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开展,国家课程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变,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正异军突起,各类学校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正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本文将阐述英语校本课程的意义和具体实施,旨在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建设和管理,是国家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它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极大的责任和一定的自主权。学校把校本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自主权交给教师,为教师营造自主、创新的环境。同时,学校要求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发展。本文从校本课程的表现形式、价值追求和具体的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在中职学校中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美好的课程改革愿景,必须与学校的文化相结合;理想的课程方案,必须与学校的特点相融合。因此,课改理念、课程方案校本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学校课程领导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通过课程的教学活动培养的.实践证明,要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必须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2001年,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之后,教育部又颁发了<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对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做了一些政策性和理论性的说明.长春市北安小学就是依据这些新课程理念在开发学校课程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将改革课程设置过于统一的局面,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补充国家和地方课程留下的空间,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区域内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们改进评价方式,采用文本评价与实施情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校本课程.在对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文本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我们将实践中的做法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三级课程管理目标,开发校本课程逐步成为一线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加速课程制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已纳入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开展校本教研,促进学校发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学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的理念.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核心.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8.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消费和实践,还是课程的生产和主动设计。所以我校特别注重引导教师从教材的使用向教材的开发、研究角色转变。为了把它作为我校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工程,我们重点在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开发校本课程上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校根据本校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给予关注。近年来,我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样的实践模式:创新模式、整合模式、调适模式、选择模式。课程创新是校本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课程整合是以超越不同学科知识体系而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的,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整体育人的功能;课程调适是对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审定的教材在学校实施层面中由教师所进行的校本化处理,使之对教师和学生更具适切性;课程选择是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挑选、确定学校实施的课程的过程。四种实践模式各具特点又相互补充交叉,反映了课程开发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建设是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的根基,是扩大自主办学的最新空间。近年来武师附小积极研发、建设、实施学校"六加一"板块特色课程,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扎实、有序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成果斐然。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校根据本校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给予关注.近年来,我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及分析法在对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现实意义及其开发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开发与评价的实践主体应该是学校。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同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是有差异的,校本课程的质量也难免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区域层面的引导与规范。近年来,松江区通过不断探索与完善区域层面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引领学校和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导向和行为。  相似文献   

15.
课程建设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建设要体现技术进步,符合企业需求,适合学生发展,具有学校特色,必须从整合教学内容、重构教学序列、分解教学层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等要素出发.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与条件。为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笔者所在学校对校园文化进行了全面梳理,确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显的新型课程形态,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人,校本课程开发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我区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自2002年开始,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课改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计划地组织各学校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从总体上探索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艺术课程内容要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南京市高淳区固城中心小学立足知识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开发篆刻校本课程,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通过丰富的篆刻知识教学使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篆刻艺术之美,不断提升篆刻艺术专业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形式丰富、主题创新的篆刻艺术活动树立和展现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的特色与学校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更新是指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锻炼教师的专业能力,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达到促进学校更新的目的。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具有针对性、独特性、适切性的课程。校本课程特色形成的机制是:基于学校,联系社区;以教师为主体,实现多方力量的协商对话;将课程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促进学校更新的基本主张是:在共建课程文化的过程中推动学校的更新,以特色课程的实施为轴心彰显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一、语文校本课程研究的具体目标与实践 我校的语文校本课程研究是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同时,我们又大量地借鉴了香港有关对中、重度弱智儿童教育训练的目标、要求及实践经验,充分结合我校的校情特点与学生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改变统编语文课程以"大纲-教材-教学参考-作业"等形式形成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以"语言发展阶梯-课程本位评估-课程目标-教材资源-活动建议-家长指引"等形成的语文课程体系,下面围绕这几个方面谈谈我校的语文校本课程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