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笑赞”一书里载有这样一则笑话,文章不长,实录如下: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一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柴去也.  相似文献   

2.
感慨于媒体报道传递的信息,有人惊呼:民工形象被"妖魔化"了! 跳楼秀、赌博、强奸、抢劫、裸奔、讨薪、性饥渴、自慰、偷窥、械斗、口吐秽言、馋嘴、手脚不净--民工一出现在媒体报道中,通常相连的都是这些不雅的行为.信手拈来一份报纸就可以看到这些新闻标题:"在京民工长期性压抑,一年多连续奸杀四名女子""赵薇浑身脏兮兮像民工""为200多元工钱讨薪民工锤杀工头家人""八成建筑工人有自慰习惯,性教育课堂首次进工地",等等.  相似文献   

3.
2016年1月13日,37岁的四川籍民工李家富因讨要工钱而客死西安(2016年1月18日《华商报》A3版《农民工讨薪时追着包工头出工地 十多分钟后路边身亡》),为这个刚刚到来的新年增添了一抹悲凉. 反观近年媒体对农民工讨薪问题的报道,直接报道具体讨薪事件的新闻很少,而多以“死亡”、 “跳楼” (包括跳桥)、“堵路”、“拉条幅示威”等为主要新闻点出现,在这类报道中,媒体关注的焦点不在于追问具体讨薪事件本身,更在于讨薪所造成的能刺激受众眼球的比较极端的表面后果.  相似文献   

4.
烂尾楼,蜗居地。就像“城市实际上是农民工建的一样”,商品房也是经农民工的手盖起来的。民工是建设图纸的实现者,但他们毕竟只是按工取酬的打工者,只赚取一点低廉的工钱:如果这点工钱还不能及时兑现的话,那么,他们就要讨薪了,年关讨薪早已成了常态,讨薪讨上一两年、三五年也不鲜见。可是,谁能想到,有一大批人讨薪要驻扎下来,讨上15年的?  相似文献   

5.
陈睿姣 《东南传播》2016,(12):116-119
我们的时代,正在从文字传播向图像传播转变。这种转变也反映在我国农民工讨薪方式上。为了讨回自己的血汗钱,农民工们绞尽脑汁,从利用网络流行元素讨薪、到制造"奇观"现象讨薪、再到运用身体符号讨薪、运用弱者眼泪讨薪,具有理性和创意的讨薪方式无奇不有。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不少行为却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这势必会影响讨薪效果。为此,笔者根据视觉修辞讨薪的特点与优势,梳理、归纳出一条基于视觉修辞讨薪的路径。其具体步骤是:议题策划、实施讨薪、媒体报道、舆论关注、政府介入、公司屈从。  相似文献   

6.
2003年12月我采写的一组系列报道《讨薪记》获得了2003年度人民日报精品奖。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在“值班手记”中称赞这组稿件“抓住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问题开掘得深,为批评报道提供了一个范例。”这组报道所以能引起较好的反响,我认为:一,与找准了“结合点”有关,即找准了社会焦点,找准了政策依据,找准了典型事件。二,较好地把握了批评艺术。找准“结合点”才能开掘得深这些年,每到年底,有关民工讨薪问题,就成为社会的焦点。据全国总工会提供的资料,截至2003年10月底,全国进城务工的民工被拖欠的工资在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建筑施工…  相似文献   

7.
刘上峰 《传媒》2003,(4):13-13
时下,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已经成为某些地方突出的社会问题。许多媒体也抓住这一热点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民工讨薪特别行动”。这些行动无疑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的社会效果,譬如一些“老赖”企业因为怕曝光,就部分支付民工工资或口头承诺支付。然而,倘若每到岁末年关,媒体“讨工钱”总是新闻“亮点”,乃至成为“惯例”的话,我认为倒不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8.
《笑林广记》一书里有这样一则笑话:有忧贫者,或教之曰:“只求媒人足矣!”其人曰:“媒安能疗贫乎?”答曰:“随你穷人家,经了媒人口,就都发迹了。”  相似文献   

9.
灵君 《新闻天地》2004,(2):46-48
这次的主角依然是民工,依然是农民的生计问题,“讨薪农妇”熊德明一句话竟然牵动温家宝总理一片心。总理亲自过问农工讨工钱问题后,从中央到地方,各有关部门都切实行动起来了,下大力气为农民工讨说法。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亲眼目睹了这些民工艰难谋生的境况。  相似文献   

10.
一篇名为"警察打死讨薪女民工"的报道让周秀云与王文军这两个名字迅速被广大民众熟知,继而关于警察与民工孰是孰非的争论也在网上广泛展开,在很多知名论坛关于此事的讨论贴也是持续升温。毫无悬念的是,这一事件与此前的城管打人等官民对立事件一样呈  相似文献   

11.
遏制恶意破产,防止债权人权益被侵犯,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日显重要。恶意破产不仅仅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是一种不讲信用的行为。需要通过完善立法解决,我们呼唤这样一种机制的建立:守信得益,失信受罚。  相似文献   

