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慧 《现代语文》2011,(4):68-69
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规教学行为,它是一种语言能力,是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毛开强 《成才之路》2011,(34):29-29
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和效果使我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名家的教学实践又让我耳目一新。我心中的语文课堂"巴学园"应该是"读一读、争一争、笑一笑、演一演"的,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争中化疑,在笑中培趣,在演中收获。  相似文献   

3.
崔峦先生说过:"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当前某些语文课堂教学中"乱花渐欲迷人眼"已经使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大为褪色。而当我们无数次被乱花迷眼之后,重新把眼睛定格在教材上时,我们明白了:大道至简,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正本清源,需要返璞归真,需要把握住教材,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凸显出教学之根本,简约而不简单。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教学,在洗尽了铅华后,应该回归本色,应该回归原生态。原生态,说法出自于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民歌,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原生态唱法给人以朴实自然,毫无雕口做作之感。原生态课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返璞归真",要使我们的教学重新走上朴实、扎实、实事求是的轨道上。崔峦先生提出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口号赋予了原生态的语文课堂教学简单而深邃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王兰红 《考试周刊》2012,(63):53-53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促使我们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这就是理想中的和谐有效的课堂。它是一个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任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氛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追求和谐,追求有效,努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回归本色。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同时我们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真滋味,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文本,这里所谓的读,指的是朗读、品读、精读以及深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文本内涵,获得深刻体验。  相似文献   

7.
原生态本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术语。在原生态中,生物的一切特征和习性都是天然所成,生物与环境呈现着一种天然的和谐。将"原生态"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是指语文课堂要去除浮化、热闹,回归本真,回归自然,回归朴实、扎实,回归平淡。  相似文献   

8.
没有哪一间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摒弃"虚假的完美",在"真实的缺憾"中带给心灵最真实的"回归"。衡量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与否,重要的不是质朴还是华丽,关键的是思想和底蕴。一堂语文课有一堂语文课的风采,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是一个导演,面对同样的文本,可以幻化出不同的神韵。  相似文献   

9.
姜淑平 《教师》2011,(15):64-6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特色,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也向我们展示了读与理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句话强调了朗读的功能及其重要地位。可见朗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小学语文课堂教  相似文献   

11.
中职语文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职高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面对越来越多的职高学生不知道语文课学什么,教师不知道该怎样上语文课的尴尬局面,本文从"有用"、"有神"、"有趣""有闲"这四个中职语文课堂的关键因素入手,提出语文课堂应该回归本真,为中职学生的"学以致用"和"精神濡养"而教,从而让学生从容面对"生活",让学生真切获得"精神",使中职语文课堂别有洞天。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们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是走过场,没有发挥读的作用,读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所以把学生们放在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学生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这才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所要注重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一读到底",整节课书声朗朗,却由于教师缺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缺乏个性化的思考与阅读,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二是"一问到底",不少教师不让学生问,怕被学生问乱教学流程,怕被学生问得无言以对,怕被学生问得完不成预设的教学计划,而强制推行自己的"一问到底"。出现这两种情况,主要是教师对语文课标把握不准。语文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语文课堂上离不开学生的"读",如果缺少了读书声,那么语文课堂就是一潭死水!老师们也知道读对于语文课的重要性,我们常常会在许多老师的语文课堂上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孩子们,大家来一起美美地读这一段。""大家来大声地读这句话,读出感情来!"诸如此类的话,是很多语  相似文献   

15.
张华元 《成才之路》2011,(24):85-86
"读"是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是走过场,没有发挥读的作用,读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读的重要性。 我们一般把一篇课文的教学分为感知、领悟和表达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对应的“读”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祝宇 《现代语文》2010,(5):101-103
一、设计理念 以"发展与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进行学习;以读为主线,积极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发展,在读中创新。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古人朱熹曾经指出:“儿读书……只要是多读几遍自然上口,永定不忘。”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相似文献   

19.
吹响语文课堂的号角,就是要求语文课堂上要以学生诵读为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文章从为何读和如何读两方面详细阐述,诵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走进文本美美地赏,细细地品,深彻地悟,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徜徉于美妙的语文世界,从而实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一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果仅仅为了"读"而"读",是"假读",是形式化的无效的读。在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