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风险社会(risk society)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奇·贝克(Ulrich Beck)于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社会理论。贝克指出现代工业社会的技术经济发展逻辑与现代性的后果不仅带来诸多人为危难与社会不平等,更同时衍生了大量难以预测但却  相似文献   

2.
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新闻媒体参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维 《视听纵横》2009,(3):23-25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183;贝克郑重宣布: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其意在提醒我们,现代社会具有与以往社会显著不同的运作逻辑和特征,必须注意现代社会的矛盾和风险的多样性、突发性、弥散性和复杂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事件的多发预示着“风险社会”已经来临。于此相伴,公共危机管理也逐步进入各级政府和公众的视野,成为各级领导面临的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4,(21)
贝克在《风险社会》中所指出,风险社会不是现代性的终结,而是一种超越了古典工业社会的现代性。与前现代或原始社会中的风险相比,现代社会风险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在一个媒介化的的社会,无论何种形式的风险,都最终指向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对信息的认知。本文以风险社会下大众媒介信息生产为分析的视角,分析了传媒在整个风险社会信息生产中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与风险、价值选择与拟态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险归因及传媒对风险社会所做出的建构性回应。  相似文献   

4.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并从学理的角度将“风险”作为理解现代社会的核心概念加以系统的阐释。在《风险社会》一书中,贝克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人类正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上,这种风险是那些已存在、面向未来的种种有危害的不确定因素”。[1]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社会巨变是其凸显的核心意象,“社会的不断现代化”加大了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带来了一些非传统意义的风险,如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所带来的舆论风险即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旷洁 《青年记者》2013,(8):16-17
问题的提出"风险社会"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1986年提出的。与传统的风险定义不同,他将"风险"界定为人类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人为制造、不可预测的伴生风险,这些风险对人类生活的自然基础构成威胁和破坏。风  相似文献   

6.
郭雯 《新闻世界》2011,(6):94-95
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首次指出,现代社会已经真正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近些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谣言渐渐成为了"风险社会"的重要风险源。2011年日本地震后,中国发生了全国抢盐风潮,罪魁祸首便是被疯狂散播的"碘盐防辐射"谣言。在此谣言的散播过程中,微博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结合风险社会理论,对微博在谣言传播中发挥的正负两面效应予以探析。  相似文献   

7.
白燕燕 《新闻窗》2012,(4):85-86
一、“风险社会”与“媒介化风险”“风险社会”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慕尼黑大学社会学教授乌尔里希·贝克于1986年出版的德文版《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来的。贝克认为,虽然人类社会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各种风险,但自20世纪后半叶人类步入后工业时代以来,人类社会才进入“社会风险”——由社会原因引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试析现代档案编纂工作中的"可接受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接受风险涉及风险的可控程度、灾害的毁灭性程度、主体对风险的认识程度、主体甘愿冒险的程度以及主体的恐惧心理等因素。藉此,在风险社会到来的今天,从档案学的外生客体风险、内生主体认知风险与档案学主体的恐惧心理三个基点对档案编纂工作进行了反思和探究。这包括了经济全球化潮流折射出现代档案客体异质化;科技理性的负面效应导致现代档案学语言表述的遮蔽;档案研究主体遭受到社会转型的心理冲击,由于主体间信息流动而产生的不确定性迷茫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通过时<读者>"危机公关"案例的回顾阐明:任何组织都必须将其公共关系行为贯穿和有机融入其全部运营活动过程当中;在危机已成为一种常态,危机事件可能随时"迸发"的现代风险社会,危机公关的要诀是将"危机公关"日常化,其基本准则是"以公众利益为本",要避免将公共关系"技术化"的片面取向.  相似文献   

