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单元包括《狂人日记》等五篇小说。就艺术手法而言,它们既有异点,又有同点。(?)、教材简析1、《狂人日记》:①多运用象征性的语言,②侧重于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其序言“识”,交代了主人公(“迫害狂”)、“日记”的“语言特点”(“颇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以及“日论”的结构(“略具联络者”),这是该篇小说的纲领。2、《党员登记表》:①用景物  相似文献   

2.
《狂人日记》的主题恐怕并非学术界所津津乐道的“吃人”,而是“吃人”背后的“对人的关怀”,这种关怀,在《狂人日记》分成三个阶段而演进,本文力图描述这一演进的过程,从而对《狂人日记》的主题进行重估。全文分三部分如下:1、自我关怀——狂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是自我关怀;2、关怀他者——狂人对他者的关怀来自推己及人的“同情”;3、关怀未来(孩子)——狂人的关怀未来(孩子)来自对“纠缠”自身的环境的反叛。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狂人日记》最早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对其作初步的探讨,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一)一九一八年,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空前的划时代的作品。《狂人日记》出现以前,国内的文苑无论是期刊或报纸还基本上是文言文一统的天下,还没有出现过从内容到形式具有崭新意义的新文学创作小说,还没有出现像《狂人日记》这样,以“先觉之声”来“破中国之萧条”郁勃激宕、具有积极战斗意义的新文学“白话”作  相似文献   

4.
在鲁迅作品研究中,《狂人日记》是争论最多的名篇之一,从“狂人”的艺术形象到这篇小说的许多词句应如何理解,都有不少分歧意见。通过讨论各种分歧意见,必然会逐步获得深入而一致的认识。本着求教的目的,本文拟对当前比较少人注意的《狂人日记》的情节结构作些探讨,并对《狂人日记》的艺术形象和鲁迅写作《狂人日记》时是否受到苏联十月革命影响等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 《狂人日记》有没有情节?当前有各种不同看法: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完整的情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和《<呐喊>自序》中分别有一段对于屋子的描述: “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狂人日记》)“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呐喊>自序》) 鲁迅笔下的这两间屋子同是暗指封建统  相似文献   

6.
《狂人日记》作为一十小说车.虽呈现为一种心理小说形态.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故事。相反.《狂人日记》中涉及的故事恰恰不止一个.它实际上讲进了众多真实的和虚幻的吃人故事。《狂人日记》就是由这些故事汇编而成的“吃人”话语,而且.不断地重复这一“吃人”话语成了狂人患迫害狂的主要病态心理特  相似文献   

7.
一鲁迅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这句话不仅揭示了《狂人日记》的主题,而且显示出《狂人日记》在思想内容上与欧洲各国反封建文学迥然不同的特色。我国“五四”前夕的反封建主义斗争,在思想文  相似文献   

8.
最近有人写文章认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中狂人的悲剧,不仅在于他在改造封建社会的斗争中遭到了失败,更在于他本身也被封建社会“改造”过去了。其根据是,“小序”中有这么一句话:“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点。”这就意味着“狂人”不但“不再反对吃人的封建社会了……,而且还转变为吃人营垒中的一员”。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9.
《狂人日记》篇首的“识”和十三则日记,是塑造“狂人”形象构成小说基本情节不可缺一的整体。"识"是记的意思,它可以说是十三则日记的前言或小序。 "识",虽短短二O八字,但言简意赅,富有概括性、提示性。它交代了小说材料的来湃,主人公所处的时代和出身,以及写作特点。可以说."识"是整个作品的思想引爱玲。《狂人日记》是白话小说,可是篇首的 "识",却是用文言文写的。在白话小说里安上一小段文言小序,这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富有深意。其一,在当时(一九一八年四月)文言文还充斥报刊,只有少数革新派用白话写文章。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一九一八年四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作者署名“鲁迅”,这是周树人第一次使用这个笔名。一九二0年底,他曾向青年时代的同窗好友许寿裳解释过笔名的来历:(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郭沫若是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人,他曾对日本留学时的同学范允藏说过:“我的名字‘沫若’是由我故乡的两条河沫水和若水合拢来的。”  相似文献   

