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二十几载魂牵梦萦饰演周总理,他将敬仰与爱戴化作自己人生向上的动力;六十多年风雨兼程, 他把苦乐与悲欢都付与笑谈中;他捐资助学帮助11名面临失学困苦的大学生走出窘境,让他们圆梦校园;他在河北和海南兴建了两所“学周”希望小学,并把周总理的汉白玉雕像竖立在校园里,让孩子们向总理学习,在青少年时代就立  相似文献   

2.
邵兰华 《陕西教育》2004,(11):21-21
同事一脸懊丧的回到办公室,大发感慨:“这些学生不知怎么了,好好的一堂课弄砸了”。问其原因,原来今天他上的是《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当他读到“周总理——”一句,按要求将声音延长时,有一学生竟“噗哧”笑了,随后的几声“周总理——”学生听得是眉开眼笑。同事很是气恼。我说:“也不能怪学生呀,十四五岁的孩子,从没接触过总理。总理的丰功伟绩,总理的平易近人都只是通过文字资料或图片间接了解的,对总理去世,他们怎么有这种深切的感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幸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一些教学录像片,感觉自己也成了王老师的一名学生,心随着他一起动,情随着他一起洒,有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忘不了《鸬鹚》中那潇洒的“一抹”,忘不了《我的战友邱少云》中令人震惊的“纹丝不动”,忘不了《荷花》中那个充满灵性的“冒”字……最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他对《一夜的工作》中的“审阅”一词的教学,因为它已经在孩子们心中,在我心中,在所有听课人的心中定格!它是一幅画,周总理孜孜不倦批阅文件的身影就在我们的眼前,周总理为新中国的发展,双眉紧锁,冥思苦想的样子,就在我们眼前!周总理“身”在批…  相似文献   

4.
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十分重视。敬爱的周总理对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曾作了具体批示,要“科教组和科学院好好议一下这个问题,并认真实施,不要如浮云一样,过了就忘了”,并指示说,有什么钉子就拔掉,有什么障碍就扫除。但是,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置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重视于不顾,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指示则怕得要死、恨得要命。他们自知自己就是钉子、就是障碍,便拼命挣扎。他们出于篡党夺权的狼子野心,妄图搞乱  相似文献   

5.
三十多年前,周总理在祝贺郭沫若五十寿辰时指出:“他不但在革命高潮时挺身而出,站在革命行列的前头,他还懂得在革命退潮时怎样保存活力,埋头研究,补充自己,也就是为革命作了新的贡献,准备了新的力量。他的海外十年,充分证明了这一真理。”  相似文献   

6.
我们淮安市中学地处敬爱的周总理的故乡,离开总理故居只有一箭之遥。总理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光辉形象和不朽业绩,一直在鼓舞着我们全校师生;“像周总理那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学习周总理,努力创三好”,一直是我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习周总理,努力创三好”的活动,在  相似文献   

7.
“我有十个孩子”一九五二年秋,周总理在上海会见了当保育员的表姐。他们在一起回忆童年的生活,象孩子一样笑着说着,一直谈到天黑。吃晚饭了,他们还边吃边谈。当总理问起表姐的工作时,高度夸赞了保育员的劳动。而表姐却叹着气对周总理说:“唉,美中不足的是,你们没有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8.
《人物》1988年第6期介绍了美国第三十七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M.Nixon)于1972年访华前后的几个插曲.其中谈到周恩来总理到上海看望美国客人时,发现上海方面把尼克松总统夫妇安排在第15层,基辛格住在第14层,罗杰斯第国务院官员住在第13层.他立刻说:“怎么能安排他们住第13层?西方人最忌讳13.”周总理走进罗杰斯套间时,几个美国官员站起身来,但笑得很不自然.周总理找机会解释说:“有个很抱歉的事我们疏忽了,没有想到西方风俗对‘13’的避讳.”转而又风趣地说:“我们中国有个寓言,一个人怕鬼的时候,越想越可怕;等他心里不怕了,到处上门找鬼,鬼却不见了……西方的‘13’就象中国的鬼.”说得美国客人哈哈大笑.周总理走后,美国国务官员气消了一大半,他们对周总理十分倾倒.  相似文献   

9.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中学时代,是在天津南开中学度过的。一九五七年,他在天津一次欢迎外宾时曾经说:“我是四十年前,在天津受过中等教育的一个学生”,“天津是我青年时代的故乡”,“我还是感谢南开中学给我那些启蒙的基本知识,使我有可能寻求新的知识,接触新的知识”。周总理的话表达了他对天津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自己中学时代峥嵘岁月的深刻记忆。  相似文献   

