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论繁漪、陈白露、愫方的觉醒和反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曹禺先生通过笔下女性形象的觉醒和反抗阐释了“人的觉醒和解放”这个时代人主题,本文通过比较繁漪、陈白露、愫方三位女性形象在觉醒和反抗的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揭示和反映在新旧交替时期女性觉醒和反抗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2.
李娜 《太原大学学报》2004,5(4):43-44,54
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曹禺以《雷雨》、《日出》为代表的剧作在现代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为读者塑造了不朽的艺术形象,尤其是丰满的女性形象。曹禺笔下周蘩漪、陈白露这两位典型的悲剧女性,人性的表现达到相当的高度,放射出异常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蘩漪是一个“旧式女人”,在她那个时代,女性是不可能进入学堂念书、识字的。她那“对诗的爱好”,只有在富贵人家才能培养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出身、教养的痕迹,然而从她说四凤是“下等人”,表示了坚决反对“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我们又可以看出她那贵族妇女的偏见思想。这些说明了她毕竟是一个受过旧传统影响的“旧式女人”。  相似文献   

4.
著名剧作家曹禺笔下的人物个个生动形象 ,尤其是女性如蘩漪、陈白露、愫方等更是性格鲜明 ,各具风韵 ,极富典型性。分析剧作家笔下所创造的这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及典型性格所形成的原因 ,对于揭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性 ,即人物的命运 ,无疑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著名剧作家曹禺描写的女性大多是以悲剧收场,本文以蘩漪、陈白露为例试图从其情感制约、生存观念及其性格因素三个方面关注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曹禺是一个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勇于探索的民主主义剧作家,他的戏剧强烈而集中地表达了“五四”新学的主题,呼唤出被压迫的心声,以个性解放的革命民主主义力量,有力地冲击了中国封建主义与黑暗社会,在《雷雨》和《日出》中,对蘩漪和白露这类知识妇女的悲剧命运和出路的探索可看出曹禺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成就及局限。  相似文献   

7.
黄志基 《考试周刊》2009,(38):26-28
蘩漪可以说是贯穿《雷雨》整部戏剧的主线,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正是由她来推动。她是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在她身上还充分体现了受压迫性与变态的因素。一切"雷雨"皆因蘩漪而起,蘩漪自身的"雷雨"性格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本文具体分析了蘩漪的"雷雨"性格。  相似文献   

8.
曹禺创作的《雷雨》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它技巧丰富,内涵深邃,一直深受人们喜爱。《雷雨》是一幕人生悲剧,曹禺先生以特殊的方式,以起伏跌宕的情节、精炼的语言、极富内涵的潜台词,深深地打动着观众。本文试对蘩漪这一重要人物形象特征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蘩漪"原始野性"的形象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西蒙·德·波娃的理论,分析了《雷雨》中典型形象蘩漪的心路历程,揭示了这个形象的悲剧意义。作家塑造的女性蘩漪,“有更原始一点的野性,也最具有“雷雨性格,在她身上,闪耀着反叛性的光辉。从中也可以看出,作家曹禺以原始的生命之感,唱出了心灵之歌。  相似文献   

10.
几十年来,在有关《雷雨》的评论中,我们只看到这样一种答案:蘩漪是无病的。但事实上,蘩漪不但生理上有病,而且心理上也是严重变态的,她的身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以 《乱世佳人》《安娜·卡列尼娜》《苔丝》三部经典电影为例,通过对三位女性人物形象解读发现:除了性格和环境,性别也是影响女性命运的关键因素之一;与社会环境相比,家庭环境对个体性格的影响更大;性别、性格和社会环境共同决定人物命运,性格占主导地位.由此对当代女性留下思考与警醒:作为新时期女性,应该具备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正确健康的爱情观念、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轻易为外界环境所左右.  相似文献   

12.
性格决定命运论的哲学心理学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格决定命运所表达的是认知、价值、信仰的交错观念,而交互作用论只表达了认知观念,破解这个难题的要害在于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中必须把认知、价值、信仰分离,才会使自己避免受到决定论的伤害,成为决定论的奴隶。  相似文献   

13.
以文学、哲学、历史学、文化学为基础,以性格决定命运为决定论哲学思想,以《性格与命运》类书刊为宣传材料的现当代中国本土社会心理学,将中国历史上的很多精英人才评价为性格悲剧,如司马迁、周亚夫、晁错、李广、贾谊、李白、杜甫、苏轼、文天祥等等。这些站在封建社会政治权术立场的学术思想,以明哲保身为人格操守,借用现代西方美学的悲剧和喜剧概念,将无数为封建王朝做出牺牲的社会精英,使用性格悲剧的概念进行贬斥,教育青少年一代吸收中国文化的权衡思想,减少所谓书生气,打消进取精神和忧患意识。然而,即便是评价精英人才的性格为悲剧性格,我们的历史文化却因这些人才而永放光芒。我们一代又一代学习的教科书,永远都是这些精英的名字和他们的人生性格光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影有影戏之说,戏与影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特殊的关系。探讨戏曲唱段与电影悲剧之间的这种关系,首先要洞悉电影内外人物的命运悲剧,假以戏曲唱段的参与,可以从性别置换和性别认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其次,潜藏于命运悲剧的深层次原因则在于人物的性格悲剧,常常表现为同性之恋与异性之爱的纠葛。电影中的戏曲唱段与电影中人物悲剧的形成之间有着内在的结构和纹理,本文试着通过对戏与戏、影与影、影与戏的探讨,发现电影中人物的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造成这些悲剧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Oedipus The King,written by Sophocles,is adopted from Greek mythology.In the play,the hero Oedipus tries his best to fight against his incestuous destiny but he finally cannot get rid of his tragic fate.Oedipus’s miserable ending excites our pity and impresses us deeply.Though his tragic fate is doomed,his final ending of striking eyes and self-imposed exile is his own choice.In the play,the choices Oedipus has made,such as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的极为重要的悲剧理论——悲剧主角的过失论,通过对来自与外界影响因素和麦克白自身因素的分析,得出最终导致麦克白的悲剧命运的是他难以抵抗外界因素的诱惑和自身对权利的极度热衷。正是因为悲剧主角的过失论,更好地说明了麦克白的悲剧命运的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17.
梁俊青 《海外英语》2011,(14):247+249
The Shakespearean tragic heroes are usually in high social status.Shakespeare is good at depicting a hero’s internal fighting against his own character and his final calamity resulting from the flaw in his disposition.  相似文献   

18.
19.
《尚书·周书》及《诗经》中经常出现类似"天棐忱(谌)"的语句,前辈学者大多认为"棐"是"匪"的假借,而"忱(谌)"的意思则为"信",因此"天棐忱"的意思就是天不可信。按从"甚"、从"冘"之字常有"极"、"盛"之义,还有"因超出一定限度从而导致过度"之义;故"谌"、"忱"二字皆有"因过度相信从而导致迷信"的意思,则所谓"天棐忱"可以理解为天不可迷信。同时,周人还将对天的不可迷信与天命所归乃在民心结合在一起,二者共同构成周人天命观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The Thorn Birds is the masterpiece of the Australian writer Colleen Mccullough,which shows us the heartfelt trauma of the thorn bird to die for love with touching songs as the destiny with the vastness and hollowness of the Australian panora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