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构建黄冈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系统对1998-2003年黄冈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表明在规划实施期间,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表较协调,且与环境的协调度越来越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然后通过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指数模型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2004-2010)年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预测,预计在保持与环境比较协调的水平基础上,环境将会变得越来越好,最后分析了规划实施期间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减缓措施,从而为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分析,指出该区域内土地利用存在着传统省份分割的行政限制、与产业结构布局的协调以及利用的可持续性等制约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突破行政限制,实现经济区内统筹协调,统一规划;二是加强对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控作用;三是提高规划本身的可持续推动力,希望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取得"先试先行"的新经验,统筹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协调发展,促进互动融合。  相似文献   

3.
皖江地区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精华所在,县域土地辽阔、资源比较丰富。本文以皖江地区的池州市青阳县为案例,通过依据案例区土地利用方面的调查数据,首先阐述该县土地开发利用的现状特征,其次分析了当前该县土地集约利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提出了该县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对策和建议。着重指出:(1)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各乡镇土地资源,提高县域土地的利用率;(2)积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发挥聚集效应;(3)进一步提高小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盘活各乡镇存量土地,提高建筑容积率;(4)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不断完善各项土地管理制度;(5)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整合和复垦一些闲置用地。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围绕土地利用规划学在土地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在《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定位的基础上,进行了该门主干课程建设并结合课程建设的成果,阐述了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值全国进行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际,有必要解决旅游规划中旅游用地面临的几个问题: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问题、旅游规划用地面积范围重叠的问题、如何界定旅游用地的问题,在综合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互学习、积极创新、依法规范、同步编制规划等措施,突出旅游用地中“复地”的界定、旅游区规划用地面积范围划定的原则、旅游规划大纲中土地用地规划的协调作用,体现旅游区土地特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进程的不断加快,产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而土地资源的数量有限性决定了我们应对土地进行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利用实地调研等方法,以江南集中区为案例,分析了该集中区土地利用的现状结构,指出江南集中区土地利用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该集中区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的模式选择依据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该集中区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的主要适用模式。  相似文献   

7.
城市发展的风格化一直被认为是城市吸引政治及经济目光的关键所在,而体育运动与体育文化向城市居民生活中的渗透则代表了城市发展的全新路径。以大连市为例对体育活动场所空间布局的特征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整个社会正处于体育文化观念的成型期;政府的引导与调控将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沿海区域的体育资源整合将打造城市居民自由使用的特色健身平台;体育活动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特征的网络式空间布局是打造城市生活方式、营造城市体育氛围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对云南省施甸县学校的布局规划进行了聚类分析,根据多种聚类的结果分析提出学校服务区划分情况,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学校优化布局的定量分析基础和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微观层面——农户的角度出发,以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为理论依据,通过深入基层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现阶段龙游县农户土地流转和土地利用变化各自的特点,并在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各个相关因素和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建立计量回归模型,经过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后发现:农户现有农用地面积、农地流转率、农产品销售率和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这四个因素显著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针对相关结果提出了推进土地流转、活跃农贸市场以及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把土地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自然资本,采取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无节制、无规划地对待土地资源,使中国的土地资源基础日趋薄弱。通过国家立法、行政干预、市场机制、社会意识等多种方式形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采用权的最小平方法对重庆市黔江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得出的结果与调查结果基本相符,说明层次分析法中权的最小平方法能够确保权值的可靠性.另外,与特征向量排序法相比,基于权的最小平方法具有概念清楚、易于理解、计算简洁的优点,因此其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国有农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支撑现代农业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当前农场开发与利用中各种利益冲突的矛盾焦点。因而正确发挥政府对国有农场土地的管理,对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揭示现实中政府行为的缺陷,即以政府在我国部分农场土地开发与利用中的行为为分析对象,发现政府存在政策支持、资金供给、法律配备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的土地资源具有现有和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生态脆弱、湿地面积大的特点;土地利用存在着结构欠合理、中低产田比重大、水资源不足、开发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实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充分认识垦殖的必要性,合理安排垦殖业的农林牧结构,大力重建垦殖业生态平衡,加强对黄河三角洲生态学及持续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土地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案例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文章首先分析以新闻为载体的案例教学方法在《土地经济学》教学中引入的必要性,其次探讨了此种方法的实践和课堂教学效果,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此方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以甘肃省老年人口为例,利用CATI系统抽出3529个有效样本,描述了老年人对于精神和物质需求的基本情况,分析出老年人口对于精神需求远大于物质需求;采用SPSS软件中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出老年人口的三类需求特质,并对每类特质进行类内研究,总结各类特质的特点;针对甘肃省老年人口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而将相应的对策建议推及至全国,提高老年人口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与配置效率的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合理地利用土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途径,这在客观上要求对土地报酬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利用重庆市沙坪坝区1997年~2005年的基础数据,运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建立了土地利用与配置的实证模型,进而对土地经济效益变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河南省孟州市黄河滩区土地开发整理经验,以期为其他黄河滩区的土地开发整理提供经验借鉴。河南省孟州市黄河滩区土地开发整理模式主要包括:(1)构建了立体型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事前预评-事中监管-事后检查的管理模式,包括部门之间的协作制度、科学合理地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方案、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重视公众参与和监管等一系列制度的落实;(2)因地制宜地选择土地开发整理措施;(3)构建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4)创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农业经营模式;(5)注重权属管理,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生涯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丽水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及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意见。  相似文献   

19.
生理、安全需求是研究人居环境安全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而这些要素在城市规划中的村落选址、布局中往往都具有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江南典型水乡古村郭洞村人居环境安全进行调查研究,寻求古人在村落建设、发展过程中所采取满足生理、安全需求的规划建设措施,希望能够对当前人居环境建设的健康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正确认识世界遗产入手,谈谈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的价值及保护原则,并提出保护规划,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