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堂比作一顿大餐,由导入、新授、拓展、总结四道菜组成,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就是一位烹饪大厨了,每堂语文课该如何为学生上好这四道菜呢?我认为作为一位“烹饪大厨”,应该学会给学生不定期“更换”或“增加”菜谱,让学生每天都感觉耳目一新,“食欲”不减.从教的层面上来说,就是要给学生上好下面这“四道菜”.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学语习文”,也就是使学生获得言语的智慧——简单地说就是获得表达的方法与艺术。言语的智慧并不是直露的,而是隐含在语文课文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课文中发掘出来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获得。因此,文本细读,挖掘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是上好阅读课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夸美纽斯曾在《大教学论》中评价教学 ,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的确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一门高雅的艺术 ,一门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而语文教学就更是一门在审美学中较为突出的艺术了。因为作为一门工具课 ,语文教学除了要在教学中进行严格的智能训练 ,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外 ,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 ,那就是借助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音乐美、形式美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 ,高尚情操的陶冶 ,也就是要以美的语言、美的意境和美的形象去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一审美心理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综合艺术。目前,枯燥无味的语文教学越来越让学生感到反感,不少学生甚至认为最让人头痛的课便是语文课。面对此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应“穷则思变”,让自己的激情燃烧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语文课堂亮起来。  相似文献   

5.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语文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文王国里邀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是小学的基础学科,是小学的重点教学内容,而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又艰苦的工作。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着不乐观的现象,许多学生都反映,语文课枯燥无味,使人昏昏欲睡。学生们对语文不感兴趣,不愿学,自然会觉得语文课没有意思。语文教师就像一位大厨,每堂课都烹饪出一道道营养丰富的大餐给学生们享用,但学生们似乎并不买账,不喜欢语文的学生不在少数。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呢?一、让学生爱上"大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  相似文献   

7.
石明武 《成才之路》2009,(27):56-56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能够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做好四个字的层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这四个就是政治课教学中的“读、讲、论、练”。一、“读”就是“阅读” 阅读不仅对语文教学很重要,在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也非常重要。我在上课前要求同学们认真看书,积极做好预备。  相似文献   

8.
杨应学 《陕西教育》2011,(12):43-43
“语文难学”是农村小学生共有的感受.“语文难教”又是困扰不少语文教师的大难题.“语文谁都会教”更让语文教师尴尬。那么如何改变这些看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成一门艺术.使学生在愉快之中乐学、会学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际越来越觉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乐学、会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重在培养学生“读、写、昕、说”四项基本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读”列在首位,可见朗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怎样上好语文课?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这是最让语文教师烦恼的问题。通过对传统教育教学得失的反思。人们认识到,“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尾”的现象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了。因此我认为.教育技术的确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会让人茅塞顿开,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因此,采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引起业内许多人士的关注。李怀源曾在《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中提出:“语文教师怎样教学生,才能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才能让学生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呢?”由此,对语文教学艺术的探讨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上语文课难,上好新语文课更难!”这是课改后语文教师的普遍感受。语文教学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循,它既要融教师的思维、口才、知识、规律等于一体,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水平以及语文理解的多元化。要上好新语文课,就必须适应课改要求,懂得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技巧,以素质教育为指针,以学生为主体,学会因材施教,灵活地处理教学问题。具体做法是:把教材处理得“活”,上课时教得“活”,让学生学得“活”。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三活”技巧。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总结出自以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应了课改的需要。同时也体味到,“三活”技巧的透切理解和运用是语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综合艺术”,语文教学艺术有一种朦胧美,教师应刻意去创造这种艺术,让学生去感受语文的蕴藉之美,品赏语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语文的发现之乐。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追求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作为引导者的我们必须以“人”为本,以“本”为本,用大语文观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课的“度”,才能上出一堂堂“色香味”俱全的好课来,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得到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语言是最基本的教学表达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它不仅仅具有一般教学语言的特点,它自身还有很强的示范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教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就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6.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综合性学习”就是实践这一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综合性学习”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重过程和学生的感受。新教材“综合性学习”给语文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它的提出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它正等待着语文教学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让这门艺术做到最高境界,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热情,教师教的热情,学生学的热情。有了热情的语文教学定会绽放最美的生命之花。  相似文献   

18.
杨仕伦 《考试周刊》2009,(33):53-53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紧紧围绕“活”这个中心,做好创新教育这篇全新的文章:给学生一个活跃的教学气氛,促使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鼓励学生学得“活”,敢质疑,  相似文献   

19.
汪蒲宝 《甘肃教育》2008,(15):45-45
一、求“美”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美产生了言辞的准确清晰和动听。”教学是一门艺术,从某种角度说,语文是教艺术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本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用“美”的方式激发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激情。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则成了艺术中的艺术。我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到.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并非易事.但倘若我们教师能“三心二意”地去上语文课.那我们的学生不仅仅学到的是书本内外的知识.更多的是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