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教育。素质教育变应试教育的“面向少数学生”为面向“全面学生”;变让学生“片面发展”为“全面发展”;变学生“被动地、机械地发展”为“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愉...  相似文献   

2.
莫源秋 《教育导刊》2004,(10):21-24
关于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已成为近年来幼儿研究的一个热点。有的研究指出,教师应该是为孩子发展提供指导的“指导”、促进孩子发展的“促进”、教育活动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反思和研究”、能和孩子们平等互动的“同伴”……而对于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还应该扮演心理保健工作角色却鲜有人提及。本拟从幼儿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角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要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操、丰富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贯彻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  相似文献   

4.
推进素质教育首先需要的是一种自觉的建设意识。传统教育的精神潜流永远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渊源,素质教育的绿荫应植根于民族传统教育精神资源的深层沃土之中。不能因现行基础教育中存在片面的“应试”意识就简单地将其定性为“应试教育”,也不能将素质教育与高考制度的关系定性为非此即彼的关系。片面应试倾向的根源并不在于高考制度本身。“重教”而不“尊师”的社会心理倾向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障碍,强化尊师意识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幼儿看到成人劳动,他也要劳动,不过,幼儿尤其是早期幼儿大多是以“劳动”为主要游戏活动的。孩子在游戏中再现成人的劳动场景,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的模拟。“劳动”是促进幼儿心智、个性及品质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孩子社会化的一种方式,家长不能仅仅将其看作“玩”,要抓住教育时机,为孩子创造热爱劳动的心理氛围,同时也要为孩子的“劳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先来看两则例子.美国孩子放学回家后.父母要问孩子:“你今天把问题问老师了没有。老师回答如何?”中国的孩子呢,父母总喜欢问:“你今天考了多少分.老师表扬了没有?”从中看.美国重视培养孩子的问题教育,中国培养的是应试教育。长期以来,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教育畸形发展.出现“以分论人”“高分低能”“高分录取”等一系列不完善的教育弊端。  相似文献   

7.
张剑 《考试周刊》2010,(22):163-16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要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  相似文献   

8.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考试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的,违反教育科学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应试教育的真实写照。解放后,我国主要是通过一年一度的高考选择人才,尽管对高考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是,当前单一的高考选择方式和片面智育考查为重点的高考命题,又扩大和加剧了“应试教育”的运行机制,学校、教师面对“广、深、刁、怪”的出题路子,迫不得已进行题海战,“大运动量”训练,因此,高考制度的“片面单向…  相似文献   

9.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流行 ,反映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 ,干扰教育、课程改革 ,必须坚决克服。它有复杂的社会、思想根源和片面道理 ,要认真对待。它未能全面把握个人发展的社会机制和认识机制 ,对教育改革误解。我们必须赋予素质教育以全面发展教育的科学内涵 ,加强教育理论建设 ,倡导多样综合原则  相似文献   

10.
立青 《广西教育》2012,(18):1-1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批评当前的家庭教育已被应试教育“绑架”,家长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措辞严厉。其中,“绑架”“帮凶”这两个词准确地描述了一种现状:家庭教育“身不由己”被应试教育所挟持,家长帮助应试教育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把家庭教育变成学校教育的“延续”——“监督孩子作业”的“课堂”。越来越多的家长有意识地向“虎妈”“狼爸”靠拢。他们对子女提出“高标准”,除要求孩子在校内刻苦学习之外,还要参加有关的校外补习班、培训班,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升学,其核心是淘汰式的片面的教育。而素质教育则不同,它切实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要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健体、如何生活、如何审美等,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在各方面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升学,其核心是淘汰式的片面的教育。而素质教育则不同,它切实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要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健体、如何生活、如何审美等,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在各方面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素质教育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战略任务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最先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建国以来,虽然以发展教育为目的,而事实上却在追求升学率的社会压力下,实施的是“应试教育”。对于德、智、体、美、劳并不十分重视。在智育上只重视教而不重视培养。在知识教育上,只重视升学考试所学的科目,其它科目只是聊备一格。这种发展教育是片面发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教育。 片面发展教育不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记得“文革”以前就提出过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文革”以后反响更加强烈。要求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已成为近年来幼儿研究的一个热点。有的研究指出,教师应该是为孩子发展提供指导的“指导者”、促进孩子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能和孩子们平等互动的“同伴”……而对于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还应该扮演心理保健工作者角色却鲜有人提及。本文拟从幼儿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者角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幼儿教师如何扮演好这一角色以促进幼儿心理更加健康地发展等三个方面,来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一、幼儿教师心…  相似文献   

15.
一、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目前,我国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高考指挥棒”和“就业指南针”仍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中专学校片面看重就业技能训练和升大专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素质教育风起云涌,势不可挡。但是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进行素质教育?却众说纷纭。我们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正是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它直接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此,我们提出:“素质教育”应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家长们常常以孩子年龄小、贪玩、自制力差等作为理由,无论是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还是让孩子学习生活技能,总爱采用“传授——接受”这种教育模式,同时,辅之以看管监督、陪学陪练、强迫硬逼等方式,使孩子的学习没有一点自主性。从而导致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空间;自主学习活动减少、能力降低,逐渐产生依赖大人的心理倾向;削弱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若干外部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的若干外部关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孙孔懿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在正式文件中,“应试教育”一般都带有引号,这表明“应试教育”是一个专门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通过考试而升入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育教...  相似文献   

19.
方梦宇 《教育文汇》2014,(17):11-13
近年来,太和三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扎实开展了诸多形式、内容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多年来的一线教学工作经历让李铁校长坚信,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对老师们说,你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要时刻问自己两个问题: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孩子,那我应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海淀区全面素质教育实施提纲(试用稿)本刊摘编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是对以单纯应试、应赛并片面追求高分数及高升学率为主要指导思想,以死记硬背、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等为主要方法的教育现象的概括,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