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从思潮流派的角度论述从1913年到2003年间鲁迅反传统思想研究的总体格局,并对各思潮流派的观点作以辨析。  相似文献   

2.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任务,并列入了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节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我们中华民族对节约认识达到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鲁迅作为现代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深刻积淀。“心学”是儒家传统的灵魂之一。它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把“人心”视为人格实现和历史秩序的主宰功能,鲁迅的“弃医从文”。提倡个性,张扬科学精神。以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共同体现着一个思想模式,即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相似文献   

4.
鲁迅作为现代一个伟大的作家 ,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 ,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 ,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 ,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深刻积淀。“心学”是儒家传统的灵魂之一 ,它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把“人心”视为人格实现和历史秩序的主宰功能 ,鲁迅的“弃医从文” ,提倡个性 ,张扬科学精神 ,以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 ,共同体现着一个思想模式 ,即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化既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思想化的历史积淀,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现代知识分子都不可避免地在个人心态中折射着传统化的光辉,传统化赋予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敦促鲁迅举起启蒙的大旗,对传统化在社会心理的历史积淀和它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即对国民性弱点进行了反省与批判。沈从与鲁迅小说创伤中传统化的所指就有很大不同,传统化对沈从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世俗民风的浸染与湘土人情的渗透,他在小说中构建的是一个感性自足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庄子思想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学者基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对庄子进行了新的阐释。在热爱自由、入世态度等方面来考察,都可以发现鲁迅对庄子思想的继承。  相似文献   

7.
1980年代以来,从本土语境考察鲁迅思想的生成,成为鲁迅早期思想研究的重要路径之一。但是,现有研究大都遵循着影响研究的常规路径展开,从设定的具体议题来探寻双方之间的相似性,由此论证本土资源对鲁迅思想建构的影响。这种研究模式不仅忽视了鲁迅的主观能动性,也未能将鲁迅早期思想视作一个有机整体。更重要的是,研究者未能站在近现代转型的历史高度去反思本土思想资源在赋予鲁迅相关思维方式的同时,对其接受西方现代思想而言起到怎样的负面影响。因此,相对于常见的“复古”和“开新”式研究,“对话”式研究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版图上,左翼启蒙派思想文化传统是相当独特、不容忽视的一种精神现象。相对于毛泽东———周扬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左翼启蒙派文化思潮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左翼思想文化传统;与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相比,它又确立了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的不同路向。20世纪中叶许多著名的文化政治事件大都是围绕着左翼启蒙派作家而展开的,这是因为左翼启蒙派思想文化传统在当时语境下特别有价值和感召力,切合了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界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
道教和道士思想是中国的国粹,陈独秀和鲁迅都洞明其弊,在文章书信中屡有针砭,且带有各自的特色。陈独秀分析造成义和拳的五种原因,把道教排在第一,认为义和拳就是全社会种种道士所造的迷信邪说的结晶;但这一思想在建党以后发生了变化。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要比陈更加深广,对道教和道士思想的批判更加坚持不懈,他关于“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论断真正抓住了中国文化和宗教问题的要害。以科学代宗教是他们共同的主张和遥远的理想。  相似文献   

10.
老舍与鲁迅因受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国民精神构建、国民劣根性根源分析以及国民劣根性批判方面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点。本文主要从文化角度分析老舍与鲁迅小说中关于国民性格的塑造与批判,阐述国民性和文化之间的关联性,为国民性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报刊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以1927到1936年最为活跃。杂文是鲁迅新闻思想的主要反映。他认为报纸是人民的喉舌,新闻报道要杜绝失实,舆论监督要“保护原种”等。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试图从鲁迅的生活经历、心理状态和作品中流露出的感情阐释他的寂寞。生活经历的切肤之痛,对鲁迅的影响不可小视;在心理上,孤独已成为鲁迅生命意识的一部分,对鲁迅来说,寂寞不仅是一种心理感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个先觉者对黑暗现实的忧心仲仲。鲁迅是孤独的巨人,巨人是他的本质,孤独是他的气质。  相似文献   

13.
陆逊是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其辅政对吴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儒家法律思想表现在“民本”、“德教”和“缓刑”三个方面,而产生原因主要有家族传统、友族影响和社会需要。另外,陆逊的法律思想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一个以心发现心的人,在其剑拔弩张的杂文背后,隐含着一股情感的激流,熔铸着他浓烈饱满的爱憎之情,然而这种情感的抒发和表达方式却不尽相同:有的较为外露,有的则倾于内向。无论是溢于言表的悲愤激扬,还是沉郁含蓄的抒而不发无不体现出其“情感中的理性的美”。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在身前还是身后,鲁迅总是难免受到一些人的非议,这源自鲁迅刚硬的文化人格、特立独行的个性气质、反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独特的审美追求等因素,即所谓"异端"。若细加寻绎,可窥察出越文化传统对鲁迅独特的文化人格形成所产生的深潜影响。  相似文献   

16.
鲁迅没有过时,鲁迅研究还有着广阔的空间。当下的鲁迅研究至少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一是发掘鲁迅的和谐文化资源;二是总结鲁迅的文化斗争经验,回应当前文化思潮的不良倾向;三是鲁迅精神品格研究,防止鲁迅被“软化”;四是深入开展鲁迅生平研究;五是拓宽鲁迅作品研究的空间;六是拓展鲁迅的比较研究;七是开拓文化视角新领域;八是拓展鲁迅作品教学研究;九是加强鲁迅研究之研究。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不仅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两种文化之系统之间的冲撞与磨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翻译研究领域出现了文化转向,译者翻译时所处的文化背景受到更多关注。从译者选材到译作的出版的各个阶段都受到当时的社会、文化,甚至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段特殊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的历史,身处这一时期的鲁迅翻译在选材不断变化,体现着主体文化的要求,具有密切服务于现实实践的品格。  相似文献   

18.
鲁迅文学写作教育思想包括:文学功用在于改变国民精神;写作主体要冲破一切传统思想与手法;作者以政治思想素质为根本;人物创造宜采取"杂取合成"法和"画眼"法;语言表现力求易懂;习作要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反对文学批评的"捧杀"与"骂杀".  相似文献   

19.
在 2 0世纪中国的历史语境中 ,启蒙注定了异常艰难。专制统治者与其制造的民众必然要抵抗和拒绝启蒙。鲁迅的小说不断展示着启蒙的困境 ,只是提醒人们丢掉浪漫的幻想 ,正视启蒙的艰难。鲁迅在参与启蒙化运动之时就对启蒙有所质疑 ,似乎对打破铁屋不抱希望 ,但事实证明 ,鲁迅并未绝望 ,而是把最后的希望寄托于启蒙 ,在绝望的废墟上不懈地努力。在大众化与化大众的矛盾中 ,鲁迅始终坚守着化大众的启蒙立场 ,即使置身于主张大众化的阵营 ,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鲁迅的早期文言论文以及“五四”前后创作的杂文、小说的研究,揭示出鲁迅思想的复杂性和特异性:他对传统文化进行激烈的批判,又对启蒙运动的现实作用和意义表示质疑,对启蒙群体表现出一定的疏离。鲁迅的思想之所以呈现出这样一种复杂性和矛盾性,主要原因是:他在加入新文化群体之前,就开始了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反思;对封建的道德礼教和社会结构的顽固性以及中国人的国民性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对启蒙运动的乌托邦色彩和启蒙群体的分化充满忧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