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使用人称代词时既可以按照其本来的语义特征,又可以在"人称"和"数"两方面发生突破,从而使得其使用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情况。通过考察大量的实例,我们发现,在这纷繁复杂的背后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即在"数"的方面倾向于使用复数形式;在"人称"方面倾向于向听话人靠拢,站在跟听话人一致或比较接近的立场上选用相应的人称代词。而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规律,与人类普遍存在的"自己人"心理和"面子"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在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面常常出现介词,用什么介词和关系代词搭配便是考查定语从句的难点问题。下面将分型探究其搭配规律。 相似文献
3.
指示代词“这”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晓玲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88-89
指示代词“这”产生于唐朝,一直延用至今。关于“这”的来源,各家说法不一。本文先分析了其来源,然后着重分析了“这+(量词)+名词”结构中,量词的有无对句子语义或语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光山方言指示代词“恁”单用时混淆近指和远指,跟近指“这”和远指“那”并举使用时相当于中指。由基式“恁”可以派生出系列指示代词。现代汉语指示代词三分和混淆近、远指在方言中大量存在,指示代词三分和使用者的心理认识有很大关系。“中指”并非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指示代词,跟近指和远指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子”字作为名词后缀的用法已经有1500 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1500 多年的历史变迁中, 汉语名词后缀“子”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今天它已经成为一个组词能力非常强的名词后缀了。这一名词后缀的使用不仅涉及到汉语名词的结构问题,还涉及到不同的语义表达问题。本文在分析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 笔者归纳出了制约汉语名词后缀“子”字用法的七条总原则。 相似文献
6.
崔山佳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2):56-60
刁晏斌先生说在所有的人称代词与定语之间,无一例外地都必须加一个结构助词“的”。方绪军先生、孙德金先生也持同样观点。其实,人称代词带定语固然大多是在前面加一“的”字,但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定语用别的,如“一个”、“那个”、“个”、“些”等,古今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关中地区方言口语的角度出发,对"人称代词/名词+‘一’+动词/动态词"这一句式结构的实例进行阐述和说明。不仅从语法结构和语义功能上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而且与相似结构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展现这个句式的特点和多样性,为以后此类方言语法结构的再次研究作必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8.
郑霞娟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66-68
本研究主要基于语料探讨"者"的语篇衔接作用。通过对收集到的"者"及其译文语料的对比分析表明:"者"是一个概括词而非名词性替代词,在谋篇机制中起概括的衔接作用。Halliday&Hasan在《英语的衔接》(2001)一书中提出的关于语篇衔接分析模式的理论框架为本文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个小称词缀共存是赣语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而且它们的来源往往不同。赣语安义话来自小称词缀的名词后缀“哩”“嘚”“子”共存,从语法功能、语用差异、语音演变等角度来看具有不同的来源,历史层次亦有别。“哩”是最早的层次,可能来源于“儿”;“嘚”历史层次居中,来源于“崽”,语法化链条最为完整;“子”缀是受强势方言和普通话共同影响导致的最晚起的层次,但有替代其他二者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陈东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5):22-26
据《隋书》记载,隋代川西高原的附国、嘉良夷有行二次葬的习俗,表明该区域至迟在隋代已存在有二次葬这一较独特的葬俗。本文通过对相关民族志材料的梳理,认为附国、嘉良夷的二次葬与今彝语支民族以“送魂”为核心的二次葬存有较大的共性,两者有着共同的族属与地缘背景。文章同时指出,该葬俗最早可能源于汉晋时期的“夷”系人群。 相似文献
11.
(出示投影:读一读,注意“一”的声调变化。dìyīshíyīchūyīyíqièyízhì第一十一初一一切一致yìbēicháyìtiáohéyìběnshū一杯茶一条河一本书yìsībùgǒu一丝不苟师:请大家读读、议议,看看题中词语有什么特点。生:(同座学生边读边议论)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一行的前三个词,说说这三个词语有什么特点。生:这三个词语中“一”的位置都在词末。生:我想补充一点,这三个词语中“一”的声调均相同,都念第一声。师:说得很好。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行的后两个词语和第三行的词语,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生:(轻声读)生:第一行的后两个…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把"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归纳为"任指"、"某指"、"特指"三类,并对这三类非疑问用法的表现形式作了较详细的描写和分析,方便读者在更进一步地认识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新疆部分高校维吾尔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例,归纳并统计了汉族学生维吾尔语学习中“宾格”的偏误类型,分析了产生“宾格”偏误的原因,针对偏误成因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7):97-101
湘语中的小称变调比较普遍,湖南城步新化话属于湘语娄邵片,新化话中表示小称多用后附"崽"字及其变化形式"崽崽",这两种形式表小称时多伴有小称变调。"崽"的本义是名词,指的是儿子,后泛指儿女,可以单独使用,变调之后用作名词后缀表小称,主要指名词表示的人或事物幼小、形体小,有时还附加喜爱亲昵的感情色彩[1]116,不能单独使用。最后,文章推测"崽"的意义演变轨迹是由实词意义开始演变成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词缀。 相似文献
15.
人称代词"人家"可以泛指"别人",可以专指"他/他们",可以指"我",可以指"你"。"人家"不同语义的形成跟语言的主观性有关。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视角"和"情感"解释"人家"几种语义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日语句子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形式名詞.所谓形式名词,是指在句子中主要起语法作用,没有或很少有独立意义的名词,也有语法书称其为形式体言. 相似文献
17.
"焉"在上古有相当于"之"和"于+x"(x为代词)两种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焉"字作补语、状语时需要一个特别的介词的引入,这个介词可位于动词前作状语,也可位于动词后作补语。因此,代"焉"的"于+x"得以产生。 相似文献
18.
许光灿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8-31
“大”和“小”与数量范畴关系密切,用于区别量的大小。称谓名词不需要进行量的区别,却可以受“大/小”修饰限制。称谓名词前的“大”和“小”分别几种使用情况。“大”和“小”常体现出不对称现象,有多种原因共同决定了这些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9.
王鸿雁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86-89
对于处所疑问代词"那"的历史演变,不少学者做过探讨和研究,但迄今为止尚无可作为定论的意见。文章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反诘问"那"形成的关键时期——汉魏六朝时期语料以及疑问代词进行系统分析,从句法位置、功能扩展、词语兴替等角度考察处所疑问代词"那"形成、演变的历史轨迹。近代汉语中处所疑问代词是在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语言的发展演变、词语更替中融合,并在处所疑问代词"那"形成并成为那一时期最主要的疑问代词以后,承接了"安"’、"恶"、"焉"的句法功能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张舸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5-88
考察“形容词+子”格式构成名词规则发现,只有单音节形容词可以通过这一规则构成名词,但是具有很强的限制性。这类名词中的“子”功能不同,有的是词缀,有的是类词缀。这类名词从语义上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在使用上具有口语色彩,其中表人的部分还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