10.
叶阳 《青年记者》2012,(32):22-23
"这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社会……定时炸弹在滴答作响"。早在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即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流露出对社会风险性的担忧。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安全事件高密度出现,风险社会吹响了尖锐的号角。在这个危机传播语境中,媒体如何应变?如何在事件的不同阶段充当一个合适的角色?这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些问题。危机传播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具有前期预测、中期处理以及后期完善、反思等多个环节,且不同危机个体事件也可能会遥相呼应,前一事件的后期反思可以成为后一事件的前期预测,彼此之间形成看似分离、实则缠绕的风险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以来,暴力恐怖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蔓延。世界风险社会语境下,媒介是现代风险的主要建构场域,也是公众获取风险信息的主要来源,对于形塑公众风险感知、推进社会风险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风险社会理论和框架理论,对《人民日报》15年来关于暴力恐怖事件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研究主流媒介如何报道暴恐事件以及建构暴恐风险景观。  相似文献   

12.
胡永刚  白浩然 《新闻界》2009,(1):106-107,92
文章以乌尔里希&#183;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通过对《读者》“危机公关”案例的回顾阐明:任何组织都必须将其公共关系行为贯穿和有机融入其全部运营活动过程当中;在危机已成为一种常态、危机事件可能随时“进发”的现代风险社会,危机公关的要诀是将“危机公关”日常化,其基本准则是“以公众利益为本”,要避免将公共关系“技术化”的片面取向。  相似文献   

13.
面对社会风险,人们首先谈到的是媒体的作用.其实,媒体所报告的是事件、公众的态度以及公权力部门的处置措施.当然,媒体在报告过程中也有自己的态度.也不可避免地会对事件的处理与发展有所影响.在构成风险与对风险有直接影响的--政府、公众与媒体--"三角"结构中,政府是关键,也是化解社会风险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张宁 《兰台世界》2008,(3):14-16
信息社会带给人们的是眼花缭乱的世界。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每天面对的是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大多数人所要做的就是生成、保存和利用五花八门的电子信息。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普遍感受到的一种境况就是“风险重重”!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克首次系统提出,“风险社会”是理解现代性社会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5.
张杰  聂茜 《新闻界》2023,(1):57-65
身处贝克所言的风险社会,个体对风险的感知除了亲身经历外,更多地是源于媒介提示的风险图景。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是风险的中介化,是风险的社会放大站。但伴随着深度媒介化,风险的社会放大这种线性传递观具有明显的解释局限性。随着行动者主体的增多以及行动者网络异质性的提高,媒介在呈现风险的同时,自身也在生成风险。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新媒体时代媒介化治理的关键不在于技术层面如何传递风险信息,而在于如何减少因为媒介化传播产生的“次生风险”。行动者网络视角进一步明确了当下社会风险的本质,即作为网络的风险是多元行动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兼具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性的非线性存在。  相似文献   

16.
张炼 《大观周刊》2012,(28):86-86
旧皮鞋制成的毒胶囊、老酸奶,雪碧灼伤食道,双汇肋排现蛆虫等食品安全问题才再现,将我国食品安全的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当今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高风险牡会时期,如何处理食品安全问题与人们生活安全息息相关。本文从贝克的风险理论角度出发,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要解除这一风险的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17.
按照德国学者贝克的说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造成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造成的灾难事故,是其中影响力和破坏力最大的风险事故。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而言,这些灾难事故又是极具新闻价值的,自然会引起各国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次第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印证着高风险社会在我国的到来,而当今社会又具有媒介化程度加深的特征,社会媒介化、政治媒介化,对风险社会具有更为深刻的影响。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指出:“全球风险社会各种灾难在政治层面上的爆发将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全球风险社会的核心含义取决于大众媒体、取决于政治决策、取决于官僚机构,  相似文献   

19.
张莹  陈力峰 《青年记者》2010,(10):21-22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大学生自杀”、“杀害学生”的事件,在一些都市类媒体上频频呈现,甚至在读者当中引起恐慌。这使笔者想起了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183;贝克的一本专著《风险社会》,他在该书中说,21世纪面临着“异常情况成为一种屡见不鲜的情况”的危险,人类社会正步入“风险社会”。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如何有效应对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威胁或危机,正是正渐渐步入"风险社会"时代的中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居于风险社会视角下试论当代中国科技传播,并提出关于如何改进中国科技传播未来发展之路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