴力行为,它是指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乃至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岐视性的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一些教师常常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或“后进生”使用“笨蛋”、“傻瓜”、“蠢猪”、“没有出息”…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暴力现象在中小学校时有发生,由此而引发的法律诉讼也不断见诸于媒体。关于教育暴力,过去人们谈论较多的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的过度体罚行为,如拳脚相加、用小刀刮脸、用火钳烫手掌等。这类暴力行为对学生的伤害,尤其是对学生肉体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教育“硬暴力”。随着我国教育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广大教师依法执教意识的不断增强,教育“硬暴力”现象越来越少,这无疑是我国教育的进步。然而,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容易被教育者忽视的教育暴力现象,那就是教育“软暴力”。这类暴力行为对学生的伤害毫不亚于“硬暴力…  相似文献   

8.
教师暴力现象在学校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法律诉讼也常常见诸媒体。关于教师暴力,过去谈论得较多的是教师施之于学生的身体暴力——体罚。近些年,体罚现象基本已经绝迹,教师的隐性暴力行为却开始成为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师暴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以教育的名义、利用教师的特殊身份、采用暴力手段体罚学生 ,侵犯学生人身权利 ,使学生身心健康遭受严重摧残的行为。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殴打学生身体 ,侵害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如个别教师亲自或者教唆学生对违纪同学拳打脚踢等 ;二是通过暴力行为侮辱学生人格 ,侵害学生的名誉权 ,如惩罚违纪学生下跪 ,强迫乱扔果皮纸屑的同学吃垃圾 ,在犯有盗窃行为的学生脸上刺上“贼”字以示惩处 ,脱掉未交作业的同学的裤子后让其“游班”等。目前 ,中小学生中教师暴力屡禁不止 ,体罚现象时有发生 ,暴力行为愈演愈烈 ,…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学校园内部暴力行为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常常使学校管理者诚慌诚恐,广大教师提心吊胆,受害学生心蒙阴影,施暴学生走向堕落。对此,若不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根治,其后果不堪设想。一、校园内部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