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以凝练精粹的语言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含混不是意象重叠,晦涩难懂。含混美是诗歌的理想艺术形态。含混既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法.又是一条美学原则。含混美与诗歌的含蓄美和朦胧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汉语言文字的结构、表意特征探析诗歌含混美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含蓄固然是诗歌一般美学价值上的追求与体现,但李白诗歌中的天真、浪漫、率性、豪气,不仅大大丰富了唐代诗歌的选材与风格,而且充实和提高了古代诗歌的审美追求与价值体验。李白诗歌既有含蓄之美,也有天真之美。李白是唐代诗坛、乃至整个中国诗坛最值得炫耀的一顶桂冠。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学特别重视诗歌的含蓄美,虚实是古典诗歌中表现含蓄美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就是从实中隐虚,虚中现实,虚实结合这三个角度来表现其含蓄美的.  相似文献   

4.
含蓄美,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含蓄美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特征表现以小指大,因近见远;文以复意为工,义生文外,秘响傍通;言有尽而意无穷;多义性与朦胧性。含蓄美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渊源,如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道家虚无说的哲学影响、禅宗思想的影响、传统思维方式的模糊性整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含蓄之所以成为中国诗歌特有的审美品格,这既与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紧密相关,又与中国古诗注重短中见长、以少总多的艺术追求直接相关。含蓄美的获得主要通过象征暗示、侧面着笔、引而不发、以景结情等手法来实现。诗歌的含蓄美对各种艺术形式均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诗歌语言是文学语言宝库中的珍珠和钻石.诗歌语言具有形象性、凝炼含蓄性、音乐性、抒情性等审美特质.诗歌所具有的抒情美、含蓄美、意境美和音乐美对语言的运用提出了较之其他文学样式更高的要求.诗歌语言以它外在的形式美与内在的内容美招引着我们去欣赏品味,从而获得无尽的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7.
沉郁,是中国传统美学对诗歌风格的美学评价。中国谍战剧是在历史发展的真实背景下,展现谍战英雄及其间谍或反间谍活动的类型电视剧,延续了沉郁精神的美学追求。本文旨在从谍战人物的深厚品格、谍战场景的戏剧张力、审美情感的含蓄内敛等三个方面,论证中国谍战剧整体上所呈现出的沉郁风格,并探索中国古典诗美在谍战剧的影视化实践与美学精神的承继。  相似文献   

8.
诗贵含蓄,含蓄是诗歌的一种属性,是诗歌艺术必备的艺术因素和美学特征,是我们民族善于节制内心感情的心理素质的反映,它体现了诗歌的神韵、格调、灵性、肌理。含蓄具有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因此,我们应从诗歌创作中重新超越它。  相似文献   

9.
在诗歌的审美范畴中,“含蓄”美历来为诗人所珍视,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宝贵传统。要创造“含蓄”美,达到迷离恍惚的境界,诗人们通常采用的几种主要艺术手法是隐喻、暗示和象征。这几种手法的共同特点是:用一物去“影射”另一物;诗中景物或其他事物的形象只是诗人心中事物或情感的对应物(或说“影射  相似文献   

10.
艾青的诗歌美学研究与创作实践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发展的。他的《诗论》是我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诗歌美学作,本从”诗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诗的生命”、“诗的功利性”、“美只是外衣”四个方面阐述了艾青的诗歌美学理论及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1.
艾青的诗歌美学研究与创作实践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发展的。他的《诗论》是我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诗歌美学著作。本文从“诗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诗的生命”、“诗的功利性”、“美只是外衣”四个方面阐述了艾青的诗歌美学理论及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2.
美学理论认为,优美是一种阴柔之美,它和谐、含蓄、细腻;壮美则表现阳刚之气,它豪放、直率、雄壮。诗歌将二种美集中体现在主人公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特定的历史事件之中。  相似文献   

13.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其含蓄精练的语言,优美的形式,和谐的韵律和深沉炽热的感情,成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去感受发现诗歌中的美,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如何在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遵循教育规律,进行审美教育呢?依据美学原理,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把握如下四个环节,即入境——导想——激情——悟理。一、入境美学原理告诉我们,审美感知是审美心理结构的第一要素,是学生对于具体诗歌作品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靠意境来体现美的.而意境的创造,最讲究的就是含蓄.含蓄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也是文学的基本特征.诗是最具文学性的文学门类.诗的美正美在其含蓄.无论是赏读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应该从含蓄入手.在诗歌创作中,要做到含蓄,手法多样,比如空白、虚实.现代新诗更应注重含蓄,应以创造含蓄的意境为主要表现手法和目的.但含蓄不同于朦胧.不能因过分追求朦胧而戕害诗意.含蓄应是在易懂基础上的含蓄.  相似文献   

15.
喜爱现代诗歌的读者一定不会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感到陌生。这位才子诗人凭借其东方的传统的含蓄情感和西方的现代的诗歌技巧,让我们在短短不到三十行的诗句中充分领略到了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而最让我们念念不忘的则是诗歌的首尾两节:  相似文献   

16.
杨世宏 《甘肃教育》2011,(19):85-85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诗歌之所以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浓厚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美。“诗贵含蓄而恶浅露”,“含蓄”一直是历代诗人创作诗歌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于诗歌的含蓄美,笔者也略做过一些研究。我们先来比较两首五绝:  相似文献   

17.
美学理论认为,优美是一种阴柔之美,它和谐、含蓄、细腻;壮美则表现阳刚之气,它豪放、直率、雄壮。诗歌将二种美集中体现在主人公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特定的历史事件之中。  相似文献   

18.
王义挺 《语文知识》2014,(10):30-31
我国古典诗词创作不仅十分讲究形式美、形象美、音乐美等美学特质,还十分推崇含蓄美。因为我国历代诗学评论家都主张辞约而意丰、语忌直而贵曲、含蓄而有味的创作原则。明代谢榛曾言:诗歌创作,“妙在含糊,放见作手,譬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其烟霞变幻,难以名状。”(《四溟诗话》)清代叶燮也言:“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原诗》)清人张谦宜也说:“含蓄二字,是诗文第一妙处。”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古代诗歌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原因在于诗歌词语的文言性、意义的跳跃性、主旨的含蓄性等特点。文章以小学诗歌为例,从自主预习、知人论世、涵咏美读、拓展阅读等四个方面展开探索,探寻古代诗歌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古代诗歌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原因在于诗歌词语的文言性、意义的跳跃性、主旨的含蓄性等特点。文章以小学诗歌为例,从自主预习、知人论世、涵咏美读、拓展阅读等四个方面展开探索,探寻古代诗歌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