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您是长宁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陈书记如何评价长宁区的特殊教育工作?陈设立:特殊教育是长宁教育的亮点。笔者:如何解读“亮点”呢?陈设立:长宁特殊教育历史悠久,至今已有百年。为了统筹区域特教资源,2011年2月长宁区组建了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发挥管理与服务、研究与指导、评估与训练三大功能,健全社教结合的教育服务机制,逐步形成了长宁区残疾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其教育对象是有着各种障碍的特殊儿童,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责任心和耐心,同时还要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但与普通教育相比,在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却存在着培训次数少、覆盖面不够广、培训内容偏重理论、技能培训相对缺乏、校本培训模式单一、  相似文献   

3.
特殊教育是一项需要教师全身心付出的事业,特教教师的工作状态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是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几年来,随着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教师队伍也增添了不少新鲜血液,80后逐渐成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4.
邹湘  向瑶 《教师》2019,(2):90-9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特殊教育需要大会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发表了著名的《萨拉曼卡宣言》,这个宣言是特殊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标志着走向融合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国近年来也一直在提倡"平等、融合、共享",特别是到了2017年之后,很多特殊儿童家长开始强烈要求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普通学校就读。我们在实践"平等、融合、共享"的同时,不知不觉会看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特殊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劳作与付出,也会意识到当前特殊教育教师在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文章基于融合教育,探讨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母女日记     
妈妈我想和您说说心里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养育了我十几年,您为我付出了一切,您的恩情我怎能回报得完呢?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9月9日,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珉来到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代表辽宁省委、省政府走访慰问一线教师,向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王珉说,教师是一个非常光荣而神圣的职业,而从事特殊教育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艰辛。辽宁省有224万残疾人,残疾人事业尤其是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减轻家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了,亲爱的老师,当鲜花和颂歌将您簇拥的时候,我们为您奉上一组优秀中青年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叙事录。  相似文献   

8.
论特殊教育教师的作用和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教育体现了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关怀,可满足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没有特殊教育的教师,残疾儿童的潜能和对社会的价值就很难体现。  相似文献   

9.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自编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测查问卷和Maslach编制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284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测查.结果表明,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总均分女教师(2.78±0.44)显著大于男教师(2.52±0.62).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年龄差异显著,30-39岁年龄组职业压力(2.83±0.60)最为严重,29岁或以下年龄组(2.70土0.45)其次,40岁或以上年龄组(2.34±0.39)最小.特殊教育教师在遇到压力和困扰时采用最多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0.79±0.20),其次是转移注意(0.61±0.24)和求助(0.62±0.20).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较为严重,重度以上低成就感、情绪衰竭、去个性化的特殊教育教师比例分别为12.8%、17.6%和9.9%.职业压力因子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解决问题、转移注意、合理化等应对方式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立足于特殊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探讨了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结构、类型与分布特征及其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数据经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工作价值取向包含三因子(职业、事业和天职)理论结构;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取向有四种类型,即职业型、事业型、志业型、超然型,它们在工作价值取向三因子的特征上具有不同模式,特殊教育教师以事业型工作取向居多;志业型工作价值取向的教师工作满意度最高,其次是事业型,职业型的教师满意度最低.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工作价值取向的天职因子对工作满意度具有强烈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特殊教育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教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提升特殊学校教师的幸福感是很有必要的。主要从特殊教育观、身心健康、潜在价值、民主管理四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陷入对自我职业与人生的困惑与焦灼之中。而我深切地知道,这也是当今一些老师共有的心态。教师不仅忍受着清贫的生活,更要承受各方的压力。于是,我们往往会这样追问自己:难道教师真的就注定要甘于清贫吗?教师注定就要付出比别人多吗?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做教师的意义和价值究竞何在?  相似文献   

13.
闻慧 《家长》2009,(5):30-31
如果您已为人父母,那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您是否跟“另一半”在孩子面前吵过架?是否只为孩子一次体育成绩没达标就烦躁不安?夫妻双方是否都一心扑在事业上,每天很晚回家?是否对孩子无缘无故发过火?是否只给孩子物质关怀而忘记了爱的付出?如果您对以上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可以说:您不算称职的家长。  相似文献   

14.
“桃李满园”,对于特教教师来说,几乎是一种奢望。那么,特殊教育意义何在?教师个人价值能否体现、如何体现?疑惑久解不开,特教工作于笔者便没了归属感,人也自卑起来:每逢有人问询工作,我总是含糊其辞地说“小学教师”,遇到刨根问底的就硬着头皮说“在县实验小学工作”!直到某天读了一则故事,我的信心之火才开始点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素养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安徽省5市40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素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教师中接受过专门特殊教育培训和训练的特殊教师不足1%。随班就读教师对随班就读政策的认识不足,态度模糊。认同随班就读政策的教师仅有约75%。25%的教师甚至认为应该减少直至取消这项政策。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状况较差,水平较低,超过50%的教师不了解特殊儿童教育与心理的相关知识。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对特殊教育的学习与相关进修较少,超过5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与训练。  相似文献   

16.
<正>每个孩子都有差异,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就应该把特殊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对待,让他们有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在情感方面,爱生是教师之本,教师的爱是架设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是学生敞开心扉的金钥匙。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更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对他们付出更多的爱,并且积极做好家长方面的工作,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使他们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增强信心与克服困难的勇  相似文献   

17.
正聋哑残疾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成长和教育备受关注,而适于他们的教育对于奠定其人生基础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他们究竟接受怎样的教育、有着怎样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呢?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了武威市凉州区特殊教育学校,感受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无私的付出,也切身体会了这一群特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8.
李拉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3):111-113
当前,特殊教育教师流失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特殊教育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特殊教育教师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个人因素,也有职业因素。防止特殊教育教师流失,一方面要通过提高教师待遇、缓解教师工作压力等外在措施增强职业吸引力,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要改革特殊教育教师教育体制,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从而增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竞争力,为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冯道霞 《贵州教育》2011,(20):20-20,24
近些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各地特殊教育发展很快,但由于起步较晚,对聋哑学生道德教育缺少经验,仅凭对普通学生教育的经验是难以搞好这一工作的,导致了不少聋哑学生违纪,甚至有个别学生违法现象,这对我们特殊教育的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教育好聋哑学生?  相似文献   

20.
周凯 《家教指南》2008,(2):20-20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爱,但是现代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确?爱的付出与爱的回报是否匹配?爱的结果与爱的初衷是否等同?您“真爱”孩子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