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鸣 《职业圈》2011,(26):12-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文化在企业的具体体现,对企业快速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只有站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世界的眼光深刻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作用,牢牢把握企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探索出新的对策,才能凝聚职工力量,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文化在企业的具体体现,对企业快速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只有站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世界的眼光深刻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作用,牢牢把握企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探索出新的对策,才能凝聚职工力量,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  相似文献   

3.
徐立平 《生态文化》2009,(1):28-28,6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如何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组成部分的林区文化则是我们林业新闻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林业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东  王一迪 《生态文化》2010,(1):15-15,25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更加充实、科学和完整。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发达的生态产业为支撑,以繁荣的生态文化为载体。  相似文献   

5.
杨永利 《职业圈》2013,(30):10-10,12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内容恢弘,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观点、新要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方法和具体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描绘了蓝图。同时,随着百姓物质条件的逐渐丰富,消费能力的日渐增强。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工作、生活的巨大压力,使其人们对住房的要求已由“有房住”、“住得下”发展到“住得好”.住宅小区不仅要环境优美、舒适、方便、安全,更要承担起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和功能,为业主提供一个和谐、文明、奋进的精神家园。而这就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使其以文化为媒介在住宅小区管理的不同阶段播种文明之花,来建设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6.
冯常洪  路凤国 《职业圈》2012,(33):6-6,8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高级形式。按照战略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层次,建设切合实际的企业文化,锻造体系完备的文化体系,促进“质量、效益”型企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陶一煤矿从执行层文化建设角度,提炼同新特色文化体系,使矿井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层次,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铁磊 《职业圈》2013,(29):141-14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高屋建瓴,内容恢弘.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观点、新要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方法和具体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描绘了蓝图。同时,随着百姓物质条件的逐渐丰富,消费能力的日渐增强。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工作、生活的巨大压力,使其人们对住房的要求已由“有房住”、“住得下”发展到“住得好”。住宅小区不仅要环境优美、舒适、方便、安全。更要承担起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和功能。为业主提供一个和谐、文明、奋进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部署要求,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文化,积极构筑五大基层文化体系,让林区职32群众共享生态文化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9.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必须全方位发力,持续推进。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各级电网企业单位廉洁文化建设较为零散,不成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仍需抓住关键,系统组织,持续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文章立足电网企业现状,探索出了一套基于“品牌+数字”的新时代廉洁文化“1363”建设体系,通过“品牌打造、落地路径、渠道传播、教育引导”等环节开展具体实践,系统提升了廉洁文化系统性、体系化建设水平,对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强起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优质服务是电网公司的生命线”,只有将“优质服务”这一“生命线”工程置于国网公司企业文化理念建设的高度,在企业形成浓厚的“服务文化”氛围,使企业“服务文化”深入全体员工心灵,指导员工行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1.
作为林业“三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是国家林业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和建设现代林业的客观要求提出来的,把“生态”引入文化领域,并向更多的社会文化领域渗透,渐进融入人们的决策思想和发展战略,以此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生态文艺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一枝独秀,必将成为建设现代林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苏金城 《职业圈》2014,(2):16-16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建设安全文化;通过丰富“以人为本”的内涵,建设和谐文化;通过正向鼓励鞭策,建设激励文化,进而推动基层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陈峻青 《职业圈》2014,(21):14-14
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以活动为载体,多方面多形式宣传企业文化,引导职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公司发展远景,使文化阵地建设更加科学化、常态化开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近年来在校园文化中占据的领地日益扩大,地位逐渐上升。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梳理并调整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以和谐的存在方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当今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工作任务。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既是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协调网络文化与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环节,提高高校网络文化的水平和质量,必然会对人才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语境下的媒介文化生产不可避免地走向更加深入的“文化杂糅”。既有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体系源自二战后西方学者逐步建立的学术框架,在面对“新全球化”的新变化时需要补充和修正。在两种或多种文化交流和对话中产生的文化转型和变异可定义为“转”(trans)。“转文化”试图从“去本质主义”的立场进入文化生产内部,重新发现在政治经济体系、物质化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文化传播主体间的权力转化关系。立足于“转文化传播”的理念,只有将文化产品深刻嵌入到在地文化的语境和需求中,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对话与交融。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刊》2012,(6):154-154
李萌在《社会科学报》2008年4月10日撰文指出,利用法定化这一契机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科学、有效的重构与再创造,同时立足于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从"文化资源管理"的专业视角,对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这类"文化资源富矿",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符合时代特征的全面挖掘、再创造和再生产,是传统节日文化有机“长入”今日社会生活的关键。唯有如此,传统节日文化才能呈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正是在这种对传统文化遗产反复“咀嚼”与“品味”的过程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创造的因子。  相似文献   

17.
“文化制胜”——企业百年长青的成功经验,使无数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刮目相看。事实证明,当企业真正面对较高层次的市场竞争时,必须要靠丰富完整的优秀企业文化作为有力的支撑。但企业文化建设绝不是靠挂在墙上的标语口号来实现的,它需要切切实实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我认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继续致力于企业的“内和外顺”。  相似文献   

18.
李斌 《职业圈》2010,(27):21-22
企业成长壮大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宣贯落地的过程。让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从“优秀到卓越”新跨越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是天意公司建设国内一流企业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战略部署,并明确提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要求。这为在新征程中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根本遵循。在“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上,国内外各界嘉宾围绕“和合文化与促进共同发展”分享思想观点。大家一致认为,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式世界经济以及世界各国实现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钧 《职业圈》2011,(36):101-101
近年来,大庆油田电力集团杏南工区党委始终牢固树立班组是企业基石理念。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下移到班组.将创建“标准化班组”工作作为建强基层的一个重要载体,对生产经营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班组建设之花硕果累累,喜获新经验、新成果:通过班组建设.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员工技术素质逐步增强、班组文化建设成果显著、员工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班长关心员工。互帮互助。使班员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团结和谐的班组人际关系和工作空间极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加坚定了员工“把好供电南大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信心和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