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剧《铁梨花》中塑造的英雄形象在"遍地开花"的众多荧屏英雄形象中独具魅力,原因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以饱蘸文化意蕴的故事来凸显人物性格;通过复杂的爱情世界的呈示来张扬真情真爱;在直面人生苦难中彰显人性的坚韧顽强。  相似文献   

2.
"样板戏"作为"文革"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文艺产物,产生距今已四十余年。"样板戏"的突出特征是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女性英雄形象。从历史角度看",样板戏"女性形象数量众多出于江青的政治野心;从政治角度看,女性群象的出现成为了响应政府"男女平等"号召的工具;从社会角度看,主流媒介"炮轰式"的报道是导致"样板戏"女性群像形成的重要原因;从文化角度看,"样板戏"中女性众多是文艺创作受官方文学话语"钳制"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在《史纪.项羽本纪》中塑造了项羽这样一个悲情的英雄形象,其中掺杂了司马迁自身的悲剧意识,然而在可悲可叹的项羽身上,又有一种无法释怀的"江东情结"。结合司马迁自身和其笔下的项羽形象,探析项羽身上体现出的"江东情结"的涵义,探索司马迁悲剧意识与项羽"江东情结"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徐贵祥是当今军旅文坛上很有影响力的重要作家,2010年新作《马上天下》以崭新的英雄形象塑造和独特的战争创作观赢来了读者的如潮好评。徐贵祥在军旅小说创作过程中,由初期的"尚战不战"、"人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的战争观表达,到创作中期的对初显战术意识的草莽英雄的成长书写,以及创作巅峰期时对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思考、对兵家战术的初步探究等,体现了他军旅小说创作观的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5.
余辉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1,25(3):111-112,123
曾卓是"七月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他诗歌中的英雄形象主要有两类:为众人为理想而殉难的爱国者,为光明为自由而甘愿牺牲的自我。无疑,这些英雄身上具有一种浓烈的救世的执著,但细细品味,又不难发现在这份执著中渗透出的些许悲哀。  相似文献   

6.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了很多关于英雄人物的选文,在这些选文中主要分出了四类英雄形象:革命者英雄形象、爱国者英雄形象、反抗者英雄形象、平凡者英雄形象。文章对高中语文教材中英雄形象的分布、归纳、价值做了系统的分析,让学生感受英雄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质,发挥英雄人物形象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就外国文学中的英雄形象来说,它不仅是作者塑造的理想中的人物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英雄形象还是当时社会环境以及政治背景的折射。通过英雄形象的设定,同时还可以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一种感知、对战争年代的看法,以及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的一种内心的诉求。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冒险精神的英雄形象,这些文学形象折射出了西方人热衷冒险的文化特质。在西方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这股勇于探索、甘于冒险的历险精神始终贯穿其中,甚至成为有别于其他异质文化的重要标志。它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冒险家向未知领域挺进。当然,它内含的"天人相分"的认知模式和"世俗人本意识"对人类文明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一点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李杨杨 《文教资料》2011,(36):159-160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长达近40年的电影创作生涯中坚持不懈地在银幕上塑造着英雄形象.坚持英雄主题的表达。通过对伊斯特伍德影片英雄主题的研究可以进而发掘这些影片获得良好商业回报的原因.探析其英雄形象的艺术价值。伊斯特伍德的电影创作可谓是近40年来好莱坞电影创作的缩影,通过对其研究可以窥见整个好莱坞英雄主题流变的脉络。  相似文献   

