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目前的一些语文课堂上,教师在学生阅读文字后,会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不管是哪个学段的学生表达出的画面都不尽如人意。要知道画面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而不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案例描述:一、抓住景物,感知画面美师:谁来说说看,你画的是一幅什么画?(在学生说出头脑中形成的画面后,随即让他给自己想象中的这幅画取个名字。有学生说自己画的是一幅山水画,因为远有西塞  相似文献   

3.
看图习作,是小学习作的一种常见类型,也是扶助学生习作起步的重要途径。在当前读图的时代,这种看图习作类型也顺应着学生的视觉需要,因此比较受学生的欢迎。那么,看图习作指导课究竟该怎么上?怎样上出"立足画面,又超越画面"的效益来?笔者想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作些粗浅的分析。一、图源应按需选择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的注意力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逐步向有意注意过渡,注意力不持久。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动片投影,即依据教材设计出几幅连续画面或分解设计成几个部分画面,通过抽拉、叠加、旋转等方式,以动态的画面逐层展示教学内容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地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最重要.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可让学生边读边想画面,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技巧指导,以实现学生个性化朗读.  相似文献   

6.
《海南教育》2013,(4):42-42
<正>一、运用图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我运用了单元标题下的《五四运动》油画。我先将这幅画投影在大屏幕上,生动的历史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目光吸引住了。"大家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他们有的说看到了天安门,有的说看到青年学生在游行示威,有的说看到横幅上写着  相似文献   

7.
一、图画书作文教学的价值 1.让学生在丰富的画面中,直面习作的内容 图画书以其丰富的内容,鲜活的画面,将学生的种种生活情状定格于图画中,并辅之于简练的语言旁白,引发学生由此及彼地展开遐想,从而成为学生爱读乐写的习作“平台”。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若是引导学生站在图画书这个平台上,让学生在丰富的画面中,直面习作的内容,就可以轻松地解决学生“写什么”的困难,激发起他们习作的兴趣。这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意义似乎更大,  相似文献   

8.
何婉银 《考试周刊》2012,(51):44-45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内容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从视听等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因为多媒体课件的特点是可以采用音响和动感画面等手段多管齐下。这样可使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感情的熏陶与感染,并使学生在逼真的动感画面的情景中真实地感触到课文所体现的主题或内容,有利于学生眼、口、  相似文献   

9.
看图习作,是小学习作的一种常见类型.也是扶助学生习作起步的重要途径。在当前读图的时代,这种看图习作类型也顺应着学生的视觉需要,因此比较受学生的欢迎。那么,看图习作指导课究竟该怎么上?怎样上出“立足画面,又超越画面”的效益来?笔者想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朗读训练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一、紧抓字词一般来说,语感强的人,很容易把语言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从而进入其所描绘的意境。要完成从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表象是基础。因此,教  相似文献   

11.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是启迪学生心扉的钥匙,促进学生奋进的催化剂。 回忆从教的这些年,每一页画面都那样值得人去品味、去思索: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上,常见的画面是教师讲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不知所云;教师偶有提问,应者寥寥,出现了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事不关已"的尴尬气氛.同行们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尝试各种办法活跃课堂  相似文献   

13.
《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转变了评价观念,改进了评价方法,把评价由过去的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了关注学生的求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如在教学9+几时,我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出示了数饮料的画面后,我让学生观察画面,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自己提问题:“饮料共有多少盒?”让学生通过讨论、摆学具等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得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克伟 《学周刊C版》2023,(7):100-102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古诗词优美的意境中尽情探索,能够把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形成良好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展多样化的古诗词实践训练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有效地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第一课时学生刚刚接触新课文,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能否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投入,至关重要。为此,课始一定要努力创设情境,根据文本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导入新课,或故事简述,或激情叙说,或资料巧现,让学生在教师激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在牧区美术教学中,要求学生把常见的学习生活题材表现在画面上,成为一幅幅动人的创作形象,这不但反映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追求和理想,而且使他们学会欣赏。一、欣赏的美感绘画作业本身要求我们去感知在画面中反映的是什么,表现得像与不像,色彩是鲜明或者是灰暗的,线条是流畅或者是卡壳的,表现手法是否有创造力。要求学生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即在直观感受和生活体验上进行理解和思考。作品能体现出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还原语言画面、理解语言思想、探究语言规律,进而通过语言运用以增加语言积累的动态过程。由于小学生认识理解能力的限制,在语言文字向语言画面、语言画面向语言思想、语言规律向语言运用的转换中,往往会遇到诸多难点。为此,可根据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灵活运用操作手段,优化语言训练,以增强语言训练的直观性、形象性,从而强化阅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戴俊 《教师》2013,(34):34-34
“无『田i处皆成妙境”,中国i画讲究“留白”,即在画面中,留出空白,不让墨彩占满画面,给欣赏者更多遄想。“留白”,反使画面产生更加和谐、完满的意境,达到“此处无i画意更佳”的效果。数学教学亦应如此,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中要适当“留白”,把“浓墨重彩”的机会还给学生,把充分发展的自主权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周磊 《教育导刊》2010,(11):89-90
静物素描是初学素描者的入门课。学生在学习素描时,当面对所画物体开始作画时,首先遇到的就是怎样正确构图,画面如何安排等问题。然而,一些学生对这一问题并不重视,  相似文献   

20.
设计意图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张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并得出结论。本教案遵循这样的思想,设计了以"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给予及时地点拨、引导和提升,使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