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高考命题趋势看,北京卷已经有十几年的考查文言文标点的历史了,而全国卷对文言文的标点涉及却很少。2015年新课标考试大纲甫一颁布,各地是闻风而动,大家纷纷预测文言文标点是2015年的必考内容。于是乎各地的备考也将文言文的标点列为重点。那么,文言文的标点技巧究竟有哪些?下面就文言文的标点谈一些非常实用的应试技巧。一、句子必须能够讲得通且符合生活常理所谓的讲得通,就是要弄清句子的起止,不能把句  相似文献   

2.
温暖的胡子     
小孙女问爷爷:“您有花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小孙女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重复了四遍。爷爷挺纳闷儿,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总问这个问题?”小孙女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为什么?”“因为胡子一翘一翘的,特别好看!”于是爷爷笑了,胡子笑成了花,不为别的,就为了小孙女的这个“希望”。  相似文献   

3.
一、标点赘余不该使用标点的地方使用了标点,即为标点赘余,可分为三种情况。1.标点与同功能词语并用。例1(湖南卷第6题A项):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该句中省略号用错了。省略号用来表省略,此时它与省略词“等”、“等等”的作用是相同的,句中如果用了“等”、“等等”这一类的省略词,就不再使用省略号。2.功能相同的标点并用。例2(浙江卷第6题B项):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  相似文献   

4.
高考语文试卷中曾有一题,要求从四个例句中找出一个与《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则”意义、用法相同的一句。标准答案是《殽之战》中的“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这其中涉及了文言紧缩句的知识。什么是文言紧缩句?文言紧缩句与现代汉语中的紧缩句基本相同,是用单句形式表达复句内容的一种特殊句型。紧缩句的所谓“紧”,就是紧凑,中间没停顿,一般不需要用标点分开;所  相似文献   

5.
给文言标点,是中学生学习的“拦路虎”,也是学生高考最易失分的题。怎样帮助学先突破这个难关?我在实践中摸索出走“四步法”路的技能训练和记“四张表”的基本知识传授的方法。一、走“四步法”路学生给文言文标点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往上标点,看完了,也就标完了。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我觉得这种“一次性完成标点”的通病应给以纠正,应引导和训练学生走“四步法”的路子:即第一步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切勿动手标点。如果第一遍读完不能理解,还  相似文献   

6.
巧改标点     
使用标点,不可随意而马虎,因为同样一句话,标点不同,语气和声调是不一样的,有时意思也会发生较大改变。请看:“我……要……跟……你去。”“我要跟你去。”“我,要跟你去!”“我要跟你去?”这几句文字相同标点不同的话,朗读的时候,语气、声调是不一样的。第一句有“口欲言而嗫嚅”的恳求的意味;第二句是一般的表述句;第三句有一种斩钉截铁,下了决心的意味;第四句是反问句,表示讲话的人并不想跟着走,或者对于跟着走感到怀疑。正因为标点符号有着上述作用,生活中也就有了不少巧改标点的佳话。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东北沦陷区写了这样的标…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高考语文试题第 4小题是考查成语的题 ,题干是要求选出四句话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答案是D句中的“如数家珍”用错。而考试后有许多老师和学生认为C项中的成语“自惭形秽”也有问题。C句是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 ,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 ,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 ,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成语“自惭形秽”中已经有了“感到”的意思 ,句子中则又说“感到自惭形秽” ,属语义重复 ,故是错用。对此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组成员余闻先生在《2 0 0 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见《语文月…  相似文献   

8.
【2005~2011年江西省高考标点符号试题回顾】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自主命题七年来,2005、2006、2008、2011年这四年考查了标点运用这一知识点。【2005年题】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  相似文献   

9.
一、断句解读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二、考点解析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5、2006全国高考有多个省市考了文言文断句。断句是考查文…  相似文献   

10.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考试说明》对考生语文知识及运用能力的要求,高考标点符号试题也确实体现了这一要求。对标点题,有的考生在答题时不结合具体句子仔细分析,以致失分,究竟如何解答标点题呢?  相似文献   

