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界》2007,(10)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花云龙纹"春寿"铭梅瓶(图1),在古陶瓷界享有盛名。据北京马希桂先生在《中国青花瓷》一书中统计,"同类型的‘春寿’款瓶,传世的只见四件,两件存国内,两件流散于日本和英国"。收藏于日本的"春寿"瓶,还保留了一个完整的青花盖(图2),使我们得以观其全貌。  相似文献   

2.
黄正明 《收藏界》2011,(12):84-85
贵刊在今年第八期“老董泉苑”栏目中的《千载盛世与“驺虞峙钱”》一文中提到“太平百钱”,董老也载文提及“此钱的形制,钱史风格与‘太平百钱’‘世平百钱’极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黄敦 《上海集邮》2006,(6):35-39
我在《我收藏的‘贵州银元汇票’》(参见060328)中提到贵州银元汇票中的信汇,于此续谈。  相似文献   

4.
王永林 《收藏》2012,(7):39-41
曾见某收藏类杂志2011年第1期上有一篇谈论清代中期画家戴熙的文章,名《清代画坛的"后起之秀"——戴熙山水画赏析》(下简称《赏析》),在论及戴熙(1801~1860年)钤于《琴言鹤听图》上的一印"与江南徐河阳郭同名"(图1)时,该文作者说:"据我所知,‘与江南徐河阳郭同名’落款印,在戴熙的画中少见,‘同名’不是说与徐郭这个人名字相同,而是指两人‘同’是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同’在这一年榜上有‘名’。"《赏析》一文作者这样的解释,笔者认为不妥。其实恰恰相反,戴熙此印文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读者园地     
补充《〈甲申年〉印刷全张探》朱  启  明        第10期《〈甲申年〉印刷全张探》,一文称“全张流水号后缀英文字母 A、B、C3 种……”。笔者还收藏有流水号后缀为 D 的全张票 ● 会员之家“读者俱乐部”——集邮者之家  12月3日上午,我翻阅刚刚收到的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第12期《上海集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办好‘六件实事’、真情回报读者”的文章,细细品味这“六项举措”是:件件实在,想广大集邮爱好者所想;项项真情,体现优质服务办刊宗旨。接下来看到了实施实事的筹建“读者俱乐部”的简章和会员登记表,这真是说办就办…  相似文献   

6.
据有关资料记载:"四川邛窑历史悠久,始烧于南朝,盛于唐,衰于南宋,历时约八个世纪,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早在隋代就已创烧了釉下彩,在唐代就以其釉下彩绘和‘邛三彩’著称于世。它的产品丰富,传世较多,世界各大博物馆均有收藏。"笔者借《收藏界》一角将自己收藏的一件唐代邛窑烧制的高温铜红彩绘瓜棱壶展现给读者,为关心邛窑的读者提供一点实物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7.
陈夕波 《收藏》2001,(10):57-57
《收藏》杂志1996年第3期,登载了一篇天津义和团博物馆馆长的文章。文章引用钱币学家马定祥生前的一段话说:“正面铸有楷书‘替天行道’,背面铸有‘保清灭洋’及‘庚子’等文字,确为义和团团钱无误,可惜只发现一枚,后来流入日本(?)……我认为在国内肯定还有,只是尚未发现。”  相似文献   

8.
郑纪文 《收藏》2001,(6):73-73
《收藏》杂志2000年第5期刊登的陆克勤先生“珍贵的清朝、民国及新中国早期彩票》一文称,“外商在中国销售的‘洋行票’最早出现在光绪八年,即当时的‘大吕宋票’,由上海汇丰和洋行发售”。而据我收集的资料显示,最早在中国境内发售吕宋票的时间应是光绪六年(1880),农历庚辰年。  相似文献   

9.
周少华 《收藏界》2010,(6):105-105
"得一(壹)谁知谶未真,顺天新铸有重轮,洛阳古寺铜销尽,都是如来劫后身。"这是清代的《古泉杂咏》。《新唐书·食货志》:"史思明据东都,亦铸‘得壹元宝’钱,径一寸四分,以一当开元之百,既而恶‘得壹’  相似文献   

10.
周传芳 《收藏》2001,(3):48-48
《收藏》总第90期“商海篇”栏目中,刊登了上海曹杨的文章——《“长城”币不具有投资价值》(以下简称“曹文”)。曹文在第4和第7自然段中分别写道:“迄今为止,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了1979年版、1980年版、1981年版、1982年版、1983年版、1984年版、1985年版和1986年版8种版别的‘长城’币”。“‘长城’币的画面处理极其简单.在1979年~1986  相似文献   