10.
周总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广大人民群众心里,他又是千家万户的亲人。人们的心里,差不多都有周总理的伟大形象。他密切联系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方面是做得很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的一个。他的故事在群众中流传很多:他如何对待烈士遗骨,如何对待下一代,如何对待人民教师,如何对待清洁工人,等等。周总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在“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面前,他保护了大批革命干部、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人们都把总理看成共产党的领导的形象,把他看作希望。  相似文献   

11.
一、说教材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讲读课,课文真实、具体地记叙了 1976年 1月首都人民群众聚集长安街向周总理告别的感人情景。 1976年 1月 8日,周总理因病在北京逝世,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都为失去自己的好总理而无限悲痛,也为祖国前途命运深感忧虑。“四人帮”却认为他们篡党夺权的机会到了,发出种种禁令,不准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首都人民不顾“四人帮”的阻挠,自发聚集在长安街上,出现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悲壮感人的一幕。   针对文章特点、单元训练重点,本课目标为:…  相似文献   

12.
李峰(驻校工宣队队委、校政治部副主任):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一年了。周总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周总理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耗尽了肝血;周总理是我国人民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无私无畏,英勇奋斗,为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对毛主席无限忠诚,衷心爱戴,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周总理崇高的  相似文献   

13.
题解 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九时五十七分,人妖病魔夺去了全国人民衷心爱戴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总理!“悲歌一曲裂长空,八亿神州,梦中惊醒……”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怀着无比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学习周总理伟大的革命精神。可是,万恶的“四人帮”对此恨得要命,怕得要死。他们明通知,暗“指示”,不准设灵堂,不准开追悼会,不准发表悼念的诗文,不准报导“人民悼念”的悲壮情景……人民的意志,从未受过这样粗暴的  相似文献   

14.
篡改颠倒历史,是“四人帮”反党集团为了篡党夺权,利用各种形式在各种领域中制造反革命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几年来,“四人帮”在评法批儒的幌子下,袭用孔老二的春秋笔法,借古讽今、以古喻今,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反对敬爱的周总理,反对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无耻地吹嘘美化自己,妄图达到他们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一节三年级的语文课上,师生正在学习课文《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敬爱的周总理在生死关头毅然脱下自己的降落伞包给小杨梅———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同学们讨论发言基本上围绕这个中心,教师很满意。她正要继续讲课时,一个同学执著的高举小手要求发言,教师给了他发言机会。这个小同学激动的说道:“我认为周总理这样做不对,他身为一国总理,生命不属于自己,他是否想过,如果国家失去了这样的好总理,革命多受损失,他不应该让伞包。”听到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说出这样富有哲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吉在与学生对话时,有位青年问他:“有人说留长发、蓄胡子是精神污染,你也这样看吗?”他回答说:”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头发长,胡子也长,可他们是共产党的老祖宗。毛主席和周总理头发不长,胡子也刮得干净,他们同样是我们尊敬和热爱的导师。”短短的几句话,既风趣幽默,又说明问题,显示了讲究艺术的谈话的威力。  相似文献   

17.
要巧于激发阅读兴趣。阅读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使他们对课文产生好感,受到鼓舞。例如讲授《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一上课,我满怀感情地向大家介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在法国巴黎演奏一首乐曲,轰动了整个巴黎,这就是《周总理你在哪里?》。它的歌词是这样的,……”于是,我深情地背诵诗的开头一节,然后说:“这是诗的开头一节,下面的就让大家自己朗读吧。”话音刚落,大家就深情地朗读开了。  相似文献   

18.
案例1:给句子找主干。一学生将“周总理提出的宏伟规划实现了”的主干写作“周总理实现了”。后来,再找“那个女子的父亲的圈上的猪跑了”一句的主干,一下就找到是“猪跑了”。他以此总结出偏正短语作主语的句子找主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师播放课件,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境) 师:周总理几十年如一日,为党为国为民操劳,鞠躬尽瘁,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诗人何其芳写的这篇文章,就真实地再现了周总理忘我工作的情境。通过预习,同学们都读懂什么?  相似文献   

20.
并列词语本身用了引号其间如何使用标点符号?————安徽/吴良仪先请看名家名篇中的一些例子:①我们用不着把自己幻想为了不起的“英雄”“伟人”,……(《说“小”》)②他不植棉技术上先后摸索创造出“冷床育苗”“芽苗移栽”等九项科研成果,……(《为了周总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