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在20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中,随着"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修辞学转向"的不断演进,隐喻成为哲学家们研究的焦点.不仅在美学领域,几乎所有与语言有关的学科都关注着隐喻研究的发展.隐喻思维在人类认识世界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中隐喻无处不在.但是,一些哲学家却认为,隐喻是语言中的非正常现象,作为一种纯语言现象,隐喻可有可无,加之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使得修辞现象容易造成误导,故学术研究中应该尽量少使用隐喻.针对科学哲学界对待隐喻的两种不同态度,本文一方面分析了产生分歧的原因,说明科学研究离不开隐喻;另一方面阐述了隐喻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加深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温科学来电说他的书稿《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即将出版,嘱为之序,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写序自然是义不容辞的事。先师陈望道先生于1961年10月24日在南京大学所作的学术报告《我对研究文法、修辞的意见》中说:“我们研究语文,应该屁股坐在中国的今天,伸出一只手向古代要东西,伸出一只手向外国要东西,这也就是说立场要站稳,方法上要能网罗古今中外。”———这即是望道先生提出的著名的学术研究“古今中外法”。这段话说的是,20世纪的文法修辞研究要想取得突破性的成就,既要学习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又要重视向外国学习先进的学术理论,但“…  相似文献   

3.
自从新修辞学引进中国,国内学者对这一新理论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用修辞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本文主要对国内学者在理论方面的研究作一个综述,包括对新修辞学总体特点和发展趋势的描写和预测;某修辞学家理论的介绍及评述以及哲学对新修辞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在修辞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隐喻的研究范围很广,本只侧重在它的表达方式和比喻意义方面进行比较详尽的阐述,从而打破了“隐喻是句子”的传统观点,并加深了对隐喻比喻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隐喻一直备受中外学者的关注,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还是一种认知工具。莱可夫和约翰逊是其中代表,他们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并首先提出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本文介绍了概念隐喻的构成、分类、功能、主要特点,以及国内外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77):74-75
西方的隐喻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两千多年来,隐喻往往只被看做是一种修辞手段,属语言自身的特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隐喻更深入的研究发现,隐喻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隐喻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和多学科的多元化态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日趋频繁,在此背景下开展隐喻研究,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有效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为日后开展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综述了中西翻译与隐喻的研究,指出当前认知语言学领域中的翻译与隐喻研究在世界上日益兴盛,而我国的研究却甚为缺乏,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修辞是一种了解事物的方式。隐喻和故事作为修辞方式,更重要和深层的意义表现在思维方法论上。隐喻思维构筑着日常和科学概念,提供着认识世界的框架,启发着心理学理论的建设。叙事实现的模式形成与模式识别使之具有解释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思维功能,从而在心理学的发展与繁荣中起着并将继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认知隐喻的经验实质是相似性。厘清该实质需从四个方面阐述:认知隐喻与传统修辞学隐喻的联系与区别;认知隐喻之经验所指;经验相似性的本质特征及其所指;相似性的可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西方修辞学、言语交际学、新修辞学、对比修辞学为发展脉络,探讨了西方修辞学的语言学科性质、跨学科发展趋势。新修辞学派继承和发扬西方古典修辞学理论并充分发挥其社会认知体裁观的最大优势,结合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把语言的修辞现象作为社会行为加以综合描述和阐述,并逐步成为现代修辞学发展的主流,同时为对比修辞学理论的构架和产生提供了可靠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1.
二语写作的语篇意义构建、语篇意义功能、写作复杂性、中介语发展、学术写作等研究维度都有语法隐喻的贡献。语法隐喻以意义为核心,关联语境层和词汇语法层,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就书面语篇意义构建提供的符号资源;是实现抽象概括、衔接连贯等语篇功能的资源;是复杂性语义生成、以及满足高级语篇写作交际复杂性需求的资源;中介语发展和学术写作也以其为语法资源。语法隐喻框架下二语写作研究本质是以语言意义为核心,故写作教学应该以“意义写作”为本,运用语法隐喻资源,构建具有语境契合度的语篇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分析维语的"里/外、上/下、长/短、大/小、深/浅以及部分后置词"在"时间、范围、数量和状态"等目标域中的表达形式和隐喻意义。研究表明,空间图式是一种能产性较强的认知图式,人们习惯于把空间的范畴和关系投射到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上,借以把握各种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语言结构折射出人的内在认知机制结构和思维的实际活动。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考虑,从隐喻的认知根源出发,分析了多种隐喻中的普遍想象;并认为隐喻现象的普遍性反映了人类在认知过程中的普遍性,隐喻认知的普遍性研究使我们更好的理解隐喻的产生、功能及其工作机制并为更深入的认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隐喻角度探讨了"投射"句的功能语义特征,然后又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统计分析"投射"人际隐喻在英语新闻访谈中的分布特征,揭示其文体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类认知手段的转喻和隐喻是词汇扩展的两种重要方式。文章以hand为语料,从隐喻认知角度来分析一词多义的现象。研究发现:(1)隐喻在词义延伸中发挥的作用大于转喻;(2)在词义延伸中有两种思维结构:一是以邻近性关系为基础的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思维结构;另一个是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性联想思维结构。两种思维结构相互交叉,出现连续统的现象;(3)词义从本义向转喻、隐喻方向延伸的时候,离本义越远,修辞性就越强。  相似文献   

16.
隐喻贯穿于人类一切自然语言和思维之中,是认知语义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作为隐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死喻,却很少有相关阐述。对其产生、使用以及特点等的解释也显得模糊不清。文章着重介绍和探讨死喻研究中的不同观点,从隐喻运作机制的基础上对死喻的定义、特点进行讨论,同时指出死喻的重要性和应用,分析“死喻变活”的现象以及死喻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比喻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然而英语中并不存在与汉语“比喻”完全对应的辞格,双方在这一辞格的细分类上也存在不少差异。在进行英汉比喻辞格的互译时,应该注意喻体的转换或辞格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隐喻性思维模式是人脑认知能力发展完善的产物,是认知发展的更高阶段和重要方式。从认知的视角对英、汉语隐喻现象作比较性分析旨在验证其跨文化存在性,增加人们对英、汉隐喻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促进双语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隐喻、移位法与拟人法这三个英语辞格是人类思维中三种性质不同的方式的产物,并分析了其表现形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传统上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以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分析梳理语篇隐喻理论,聚焦英语主位同等结构等五种常见的语篇隐喻体现形式。研究发现,语篇隐喻存在的事实性和理据性足以使其和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共同成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理论应该包括语篇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