11.
一、省略号前面是完整句,即句子后面的标点为“.”、“?”、“!”,原标点保留.如:1.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穷人》)2.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穷人》)  相似文献   

12.
温暖的胡子     
孩子问爷爷:“您有花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孩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重复问了四遍。爷爷挺纳闷儿,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总问这个问题?”孩子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为什么?”“因为胡子一翘一翘的,特好看!”于是爷爷笑了,胡子笑成了花,不为别的,就为了小孙子的这个“希望”。这就叫温暖。还有个真人真事。在美国,曾有个小女孩儿给林肯写信,希望他留起胡子。林肯极其认真地读了这封信,不仅立刻给孩子回信,还真地留起了胡子。  相似文献   

13.
199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31题.题干是“下面是某校黑板上的一篇报道,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都有一些毛病”。报道的内容中有这样一句:“……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说:“标点很要紧,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是一项重要的语言基本功。注意问号。(1)选择问句之间不用问号。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如:“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这个句子是选择问,前一问号应改成逗号。(2)含有疑问词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如“:你说得太快,听不清说些什么?”句中虽有疑问词“什么”,但仍是一个陈述句,句末应改成句号。注意顿号。顿号只用…  相似文献   

15.
开心一笑     
作文簿发下来后,老师在我的文末批曰:“请看《前出师表》最后一句。我想到自己的文章竟然可与孔明相比,真是得意极了,赶快去找书看。一看,原来是这样,四个字:“不知所言。”课堂上老师问:“青蛙与蟾蜍有什么区别?”一男生回答:“蟾蜍是处于青春期的青蛙。”老师愕然。男生解释道:“您没看到蟾蜍浑身长满青春痘吗?”青春期的青蛙爷爷年满花甲要做60大寿,孙子好奇地问:“为什么把60岁叫作花甲呢?”爷爷说:“这样叫吉利。”过了两天孙子语文测验,爷爷问他考了多少分,孙子回答:“大吉大利,考了一个花甲!”开心一笑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向您请教一个问题: 诗歌教学中,“句“的概念如何确定?是一行为一句呢还是按句号(。)定句子? 泰县 田成功 通州 龚建忠 田、龚两老师: 编辑部转来你们的信和稿,让我谈这个问题。 先说说古诗中的“句、读(dòu逗)、标点”。 如今的“句、读”使用非常分明,即文辞语意已  相似文献   

17.
读过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的人。一定都不会忘记其中的一个句子:“原来如此!……”此句仅仅四个字,不但单独成段,而且连用了两个标点,一个感叹号,一个省略号,如此安排,如此使用标点,作用何在?仔细品味,不难发现,此句言虽简意却丰。  相似文献   

18.
温暖     
一个孩子曾问过爷爷:“您有花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孩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问了4遍。爷爷挺纳闷儿,于是在连续回答了4次后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老问这个?”孩子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为什么?…‘因为,胡子一翘一翘的特好看。”于是爷爷笑了,胡子笑成了花——不为别的,就为小孙子的这个“希望”。这就叫温暖。  相似文献   

19.
句式家族有一个句子:雨水打湿了我的衣服(为了叙述方便,下面简称“小句”)。他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一天,句式爷爷对小句说:“孩子,你长大了,该为爷爷做点事了。”小句高兴地说:“爷爷,您吩咐吧!”爷爷叫他去城里送一封信。小句接过信说:“保证完成任务!”那滑稽的样子逗得爷爷哈哈大笑。小句一蹦一跳地上路了。由于从来没有出过门,所以他觉得外面的一切都很新鲜。他哼着小曲,时而采一朵艳丽的野花,时而捡一块奇特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一核四层四翼”的概念,它是高考的“总指挥”,其中“四翼”回答了怎么考的高考基本问题。“四翼”中的“综合性”是指:高考试题要以多项活动或多过程组成的复杂情境作为载体,考查对知识、能力、素养之间的深度整合与综合运用水平;“创新性”是指:高考试题的设问方式、呈现方式要新颖,要求考生主动思考勇于探索,要求考生能在有限时间内从开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