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荫滨 《新闻世界》2009,(8):174-174
合唱是音乐艺术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由于其丰富的表现力、感染力、号召力、凝聚力,成为人们审美追求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在学校的美育教育中合唱艺术的教学与实践是音乐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对学生的美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得合唱教学活动不仅发挥了歌曲的宣传及教育作用,教好歌、唱好歌、对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丰富多彩的合唱艺术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团结协作精神。使广大学生们在美的旋律中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2.
部分综合性大学存在美育教育抽象枯燥、远离实际的状况,理论源流的模糊是导致这类综合性大学美育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之一。做好美育需先明确美育教育和艺术专业教育的联系和区别。本文考察了广西大学艺术学院的美育教育和艺术专业教育,以舞蹈、戏剧、电影系列课程为例,分析了美育教育和艺术专业教育在师资、教育对象、人才培养导向、讲授方法和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具体联系和区别,并梳理美育教育理论以期促进综合性大学美育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音乐艺术实践是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雅艺术氛围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对于高等传媒教育而言,它又是一种重要的专业教学资源.本文以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大课堂、传媒大舞台"的育人理念与育人模式为理论原点,对大学生音乐艺术实践在传媒实践教学中的资源优势和规范化、科学化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对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4.
美育主要通过艺术来展开,这既是美育的历史的逻辑,又是当下的必然选择。《艺术与审美》关注了美育前沿与核心的理论问题;确立了全系列丛书的内在精神指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了写作的经典范式。本书从艺术理论和人生境界出发,接着回到不同门类艺术的探讨中。书中涵盖的艺术门类相当全面,既有高雅艺术、传统艺术,也有与大众文化接轨的新兴艺术。突显出艺术的人文底蕴和对心灵的滋养,结合了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既有中西艺术的碰撞与对话,也有传统与现代的交锋与融合。让我们贯古通今,徜徉在艺术的享受中,学会体验不同形态的艺术之美,传承中华美育精神。  相似文献   

5.
李磊 《新闻与写作》2021,(1):113-113
音乐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通过声音来表情达意的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音乐教育作为一项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的教育课程,能够通过有效的"美育"功能,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审美体验,增强个人自身的音乐艺术修养,从而激发学生自身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受音乐艺术、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欣赏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完善人格、和谐发展的重要美育功能.新闻题材具有实效性、生活化、鲜活性等特点.有效运用新闻题材,能够加强音乐欣赏课程的时代性、感染力和生命力,更好地促进音乐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7.
王菲 《大观周刊》2011,(24):117-118
英语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我们把艺术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不仅能极大地丰富美育的内涵,拓宽美育实施的途径,并能获得很好的美育效果。艺术教学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可以以美启智,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以美育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以美健身,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通过审美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8.
和,是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标准与核心,以"和"将人、乐、心相沟通,成为孔子音乐美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和"的音乐美育渊源出发,对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现代意义进行了深入探寻,以期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教育是一种审美体验。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一种新思维的审美教育模式,在博物馆的教育实践中利用博物馆教育与儿童美育的互动关系,设计一种生态式艺术教育模式来开展博物馆的儿童教育,提升博物馆教育领域的内涵,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张慧君 《大观周刊》2012,(13):268-268
唱歌是人们用歌声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美妙的歌声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唱歌已成为广大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实施德育和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课程标准》对学生演唱的标准要求是:“能够用标准的音凋、节奏和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相似文献   

11.
广播艺术常被称为声音的听觉艺术。听觉艺术的声音包括语音、音响和音乐,它们是广播艺术表现手段中的三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广播音乐主要是指广播剧、文学、专题类节目以及广告等节目的配乐。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被综合运用在广播艺术中之后,便开始赋予了广播新的内涵,它承担起为广播艺术服务的重任,于是形成了现在的广播音乐。  相似文献   

12.
杨天宏 《青年记者》2012,(15):77-78
电影音乐是电影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被人们称为"画面音乐".它一方面具有抒情性、表现性、节奏性、韵律性等音乐艺术的特性,另一方面又有互动性、综合性、画面性、造型性等电影艺术的特性.每一部影片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影片中音乐的运用能够将音乐与电影主题结合起来,帮助观众记住并识别出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广告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从根本上体现了艺术性对广告制作影响。在此期间,广告艺术发展变化展现出的文化特征,以及五四时期广告艺术门类的培养造就,都成为这一时期广告艺术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陈思思 《大观周刊》2011,(39):208-208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教育,是运用美学理论和美的现象,在审美关系中实施教育以培养人爱美、审美、创造美的素质及能力的一种美育活动。音乐是一种善于表达、激发情感,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并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一门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的审美功能有着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切实了解我国电视艺术美育现状,《电视艺术美育功能研究》课题组设计了《我国电视美育功能调查问卷》,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及业界人士进行定量调查,以折射出我国电视艺术的美育现状。我们没有使用现成的调查公司的数据,也没有寻找原来已有的数据,而是希望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得出最朴实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易欣 《东南传播》2014,(9):136-139
艺术与科学知识统一于劳动实践,用艺术作品和艺术手法再现科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为学生提供大跨度联想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强化教学效果。本文以媒介经济学的课堂艺术再现实践教学为例,探讨了课堂教学艺术再现的方法与原则,旨在把课堂教学与美育沟通,使知识与艺术交融,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本,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对于解释和叙述历史在新世纪有了崭新的意义。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剧中所塑造的平面化、呆板化、"高大全"式的不真实英雄,新世纪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更加注重利用艺术的审美观、利用大众对革命年代的怀  相似文献   

18.
师旷,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师旷将音乐与政治主张融为一体,从而使其音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好乐无荒"的音乐理念;乐与政通的音乐思想以及独特的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彭艳 《大观周刊》2013,(3):229-230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不仅对音乐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必要前提。只有让学生学会听,才能不断地接触、参与音乐,从而让他们进入音乐艺术的殿堂。发展优异的音乐思维。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围绕听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说聆听是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20.
刘恋 《大观周刊》2013,(6):283-283
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也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