10.
人类对英雄的崇拜植根于集体无意识,英雄形象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精神感召力。英雄形象塑造具有时代特征,能够展现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过程中,塑造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英雄形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陈永刚 《考试周刊》2012,(65):132-13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设计精彩的"开场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对比性"实验来让学生在"动"中探索物理;用完美的语言艺术打动学生,让学生心情愉快地享受物理;狠抓基础题和概念,坚持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文革"时期文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将其归纳为英雄形象、反面形象和"异类"形象三类,对每一类形象产生的时代语境、形象特征及其艺术得失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通过对其时人物形象从畸形的神化、鬼化到真实人的复归,揭示出一些人物形象塑造的永恒规律。并试图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研究,从一个侧面探究号称最革命的"文革"时期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潜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崔琳 《华章》2012,(32)
莫言是当代文学史上极富创造性的作家之一,其在自己“批判的赞美与赞美的批判”的艺术观与人生观指导下,创造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反传统的的英雄形象.本文将以《红高梁家族》为例,就其所塑造的反崇高的平民英雄形象及作品中短暂出现的主流内的英雄形象进行分析论述,通过解析其所塑造的众多英雄形象,探求其在这些形象背后所寄予的对于英雄乃至人性的完美创想.  相似文献   

14.
"夜来"一词具有"昨天"义,"来"具有"往昔,过去"之义,这在《汉语大词典》中已有收录。"夜来"一词无论是表示"昨天"义还是非"昨天"义,都应视为主谓结构的复合词。"夜来"三个主要义项"入夜"、"夜间;夜晚"、"昨天"均与时间有关,三个义项之间具有其内在关联。"夜来"在表"昨天"义时是派生词,"来"为时间词后缀的说法有待商榷。"夜来"表示"昨天"义这一用法至今仍保留在山东方言中。  相似文献   

15.
正史之中的朱元璋形象写作存在涂脂抹粉现象,对朱元璋形象建构亦不例外。而在民间话语的构建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形象的民众记忆,少年时代的朱元璋是一个令人喜爱、聪明勇敢少年英雄形象;而这些少年英雄形象的塑造中无一例外地将朱元璋记忆成"真命天子",朱元璋的"文化造型"说明除文人与正典之外,老百姓同样参与了历史制作。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善于人物描写,成功地塑造了武松等众多鲜明的英雄形象,书中刚强勇猛、忠义有情、恩怨分明、胸襟坦荡,以致金圣叹推崇武松为"天人",但武松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其形象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可以说既是一位平民中的英雄,也是英雄中的平民。  相似文献   

17.
《老乞大》中的助词"来"用法归纳为三大类:概数助词、语气助词、事态助词。概数助词"来"既可表示大概数目又可表示大概时间;语气助词"来"可以出现在陈述句、祈使句和疑问句中,表达多种语气;事态助词"来"可表达过去事态,也可单纯地表示事态变化,有时兼表动作完成。  相似文献   

18.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的时代精神使他对英雄无比景仰;超人的才华常使人视之为英雄;狂傲不拘的性格又使他常以英雄自诩.李白诗歌中突出的英雄形象是盛唐时代的大环境与他个人的内在小环境相融而迸发的结晶.李白诗的英雄形象充分反映出诗人别具一格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封建社会那种个体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这无疑有着巨大的英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毛文星 《现代语文》2010,(6):135-137
"我来学汉语"与"我来念课文"有什么区别?"我来念课文"与"我念课文"有什么区别?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焦点和言语行为角度讨论了"我来念课文"这类句型中"来"的功能,认为这里的"来"是一个焦点标记,标记其前施事成分为对比焦点;这类"来"字句一般用于口语语体,多为祈使句,表示行使型或承诺型的言外行为,强调某件事由谁做,表提议、命令等,语气委婉;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以教材上的语言点为例,提出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穆念 《海外英语》2013,(16):192-193
英雄形象自希腊史诗开始就是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主题。英雄都需要经历磨难、学艺、除害,最终才能成为一名令人仰慕的英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主人公哈利·波特,经历了充满磨难的童年、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艰苦求学以及最后与伏地魔的生死决战,使他的"救世主"英雄形象跃然纸上。该文从西方英雄主义角度出发,通过对哈利·波特成长历程的分析,得出哈利·波特是这一系列小说中"救世主"英雄形象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