11.
一、《狂人日记》在这里(按,指五四时代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是鲁迅。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已》,《药》等。陆继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2.
作为象征主义小说,《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只是整个小说艺术构体中的“艺术支点”或“艺术尺度”,因此,《狂人日记》不宜采用通常的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分析狂人形象;即使对狂人形象做分析,也应着眼其艺术功能而不是人物形象的人格评价或道德评价,从人格或道德的角度争论或界定狂人的“狂”与“不狂”。  相似文献   

13.
《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战斗宣言,打倒“孔家店”、反对封建主义的战斗号角,人们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对其思想内容的具体解释,一直有些分歧。十几年前,《文学评论》等刊物曾就《狂人日记》的主人公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论,这次争论绝不仅仅是为了回答作品的主人公是否“发狂”的问题,它还涉及对《狂人日记》思想内容和艺术形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发表至今已六十多年了,但学术界对它的认识仍不一致,特别是对主人公狂人的看法还分歧颇大。这种情况,给这篇课文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令教者相当棘手。我们认为《狂人日记》研究中的这种情形,与长期来研究者对《狂人日记》的“小序”有所忽略有很大关系。《狂人日记》的主体虽是“日记”,但“小序”也是很重要的,不可漠视。如果说“日记”只是狂人病时状况的展现的话,那么“小序”则为人们提供了一篇相当完整的狂人小传:狂人早先曾在“中学校”学习,后来“大病”,“所患盖‘迫害狂’之类”,  相似文献   

15.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作品。六十多年来,尽管人们对《狂人日记》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给予了崇高的评价,但在对“狂人”形象的认识上始终不能一致,甚至有很大的分歧。而正确认识“狂人”的形象,则是进一  相似文献   

16.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江浙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著作很多,有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小说《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对。“五四”运动及新文学运动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阿Q正传》是中国和世界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被选入教材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初1),《社戏》(初2)、《一件小事》《故乡》(初3)、《论雷峰塔的倒掉》(初4)、《孔乙己》《藤野先生》(初5)、《雪》《友帮惊诧论》:《纪念刘和珍君》《药》(高1)《拿来主义》《祝福》(高2)、《“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为了忘却的记念》《阿Q正传》(节选((高3)、《狂人日记》《呐喊)自序》(高4)等。  相似文献   

17.
<正>《狂人日记》自发表之日起,到目前为止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文章多如牛毛。结论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但归根结蒂,无不与狂人病愈之后“赴某地候补”这个问题有关。 远的不说,就以1987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为例,就先后在第二期和十一期上刊登两篇文章。一篇是《〈狂人日记〉“候补”解》,一篇是《小议〈狂人日记〉的“侯补”》。二  相似文献   

18.
<正> 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四卷五号,发表了周树人署名鲁迅的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使中国现代文学迎来了小说的诞生。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和文坛上,《狂人日记》的堕地之声是惊天动地的,震撼人心的,有如惊蛰的春雷令人欣喜的。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里说:“《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这可谓是鲁迅的创作目的,是《狂人日记》堕地有声的坚实基础。因为围绕这个创作目的,鲁迅把自己的主张及《狂人日记》所要表现的主题直接写在了作品里。”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破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这里鲁迅无疑是在暴露“食人民族”“吃人”的现实,而同时还要惊醒那些由于长期黑暗统治而精神麻木了的人们,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破这厨房”,创造一个“容不得吃人的人”的“将来”,去创造一个新时代。“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否,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相似文献   

19.
一、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作文读叶老的文章,最大的感受就是说实话,不做作。叶老一贯倡导“写文章就是说话”(《谈文章的修改》),他赞同把“作文”叫  相似文献   

20.
《长明灯》一直笼罩在《狂人日记》的阴影下 ,未能获得充分研究。作为一种文化寓言 ,《长明灯》事实上与《狂人日记》形成一种互补的意义指向 ;《长明灯》通过“疯子”的命运揭示出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 ;“疯子”实质上不过是一种话语权力对异己者的缺席判决 ,暴露了传统文化的荒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