11.
冯乃华 《收藏》2008,(3):196-199
本栏目上期刊发了“传世收藏——陈仁海中国白艺术展”在京首次公开展览,引发各界轰动的信息,而长篇通讯《陈仁海:用中国白奏响时代和谐主旋律》又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不少读者来电或来信询问,陈仁海的“中国白”为何至尊至贵?他的成功之谜是什么?为此,本刊特邀对陈仁海有多年研究的《神州》杂志副社长兼副总编冯乃华先生撰写了《陈仁海:思想力推动“中国白”传承创新》一文。文分为“思想力推动‘中国白’技艺创新”“思想力推动‘中国白’创意创新”“思想力推动‘中国白’价值创新”三大部分。本栏目将分3期按上、中、下3篇连续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姓名下面为身份证号码)答对100题的中奖者(50名)“濠景艺杯”《中国钓鱼》杂志‘百名老读者’名单  相似文献   

13.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武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鼓励广大武术工作者更好地为继承和发展武术事业贡献力量,经国家体委批准,由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主办“中国首届‘中华武林百杰’大型系列活动”。这是今年我国武术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有史以来我国武术事业的空前壮举,成为海内外武术工作者及爱好者关注的热点。 为此,我特地走访了“中国首届‘中华武林百杰’大型系列活动”组委会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14.
又见孔雀戳     
《集邮博览》2004年第7期刊登了“罕见的孔雀戳”一文,认为“现在只有四川省筠连县孔雀乡仍使用‘孔雀’邮政日戳”。其实使用孔雀地名邮戳的并非上述一地。在笔者收藏的  相似文献   

15.
大家议论     
新华出版社1993年2月出版的《中外收藏大观》“邮票收藏家”一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被誉为‘中国邮票专家’的上海马任全老先生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年届九十高龄的马老先生从二十三岁起收集邮票……现在马任全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中国集邮权威……马任全先生现任  相似文献   

16.
庚辰吟草     
孙轶青 《收藏》2001,(4):7-7
2000年秋,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先生应邀至古城西安出席由《收藏》杂志主办的“西安首届民间收藏理论研讨会”。此间。有隙雅游西安名胜古迹。诗兴并快意勃发。乃成诗数首。适逢《收藏》杂志百期纪念之际。孙老又将其中赞收藏及《收藏》杂志的三首.以墨宝相送。现一并刊发。与君共赏、美哉!  相似文献   

17.
袁水清 《收藏》2013,(1):124
20世纪90年代初,以’92北京国际拍卖会举拍、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创立,《收藏》《收藏家》杂志创刊,以及北京古玩城、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和北京翰海拍卖公司等的诞生及各地收藏家协会的成立为标志,中国当代民间收藏跨入历史舞台。20年来,中国收藏事业蓬勃发展,收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武术》2005年第1期刊载薛蔚昌先生《体会太极拳的“松”》一文,文中说:“如果没有‘紧’,就谈不上‘松’了。但这种‘紧’系‘意’紧,不是僵、硬、绷意义上的紧。‘紧’体现在形体动作的‘上、起’中,这里体现为‘提顶’与‘松沉’相对称,不可缺一,若缺其一,那就偏了,犯了拳论大忌——‘偏沉则随’;反之亦然。”其中所引拳论“偏沉则随”应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19.
冯乃华  刘日春 《收藏》2008,(11):164-165
“陈仁海以‘天、地、人’为创作元素的中国改革开放珍藏纪念瓷《人和寿长》《黑猫白猫》瓷雕艺术作品,艺术性、观赏性独特,图有意,意惊人,艺术风格质朴,文化含量深厚,有大家风范,看着舒心,收藏放心,是难得的艺术珍品。”这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陶瓷艺术家张守智对陈仁海两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珍藏纪念瓷发出的由衷的赞美。  相似文献   

20.
蓝银坤 《收藏》2001,(5):78-78
《收藏》2000年第5期,安徽藏友李家洪先生发表了《浙江地方银行小纸币》一文,文中称:“该纸币‘壹分’、‘贰分’币在流通中已损耗殆尽,即使有存世者,品相完好的似不多见。”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笔者十年前在老家一所中学代课,有一天看到一些学生在玩旧纸币,因笔者喜好集古钱币,遂从他们手中兑换了一些,其中,浙江地方银行的纸币就有“伍角、贰角、直式贰分、横式伍分、横式贰分”等券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