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用初三化学教材中,演示“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的实验时,用三支试管做实验,其中用两支试管分别给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加热,以带火星木条证明未放出氧气以后,将二氧化锰倒入氯酸钾,再用带火星木条证明放出了大量氧气,这样做不免费时费力。若将试管予以改进,便可将后两个实验“合二为一”。只用一支试管,操作简便,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2.
现行初中化学课本关于二氧化锰催化作用的实验有三个[1-6;1-7;1-8],如按课本上的顺序实验,很难在一课时内完成,为了节省时间,说明问题,克服往试管里撒入二氧化锰操作上带来的困难,当堂完成教学内容,可将实验改进如下: 方法一 1.各取一药匙氯酸钾,分装(用纸槽)于两支小型试管中,往其中一支试管里装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说明1-8改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和加热]。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是初中化学里一个重要实验。做好这个实验,既可巩固已学过的基本操作知识,又可为今后气体制取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欲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应抓住以下四个方面:一抓反应原理1.所用药品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2反应原理氯酸钾在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到较低温度就能迅速放出氧气。其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锰u?I。O,)氨酸钾——氯化钾十氧气而6…加热火和mf高锰酸钾一般加热到较低温度就可以迅速分解放出氧气C其反…  相似文献   

4.
氯酸钾分解具有如下特点:(1)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条件除加热外,还需要固体催化剂二氧化锰,而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2)氯酸钾的分解产物一种是固体,另一种是气体;(3)氯酸钾分解时其中所含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氧气.  相似文献   

5.
几个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河北正定六中(050800)邢建立一.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具有催化作用实验的改进初中化学课本“氧气的制法”一节,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起催化作用是通过三个实验得出结论的.在教学实际中,我觉得将这三个实验独立来做既费时间,对比性又...  相似文献   

6.
例1单独加热氯酸钾至熔化后,才能缓慢地放出氧气,而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会迅速放出大量氧气.现有两份氯酸钾样品a和b,其中a混有少量二氧化锰,b为纯净的氯酸钾.所取样品a和b均为10g.同时加热至反应完全,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7.
1装置制作在普通的大试管中,离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内,用酒精喷灯烧一小孔,连接一小试管,小试管和大试管夹角约成30度左右,如图1所示。2实验操作先把氯酸钾用药匙小心装入大试管底部,然后再用干净的药匙把二氯化锰装入支试管的底部,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再用试管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支管和大试管所组成平面和水平桌面平行。①加热支试管中的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线香头在导管口检验,线香头上的火星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无氧气放出。②加热大试管中的氯酸钾熔化后开始出现沸腾状,用带火星的线香头在导管口检验,线香头复燃,说明有氧…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制取氧气"实验主要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本实验是初中阶段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探究催化剂的性质和作用的实验,同时在氧气的制取方法上又道出了实验室的另一种方法。因此,该实验是初三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一、原实验的不足之处1.第一次向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反应速度快,现象明显,但随着后面几次过氧化氢的加入(因过氧化氢被稀释),反应的速率不同,会使学生产生二氧化锰减少、催化作用减弱或性质改变的错误认识。2.该实验是先装入液体过氧化氢,后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造成教师操作不规范),黑色粉末会沾在试管内壁上,对反应现象的观察造成干扰。3.实验后,很少有教师再对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改变进行探究。因需要过滤、干燥、称量,步骤繁杂,时间较长,课堂中也无法完成。4.由于没有对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改变进行探究,所以也就很少有教师再对二氧化锰进行回收,造成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二、实验改进1.实验用品  相似文献   

9.
关于催化剂的演示实验,现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普遍是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进行演示的。例如氯酸钾分解制氧气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能很快放出氧气。这两个实验都表现出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但是在实验中我们很难看到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用重铬酸钾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的变化过程能比较直观地表现出来。一、实验内容1.仪器和药品试管(15×150),重铬酸钾(AR),过氧化氢(AR),天平2.实验操作(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ml蒸馏水,1ml10%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10.
一、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学生对课本中一些枯燥的理论学习不感兴趣 ,而对化学实验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 ,我着重在实验课上下功夫。化学课有很多实验要学生自己做 ,有一些是老师演示的实验 ,我把一些比较容易做且现象十分明显的演示实验交给学生做。如 :在讲到氧气制法的时候 ,需要进行三个演示实验 :①给纯净的氯酸钾加热 ,较长时间后放出氧气 ;②给二氧化锰加热 ,长时间加热均不能得到氧气 ;③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在较低温度下就能迅速放出氧气。如果按教科书的安排 ,三个实验要做很长时间 ,同学们在长时间看这三个实验时…  相似文献   

