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知识对于形成人的道德面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普通学校里,学生学习的是关于自然界、社会、人和思维的科学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对于道德教育是绝对必需的。他说,在现代社会里,“无知的人对于社会来说是危险的”,“学校不应当让任何一个没有在智力方面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牢固的知识,没有丰富的智力素养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把一个人提高到道德尊严感的高度是不可思议的”。他认为,道德教育之所以落后,原因之一“就在于学生的知识是肤浅的,就在于一部分学生的意识里只留下一些片断残缺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没有科学基础知识,不爱读书,也没有其它的智力兴趣,他就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也就无从谈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同时,他也不可能接受和追求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因而无法进行自我教育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概念的缺位已经使得教师专业道德理论大厦摇摇欲坠。根据教师专业工作性质、专业活动的特征对专业道德概念进行梳理、界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基础理论工作。通过对专业道德发生时空、特征的分析,及其与职业道德等概念的关系的梳理,专业道德概念的内涵、特征基本清晰:教师专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专业工作(发展)中、以及基于专业身份从事与专业工作相关或对专业工作产生影响的活动中,应当具备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品质,以及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基本特征是:具体性、实践性、养成性、激励性、发展性。  相似文献   

3.
4.
苏霍姆林斯基既重视让学生了解道德概念、道德标准,又重视把这些概念、标准“物化”出来,即从“物品、事物、关系”中实际体现出来。与“物化”思想相对立的一种做法,就是进行空洞的说教。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在学校里,不许讲空话,不许搞空洞的思想!要珍惜每一句话!当儿童还不能理解某些词句的含义时,就不要让这些词句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请不要把那些崇高的、神圣的语言变成不值钱的旧铜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强有力的教育手段。通过语言讲清道理,说明是非,让学生了解社会提出的道德标准是什么,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应当的、必须的,什么是不准许的”,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单靠语言是不够的。“只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和他领导的教师集体,花了多年的心血,收集编选了两套《道德文选》。因未正式出版。这两套材料暂名为《伦理学文选》和《人类道德财富文选》。这些材料实质上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活教材,解决了德育没有适当的教科书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介绍说:“我们建立了一套专门的伦理学文选,其中包括两千个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和短篇。在这些故事和短篇里,揭示了伦理学的多方面  相似文献   

6.
道德总是被习惯性地从社会惯例的角度去理解,即认为道德是一种带有一套可习得规则的社会惯例。社会化的道德观拥有易于采纳、方便接受的特点,但这种对道德的社会化却在事实上造成了道德的"祛魅",从而忽视了道德的源头——生命。忽视了生命的道德是十分脆弱的,只有回归生命,从生命中去挖掘道德的意义,才能从根本上认识道德,对实践做出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道德总是被习惯性地从社会惯例的角度去理解,即认为道德是一种带有一套可习得规则的社会惯例。社会化的道德观拥有易于采纳、方便接受的特点,但这种对道德的社会化却在事实上造成了道德的“祛魅”,从而忽视了道德的源头——生命。忽视了生命的道德是十分脆弱的,只有回归生命,从生命中去挖掘道德的意义,才能从根本上认识道德,对实践做出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使自我教育的愿望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精神需要。对于少年学生,尤其需要注意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因为,“少年期和青年早期,是个性在智力方面、道德方面和社会思想方面自我形成的年  相似文献   

9.
学校道德教育的突围:从道德旁观者到道德参与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旁观者是在道德场所选择不作为,以旁观者的身份置身事外的道德主体。模拟情境下认识与行为在时空上的分离,模拟情境与真实情境的脱节,电视等媒体产生的旁观效应,是形成道德旁观者的主要原因。要促使道德旁观者向道德参与者转变,教育部门既要挖掘模拟情境的闪光点,加强对行动型道德主体的培养,又要具有积极的“媒体意识”,形成道德教育合理利用媒体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
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以其毕生的精力对共产主义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他在其著作中,深刻地研究和论述了年轻一代共产主义道德信念的形成与培养问题,认为道德信念既是道德教育的结果,又是衡量学生道德面貌的主要标志;并对如何形成和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对我们当前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是很有启发的。现就他关于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与培养问题作点评述.  相似文献   

11.
道德单元是从道德系统中抽象出来的最小单位,它暂时舍弃了其它因素的联系,因而只剩下独立的基本涵义。德性是主体化为个体品质的道德单元。在个体品质中的价值取向系统的作用下,主体化的道德单元表现出确定的价值向性。既要培养基本的道德单元,又要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系统,这就是道德教育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学生的公民基础道德教育的意义、内容及实施要求等方面的观点和做法;并阐述其时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政治思想方向——培养有觉悟的积极工作的公民。在他整个思想体系里有三个主要支柱——认识、劳动和道德。而这三者又统一于这个培养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相信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有无限的培养前途。认为教育工作者要准确地掌握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熟悉他们的生活情况,对他们的要求和兴趣也要有深入的了解,在安排任何教育活动的时候,都应该考虑到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点和潜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诸因素的和谐发展。他认为要使儿童得到全面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道德到现代道德──道德转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中国“道德”转型意味着道德从内容特质到结构特质的社会主义转变与现代化转变。道德内容特质的社会主义转变主要表现为①道德价值定位的科学“人本”化转变;②道德规范内容特质的全民公意化转变和普遍公理化转变;③道德人格模式的完善化转变。道德结构特质的现代化转变,则突出表现为道德社会依存结构的全面社会化转变和道德社会承当结构的大众主体化转变。  相似文献   

15.
<正>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非常高兴受邀参加第十九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论坛。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个论坛,所以对论坛的了解更多是从主办方的介绍中知晓的。但是,对于论坛的主题——德育和德育工作,我很感兴趣。清华大学设有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道德模仿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阐明了道德模仿的两阶段说,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道德模仿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是一种教人如何做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人的德性和铸造人的灵魂的精神生产工程,其本体功能是培养人的德性.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实践中,道德教育表现出一些非道德性的思想和行为.还原道德教育的道德属性,是道德教育的本真归宿.  相似文献   

18.
王慧 《中国教师》2009,(17):23-25
<正>苏霍姆林斯基是著名的苏联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他为当今的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中含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和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意蕴,这源于他成长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源于他在残酷的战争中对生命的体验,源于他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苏联曾在六十年代制定了一个《学校教育工作示范大纲》,并在七十年代初修订公布。当时,围绕着“要不要这样一个大纲”和“大纲的内容应当是怎样的”等问题,教育界展开过讨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德育需要一个大纲”。他说:“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制订一个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元伦理学研究之道德范畴的角度,谈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道德形成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