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韬奋(1895.11.5—1944.7.24),原名邹恩润,江西宗江人。是我国杰出的政论家、新闻记者、出版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编辑家。他的编辑实践和有关编辑工作的论述,是一份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的优秀遗产。韬奋于1944年写《患难余生记》时说,他“差不多出了学校就踏上编辑之路”。1937年9月20日,他为上海的《立报》写的一篇《同道相知》的文章中也说:“时光过得真快,我这后生小子,不自觉地干了15年的编辑。为着做了编辑,曾经亡命过;为着做了编辑,曾经坐过牢;为着做了编辑,始终不外是个穷光蛋,被靠我过活的家族埋怨得要命,但是我至今‘乐此不疲’,自愿‘老死此乡’。”这是韬奋对自己的编辑生涯最简明的概括。  相似文献   

2.
3.
21世纪,中国出版业正处在一个大转变时期,编辑的职业角色、职业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在重新定位,重新塑造。编辑的职业道德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编辑是出版事业的未来。他们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状况如何,对当今及未来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著 《贵图学刊》2010,(1):74-76
从青年馆员职业精神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青年馆员职业精神缺失的影响因子,认为青年馆员职业精神的提高不仅是外在的教育和培养,最重要是内在的自我塑造和升华。从敬业、协作、责任、博爱、德行等五个方面的内省,探讨了青年馆员应该信守的图书馆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5.
《编辑学刊》2012,(1):4
正从事出版业的向导、成功编辑人的历程著者、读者与编者在思想传承和文化创新方面的激烈碰撞著书人、读书人、藏书人、出版人不可不读、不可不藏的图书经典一项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老编辑经验的拯救性文化工程,反映编辑工作的创造魅力和内在规律,阐扬科学严谨、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传承优秀的编辑传统与出版文化。作者叶至善、王仰晨、徐柏容、熊国祯、邓中  相似文献   

6.
史零 《编辑学刊》2006,(1):22-23
今年11月5日,是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年纪念日.我们聚集在这里纪念他,是因为他对于我们所具有的极特殊的意义. 1944年的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确认邹先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新闻出版事业的模范",毛泽东同志后来在纪念他去世5周年时,还亲笔题词,称赞他是民主战士.邹先生受到的尊重和荣誉更是来自多方面,跨越了久远的年代,可是,在我读完了他的<经历>、<患难余生记>等一部分作品后,我受到的震动却远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韬奋精神?毛泽东同志1944年给韬奋的题词作了最好的概括:"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1995年,在纪念韬奋诞生100周年的时候,江泽民同志的题词也强调要"继承和弘扬韬奋真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此,可以说,韬奋精神的本质或核心,就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韬奋精神,也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辛亮  黄雅意  黄锋 《编辑学报》2019,31(1):100-101
编辑的工匠精神是保证和提升期刊质量的关键。针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特点,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从青年编辑自身出发,提出了自我培养的3个步骤:尚匠心——职业精神的养成;事匠艺——职业技能的修炼; 做匠人——职业生涯的升华。  相似文献   

9.
范军 《中国出版》2012,(5):14-16
出版,无论是从事业的角度还是从产业的范畴来说,都是属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里的"文化自觉",也应该充分体现在我们今天的编辑出版活动之中。而近现代先进的、优秀的出版家如张元济等人的出版理念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王磊 《新闻世界》2014,(8):218-220
鲁迅的选文"于读者有益"思想中,要求在编辑过程中注重真实性和科学性;在编校过程中,追求严谨细致,审稿校对都要严格;同时,树立为读者服务的编辑意识,版面编排力求精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真正做好编辑这一工作。对于当代青年编辑而言,鲁迅的编辑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谈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艳 《图书馆论坛》2008,28(1):134-136
文章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内涵;倡导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现实意义;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体现.认为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应当概括为"崇尚文化、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12.
张艳娟 《出版参考》2010,(10):23-23
伴随着出版业的整体转企改制,期刊业的“出版人制”势在必行,期刊业亟需更多的真正意义上的“出版人”。作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职业出版人的素质将决定着期刊的成败。那么,一个真正的出版人,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呢?笔者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梳理和论证。  相似文献   

13.
正参加这个会议,我感到非常高兴和非常荣幸。这是因为:第一,会议主题特殊。叶圣陶先生是中国现代和当代编辑工作的开创者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和当代编辑工作的集大成者,是中国编辑界的楷模和代表,举行以"纪念叶圣陶先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90周年"为主题的纪念研讨活动,意义重大。第二,会议地点特殊。会议由叶圣陶研究会主办,  相似文献   

14.
一天,我到文友何述强的办公室,才坐下来,他即递上一本厚厚的书给我。我问什么书?他说是悼念龙子仲的文集。我一惊,龙子仲去年逝世,今年就有厚厚一本悼念文集出版,那么多人为他的去世痛惜感怀,而且,广西师大出版社如此神速地将纪念文集出版,足见对龙子仲的厚爱和感念深切。就此话题,我们谈开了。再接着,我就静下心来,  相似文献   

15.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也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重要的先驱者,致力于宣传共产主义、宣传革命.在建党百年之际,回顾革命先辈李大钊的新闻生涯,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奋不顾身投身共产主义宣传的行动、严谨科学的新闻态度、真实有趣的写作风格、坚定的爱国主义立场与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大...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要求青年社科图书编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较强的文化担当意识和正确的出版导向观是青年社科图书编辑宏观层面上具备的精神素养,是做好图书出版工作的前提。中观层面,对于青年社科图书编辑来说就是保有学术情怀,做助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践行者。微观层面上要学习并发挥编辑的工匠精神,追求精品,做到高质量出版。  相似文献   

17.
在采访中,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比如去一个采访目的地后,发现另一个新闻点,也可以加到片子中,会让整个报道看起来更饱满,这就是考验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时候了,采与不采就在一念之间。新闻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之处就在于,灵活机动的工作非常多,领导没有实地去采访地点,未必事事都能安排到,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18.
于殿利,1964年生,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历史学博士。1990年到商务印书馆历史编辑室从事编辑工作,历任发行部副主任、主任、商务印书馆副总经理。2012年当选为十八大代表。荣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全国百佳工作者""全国百佳发行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为了成为高素质的编辑人才,青年编辑应该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修炼.文章从查缺补漏,全面加强编辑学、著作权等相关知识的补充;与时代接轨,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数字化编辑技能;在总结中提高,善于总结专家审稿意见,尝试撰写编辑学论文3个方面阐述青年编辑职业素养的自我修炼之路.  相似文献   

20.
怎样做编辑出版?编辑出版人的价值和责任是什么?今天的一些出版人对这些问题在回答是有失偏颇的,如在组稿、选稿。用稿时纯粹以市场利益为标准面忽视了编辑出版“书行天下,传承文化”的使命,在职业定位上将编辑出版工作仅仅视为没有创意的“为他人作嫁衣”、挣钱糊口的生计,等等。老一辈编辑出版家对前述问题给出了另外的充满智慧和人格魅力的答案,值得我们去发掘、学习。在这方面,叶圣陶是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