11.
初中教材“氧气的制法”中,提出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介绍了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并放入少量二氧化锰来加速反应的进行.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着催化作用.教学中一般采用先单独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观察反应结果,再加热二者的混合物观察反应结果.这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牢固的概念很有必要。但如果实验条件控制不好会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在此我们将有关实验的条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大试管中加入适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做为氧气的发生装置,试管上方放置一个球形横口试管(并用橡皮塞),用以收集氧气。加热大试管的混合物,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氧气,已充满球形横口试管后,按以下顺序做氧气一系列的化学性质实验。  相似文献   

13.
下面介绍的化学实验,可做为开展第二课堂的科技活动内容。要求学生从实验数据推导出氯酸钾的化学式。一、测定原理:氯酸钾含有钾、氯、氧三种元素,强热时该化合物分解,氧气全部放出,氯元素和钾元素仍存在于氯化钾残渣中,其化学式已知为KC1。根据氧气和氯化钾的质量即可求出氯酸钾的化学式。二、实验步骤:往一个洁净、干燥的大试管中加入一药匙的二氧化锰,用感量为0.2克的托盘天平称重。再加入约12克干燥的氯酸钾,重新称量。  相似文献   

14.
一、抓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采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 .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则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其反应原理用文字表示如下 :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 +氧气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在牢记反应原理的同时 ,要记住氯酸钾、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三种药品的颜色 .二、抓收集检验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取决于该气体的性质 .凡难溶于水的气体 ,通常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故可用排水法收集 ;又因为氧气密度…  相似文献   

15.
按照初中化学课本的演示步骤 ,采用实验 [1-6] ,实验 [1-7] ,实验 [1-8]三个实验验证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 ,继而归纳出催化剂的概念 ,操作复杂 ,花费时间长 ,观察现象不连续 ,对比不直观鲜明 ,而且还有副反应发生 ,若将上述三个实验同时演示 ,改用CuO作催化剂 ,可避免或减少这些缺点。图 11 试管加工将三支 10mm×15 0mm的试管合并在一起 ,具体操作可用玻璃棒加热熔化滴入三支试管的间隙中 ,使它们连在一起 (三支试管口处要加热 ) ,见图 1,图中的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略去。2 操作步骤一支试管装CuO ,另一支试管装KClO3,…  相似文献   

16.
一、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时 ,其质量比应为 3∶1 ,此质量比反应速率最大 ,适合课堂演示。如果氯酸钾晶体的颗粒较粗时 ,要慢慢压碎研细 ,切不可研磨或与二氧化锰混合后再研磨。二、如果实验室无二氧化锰时 ,则可用高锰酸钾代替 ,因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出的二氧化锰可作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需要注意的是高锰酸钾在此本身不是催化剂。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 ,要在试管口内的导管口处放一小团疏松的棉花 ,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随气体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不利于氧气导出或将高锰酸钾粉末带入集气瓶 ,使收集到的氧气呈紫红色。…  相似文献   

17.
题目 现需1.12L纯净的氧气.某同学加热质量比为3:1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使之充分反应来制取氧气.收集1.12L氧气后试管内固体残余物的质量为6.92g.试问:该同学最多能回收多少克二氧化锰?  相似文献   

18.
教育创新 ,首先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 ,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前提 ,以比较广泛的知识作为基础 ,深钻教材 ,对整个教学内容既要有全面的综合的整体认识 ,又要把局部的分散的章、节、单元或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中的作用搞清楚。这样才能在教学思想、教学技能上有所创新。一、教师不能生搬硬套 ,充当知识的简单搬运工具。如可以适当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使其具有先进性和直观性。例“氧气的制法”一节中验证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的演示实验 ,我是这样改进的 :先将试管底部装入少量氯酸钾后 ,再将试管横放 ,然后在试管中…  相似文献   

19.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见附图。2 操作步骤 1.把适量的氯酸钾晶体装入弯曲120°的试管底部,二氧化锰粉末装在试管的水平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中,关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实验探究,其反应原理是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一、原实验的缺陷1.实验现象实际操作时,由于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向装有3~5mL 10%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