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域课堂"系统是由学术性、趣味性、实践性三种广域课堂有机整合及无序涨落建构而成的,这一系统具有理论与修为、志趣与特色、技能与效应等深遂内涵。"一专多能"之整体教育目标、"双实双边"之联动培养模式、"三位一体"之板块课程结构、"四层倒塔"之组织管理模式等构成了该系统的有效运转机制。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描述旧中国的教育:“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无论哪一个时代,“教死书”的教师没几个学生会喜欢,而课堂灵动,给学生高度自主性的教师往往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青睐。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进,创设人性化的课堂已是大势所趋,教师们应该静心研读原汁原味的课改理论,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出师之“讲”与生之“学”的黄金分割点。  相似文献   

3.
走进一些公开课课堂,总可以看到这样的状况:师生间配合默契,过程近乎完美。教学中,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学生的回答或板演不出一点差错,也总有高招使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等美妙的词语。总之一句话,错误“少之又少”。但不容置疑的是,错误真真切切地存在。这是一个谁也改变不了的基本事实。课堂上没出现,不等于作业、测试中不出现。“课堂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杜绝错误?限制?压抑?还是先释放进而避免?  相似文献   

4.
一、理论依据 1.新课程教学理念。在新课程地理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我们地理组根据创新学习和创新教育理念,在充分落实“合作探究、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地图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这一地理学科的特点,构建了初中地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地图为载体的“双体”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校教研活动中喊得最响、提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有效教学”“和谐课堂”。为了达到这一不可忽视的教学大目标,我们集思广益、共同交流、共同提高,通过集体备课示范引领骨干带头的“同课异构”、走出校门走向全国专家指导互动探讨的“网络研修”理论、引领智慧支撑的“专题讲座”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推进和提高这一新课改中的关键性教学问题。在我看来,有效教学孕育着和谐课堂,而和谐课堂彰显着有效教学,二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质量课堂,无论是一线教育工作者,还是教育理论专家,都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研究或实践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受物理学中力和场等相关知识的启发,借用力和场以及共振等知识概念,提出构建课堂“学力场”,通过课堂教师力、学生力、物质力的相互作用,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教学中,“导学案”颇为盛行。可从编制和使用上看,“导学案”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导学案”的研制及其使用主要南教师“操控”,学生在课堂上并未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其次,“导学案”研制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对。课堂进行“预设”的过程,这种预设往往使课堂模式化,使课堂缺少了应有的生成。再次,出于“学生考试成绩”的考虑,“导学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演变成了“练习卷”,与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理念不符。  相似文献   

8.
乐朋 《语文新圃》2010,(3):19-20
常春藤,俗名“百脚蜈蚣”,是五加科的一种常绿植物:葡萄科的爬山虎,也叫常春藤。可一加引号,“常春藤”即变义为大学之别称,如当世大学翘楚之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8所名校,人们便习惯呼之为“常春藤”大学。  相似文献   

9.
乔金霞 《辅导员》2010,(12):18-19
“历史是一条线,地理是一个面。”这是前人的学习经验。其实历史不仅有时间之“线”,它也有地理之“面”,人物之“点”,系统之“体”。因此,历史教学须要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灵活、恰当,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课堂上亘古不变的开场白,反映出教学的程式化,折射出执教者按部就班的“冷漠”和“严谨”。以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字艺术魅力为己任的语文课尚且如此,实在有损于语文教育之初衷——帮助孩子热爱、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1.
黄刚 《教师》2012,(18):88-89
“高效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要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和教育效益的最优化。如何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快乐成长呢?本文认为要从“教学”转向“学教”,由重视“教”,变成突出“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成为课堂的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12.
徐光斌 《今日教育》2013,(12):21-22
梁山小学坐落于梁平县城中心,始创于1952年,现有学生4473人,教职工175名,其中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1人,特级教师4人。60多年来,学校形成了醇厚的校风和学风。教师教得活,作业少;学生负担轻,学得乐。“活教乐学”的课堂特色文化赢得了老百姓良好的口碑。通过全面、系统、长远的思考、摸索、实验,梁山小学将课堂的文化延伸至整个学校文化建设中,提炼出“活的教育、乐的人生”的“活乐教育”理念,让每—个走进梁山小学校园的人都能有意无意地感受到“活·乐”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课改中的课堂,师生、生生互动成为关注的焦点,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殊不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并穿插同座之间的讨论,但结果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形式上的交流与主动学习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知识的建构。事实上,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刨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思想性、  相似文献   

14.
吴迎春 《教师》2011,(30):72-7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生态课堂”应运而生。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态”旋律呢?  相似文献   

15.
卢爱侠  戴伟 《广西教育》2012,(17):84+86-84,86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教学目标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首先要立足课堂,让科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如何让科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教学中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应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夏丽 《黑河教育》2013,(4):30-30,8
语文“味”是品出来的,是在读中“烹调”出来的一道美味。每个语文教师,课前都要充分发掘文本中隐藏着的重要词语,引领学生在课堂与词“相遇”,品出文本种种“味”。一、与词相遇——咬出文本“酸”之昧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只有一个地球》的备课过程中,“品词”的问题一直萦绕着他,经过数月“煎熬”,终于挖出了一个五光十色、形态各异的词的贝壳——“生态灾难”:师:你们可以在这这词语上画个三角形。(板书:生态灾难)你们知道哪些生态灾难呢?  相似文献   

17.
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但学生往往局限于“作差比较法”与“作商比较法”.另辟蹊径,可把比较法拓广到“作和比较法”及“作积比较法”,展现数学和谐之关、奇异之关.  相似文献   

18.
“难忘”是人的一种体验状态,指人受到外界信息的强烈刺激后,在大脑皮质留下“深痕”,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难忘课堂”就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的“场域”实现的“难忘”体验.所以“难忘课堂”不能仅仅认为是教师对某一课的总结与反思,并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的课堂,更应该是让学生“难忘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闲人 《语文新圃》2010,(3):17-18
唐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病树前头万木春”名句,其中“病树”意指枯萎之树木。反衬欣欣向荣之万千林木.作为对句,与出句“沉舟侧畔千帆过”一唱一和,以喻示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相似文献   

20.
丁丽芳 《教师》2013,(36):38-38
“错误”是一生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从学习层面上来说,“错误”所带来的并不完全是负面影响,只要能够对“错误”加以正确对待,预测错误、捕捉错误,便能够引导其正面价值的发挥,体现数学课堂的灵活性、生动性以及趣味性。本文以数学课堂中的“错误”为研究对象,就数学课堂中如何发挥“错误”的价值与意义,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