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在工程专业教育领域对其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而制定出来的规则、程序以及规范,旨在使工程教育达到一定质量标准。本文结合我国本科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就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讨论和分析,探索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加强工程实践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纳  吴烨  马梦娟 《内江科技》2022,(6):152-153
在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针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从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反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规范教学过程性评价,持续改进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文章阐述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行专业认证的重要意义。通过解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标准,对照当下化学化工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化工专业教学的改革措施。从调整培养计划,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实践环节,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水平,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训练,完善毕业生的调查与跟踪机制等诸多方面论证了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化工专业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19)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教育对象祖国的未来,是可塑性极强的幼儿,所以她们除了要具备从事教育工作应有的教育和保育技能外,还要注重礼仪,掌握与周围同事、领导、家长愉快交往交流的规范与法则,笔者根据多年教育研究的经验,总结出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礼仪教育应重视教师言传身教、制定礼仪制度、学科教育渗透礼仪教育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体系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学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更是随着社会发展中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的必然解决。在当前的高职教育过程中,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模式。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方式的专业教育模式成为当前教学中的主要形式。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当前高职教学的关键。本文就高职教育中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发展进行阐述,提出其融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6)
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对于体育事业发展高度重视,而高校作为社会体育人才输出的重要摇篮,未来的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使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更加契合社会发展形式,在本文中笔者将以高校体育专业羽毛球教学为出发点,阐述羽毛球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工程教育认证为标准,积极开展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本文结合宿迁学院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阐述土木工程专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围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创新平台、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可为同类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学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二者的有机结合可形成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专业教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其优秀的教育理念引入专业教育中,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背景下高等院校金工实习实践教学模式与机制亟须改革和创新。目前高等院校的金工实习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尤其是工业工程、工业设计等专业,在金工实习过程中只体现工程实践技能的教育,教学过程缺失美育教育,因此,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通过将工程实践教育与美育教育交叉融合,开展全新的工程实践教学新模式,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我国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其核心教育理念包含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基于产出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四个方面。其中,通用标准12条毕业要求,明确要求本科工程教育要聚焦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而实践教学则是实现这一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文结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对生产实习理念、实践内容优化、多样化过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工程实践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并希望能够为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兄弟院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3)
工程教育认证作为保障本科毕业生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我国工科类专业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导,也是各高校加快专业建设的重要契机。其中,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了毕业生能否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毕业要求,本文以河北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课程质量的评价流程和课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对推动本专业的课程质量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国内外大学院校不断探索改革教育实习模式,使教育实习的实效达到最大化。大学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已经成为认同的一种有效的教育实习模式。本文笔者通过文献法,在参考国内外大学院校与中(小)学合作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反观琼台师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现行教育实习模式,及其实施的几个阶段,分析师范院校与小学合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16)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专业基础课"测量学"课程思政建设应明确教学专业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完善教学大纲,不断挖掘思政元素映射和融入点,利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边设计边教学,通过多周期、多专业、多课堂的不断建设和融入,努力完成德才兼备工程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相似文献   

14.
寻找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契合点,将两者有效融合可带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从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和师资队伍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如何有效融合专业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出发,分析专业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提出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专业教育理念、促进专业教育创新的措施和途径:专业教师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在课程体系的创新过程和专业教学的实践全过程中尊重学生,倡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专业教育实践等。  相似文献   

16.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在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重概念与知识,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以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目标为核心,以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问题为驱动的方法构建操作系统课程的知识图谱,将知识与问题关联,通过解决问题支撑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课程的教...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4)
木材科学与工程是林业工程一级学科下一个重要的专业方向。其中,实践教学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模式、平台建设、基地建设三个方面开展创新教育,构建适用于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新教育实践模式,对提高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莫靖林 《大众科技》2021,23(3):135-137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开展创新活动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在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中,实验室为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提供有力支撑,是专业认证的重要关注点.文章以学生为中心、目标为导向以及持续改进三个工程教育核心为根本,提出了实验室建设应该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围绕持续改进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给出改变教育观念、创新实验教学培养模式、构建专业实验室管理新体系等方面的软件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育基本建设是一个投资资金量大、影响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系统工程。从目前上海教育类基建项目的现状来看,修缮类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管理绩效后评价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结合上海市教育基建财政资金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围绕教育修缮项目的管理绩效,聚焦于修缮项目过程管理中各项指标的效益,主要针对教育修缮项目开展绩效后评价。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为了确保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和可行性,笔者将其应用于对某高校修缮工程项目的评价中。结果表明该体系适用于上海的教育类修缮项目,同时反映出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教育修缮工程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胡小刚 《内江科技》2024,(3):150-151+153
<正>针对高职教育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为切入点。通过对《高速铁路轨道施工》课程课堂教学进行深入探索与分析,提出适用于高职教育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同类专业课堂。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提升工程类专业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和获得相应技术技能具有良好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分别扮演了各自不同的重要角色与功能,在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课堂是教育的灵魂,一堂好课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