12.
一笑话是民间文学的一个种类,是引人发笑的民间故事.它以幽默和诙谐的手法,一针见血地揭露出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表现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 笑话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紧凑,形式短小精悍,主題单纯专一,语言风趣含蓄,风格诙谐幽默。笑话的内容可概括为三类: 一、揭露嘲讽笑话。这一类主要是针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如: 夏天炎热,有几位官长同在一处商议公事,偶然闲谈天气酷热,何处乘凉.有云:“某花园水阁上甚凉。”有云:“某寺院大殿上甚凉。”旁边许多百姓齐声曰:“诸位老爷要凉快,总不如衙门公堂上甚凉。”众官惊问何以知之,答曰:“此是有天没日头的所在,怎的不凉?”(《笑得好二集》)  相似文献   

13.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一位老兄迟迟不离开会场,清洁工问他:怎么还不回去?答曰:不是发布会么,布还没发呢!这是则笑话,但又并非仅仅是笑话,在新闻界,象这位仁兄这样的老记似乎还不少。 如今有些记者的心思全放到了新闻发布会上。不管什么样的新闻发布会,逢请必列。人家不请,也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人家请,弄到请帖往里面钻。目的  相似文献   

14.
2010年2月3日,河南郑州市圃田乡乡政府大院内发生民工讨薪被包工头杀死案件。这个事情是因包工头克扣民工工资引发的,那两个民工去找包工头要钱,包工头说自己没钱,三人就发生了口角。口角中,包工头不知从哪里拿的刀,将他俩杀害。目前,包工头已被刑拘。  相似文献   

15.
也许自从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们还不曾以如此轻松或者轻薄的态度谈论过“跳楼”!然而,在人文精神成为世界共同价值标准的今天,“跳楼”已经被媒体习惯性地称为“秀”了。近年来,民工因为领不到工钱而跳楼,或以“威胁跳楼”讨工资的事件络绎不绝。除了在春节前民工们要急着回家时,有一次相对集中的:“跳”,平时,一个城市一个月之内不会没有一起这样的报道。以至于在媒体看来,这已经不是新闻,报也不是不报也不是。所以每次都弄得记者老大不高兴。这回倒好,有7人在18层楼上坐成  相似文献   

16.
冯瑄  杨鲜 《新闻前哨》2007,(11):41-43
从农民工形象"妖魔化"说起曾几何时,"民工"变成了一个1昧的词。"欺骗、自杀、跳楼、爬塔吊、赌博、卖淫、强奸、抢劫、裸奔、讨薪、性饥渴、手脚不净……"成为媒体报道中描述民工形象的常用语。民工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可是,在新闻媒体的许多此类报道里却包含着一种刻板的成见:民工永远不可能如城里人那样文明。这种偏见潜意识地支配着媒体在社会语境内捏造可怜、无知、没有教养、邋遢、低人一等的  相似文献   

17.
1984年5月初,北京晚报的记者访问诗人艾青时问及写作情况,艾青说:“写诗要有灵感,没灵感就不写了.”这里说的灵感,就是兴。“无兴不强作。”写诗是这样,写杂文、短文、评语、按语也是这样。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五百篇故事,但在故事后面写了“异史氏曰”的也不过一百七十多篇。他并没有按固定的模式,在每一篇故事之后都加一个“编者按”,而是有兴则写,无兴作罢,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兴而强写,就不免乏味,或失之于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18.
被奉为祖师的,实非那行业的肇始者,而多是那行当中佼佼卓然的人。文坛啰嗦始祖为谁?迄无考尚属阙如。如以啰嗦成就衡量,当推朱熹,有笑话为证:某曰,朱熹谒孔夫子未遇,留字一通:“门人朱熹百拜”,并加注曰: . “朱者,姓也;熹者,名也,门人者,学生也;百拜者,百次顿首也。”孔夫子想必也是对文必加注之风深恶,批以“啰嗦”二字发还。朱熹在批语上又注“啰嗦者,麻烦也”,复送达孔子。孔夫子再批:“太啰嗦!”,朱熹更注:“太者,更进一层也,啰嗦见前注。”而今的无一字无出处的互见层注可说是古已  相似文献   

19.
在讨论之前,我们先看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被成为“武汉最牛跳楼秀导演”的章和进自从2008年初以来,为讨薪无门的农民工策划过多起“集体跳楼”讨薪事件,每次都预先向多家媒体和有关部门报料,结果大多数策划都取得预期目的。章和进总结成功的经验,认为记者的报道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春,两部同样拍摄民工题材,又相继上映的电视剧《生存之民工》与《民工》撼动着无数观众的心。有别于以往因题材相同又相继播放而出现的“前高后低”、“一家欢乐几家愁”的收视状况,《生存之民工》与《民工》虽几乎同时播出,却均引起了观众如潮好评,同时也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在这样一个拒绝重复拒绝雷同的视听时代,何以两部不借助靓女帅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