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宪林 《内江科技》2004,25(4):78-78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任何一个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都要经历一个由个性、道德败坏到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犯罪心理支配犯罪行为,而犯罪行为则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形式。尽管孩子可以一时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甚至作出一些与内心活动不相符合的外部假象,但总不会长久,只要留心观察,总是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进行早期预防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家庭与学校密切  相似文献   

2.
许娜娜 《科教文汇》2007,(9X):173-173
在犯罪心理学中,累犯行为是指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继续重复进行的犯罪行为。近年来,重新犯罪率逐步上升,基层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累犯的数量及累犯占刑事被告人的比例都在不断上升。本文主要就是分析累犯犯罪的心理原因,然后提出几点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犯罪心理学中,累犯行为是指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继续重复进行的犯罪行为.近年来,重新犯罪率逐步上升,基层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累犯的数量及累犯占刑事被告人的比例都在不断上升.本文主要就是分析累犯犯罪的心理原因,然后提出几点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4.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条件进行的犯罪活动,或对工作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职务犯罪人员越来越广,涉及的犯罪数额越来越大,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恶劣。职务犯罪不仅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而且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稳定。如何预防和控制职务犯罪,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新形势下我党和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下面就如何预防职务犯罪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犯罪行为是在具备犯罪心理和我和机遇两大要素时才可能发生,而且犯罪心理的形成是有一定规律和过程的,犯罪机遇也受社会及自然因素的制约,因此,对犯罪行为的发生的犯罪心理的形成进行科学的心理预测就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确信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政治上或宗教上的信仰和信念.相信自己所实施的某种犯罪行为是正义的行为。确信犯往往是出于道德、宗教或者政治上的坚信,因此,犯罪的社会预防,尤其是文化、教育、道德上的预防,只有建立社会上一般民众健康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从基础上解决确信犯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犯罪是指由大学生实施的,以网络为直接诱因,或以网络为载体的犯罪行为。大学生网络犯罪心理形成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从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8.
李佳  何小鹤 《知识窗》2023,(7):120-122
当下,大学生依赖网络、手机成瘾的现象日趋严重,他们逐渐沉溺于网络世界,自制力下降,缺乏理性思维,且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文章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系统地、深入地用异化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网络犯罪行为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并提出预防大学生网络行为异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犯是指以某种特定犯罪目的作为犯罪构成特殊要件的犯罪。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某种犯罪目的之内心起因。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通过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希望和追求。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回答的是犯罪人为什么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虽然目的也可以推动人实施某种犯罪行为,但是动机是更为内在的、更直接的因素。目的犯的目的应是特定犯罪日而不是一般犯罪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犯是指以某种特定犯罪目的作为犯罪构成特殊要件的犯罪.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某种犯罪目的之内心起因.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通过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希望和追求.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回答的是犯罪人为什么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虽然目的也可以推动人实施某种犯罪行为,但是动机是更为内在的、更直接的因素.日的犯的目的应是特定犯罪目而不是一般犯罪目的.  相似文献   

11.
网约车,共享车的出现即带来了便利又带来了危险因素,每年都会发生车内犯罪行为。例如,滴滴车遇害事件。人们在行驶时也会因健康状况出现问题而导致出现交通事故。例如,驾车行驶时发生昏迷。而以上两种情况时有发生。针对以上两种情况,进行了车内人员安全保障系统的设计研究,车内人员安全保障系统由车内犯罪行为预防系统与驾车健康问题安全保障系统组成。运用并结合生物识别技术,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先进技术。该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对车内人员的生命保障,能够有效的提高车内人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史强 《大众科技》2013,(5):260-261
高等教育应满足社会的需求,将犯罪学课程列为大学公共选修课程,有利于积极应对当前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与自杀行为,正确地处理大学生心理的转型期;预防校园内犯罪是开设该门学科的最直接目的;只有让学生多了解犯罪学相关知识,才能有效避免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犯罪道路,也更加有利于积极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相似文献   

13.
主观恶性是体现犯罪人行为恶劣程度的指向标之一。本文主要试图从主观恶性方面切入,讨论法官量刑的技术途径之一——主观恶性对量刑的影响。包括犯罪行为之前、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和行为结束后三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人的犯罪意识来源于社会,社会环境塑造了人的犯罪意识,使人成为潜在的犯罪人,从而完成一个犯罪行为的形成过程。犯罪行为是行为人主观意识对客观环境的反致行为。  相似文献   

15.
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司法实践中,大多数犯罪是由个人单独实施的。然而犯罪行为中也存在多人犯罪的案例,即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犯罪行为,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的波动,有组织有预谋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对社会的稳定和公众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恶性程度极高。因此,明确共同犯罪的基本条件、身份认定和量刑标准对于分析共同犯罪的行为起到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何种行为能成为先行行为引起其后的作为义务的问题刑法理论学界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做为先行行为引起作为义务尚且不是很突出,但是对于犯罪行为就存在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连违法行为都能引起作为的义务,难道犯罪行为却不能?另一方面如果肯定全部的犯罪行为都能引起作为义务的话那么就会出现故意伤害的犯罪人难道负有把被害人送进医院抢救的义务?否则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因此本文着重讨论的是犯罪行为能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的先行行为以及在何种条件下能成立。  相似文献   

17.
吴鹏 《科教文汇》2007,(4S):130-130,134
需要是人类一切行为活动的源泉,犯罪行为也不例外,需要在犯罪行为的产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具有无限性和受限制性,需要结构的不合理发展,满足需要的方式的反社会性必然导致犯罪。  相似文献   

18.
关于何种行为能成为先行行为引起其后的作为义务的问题刑法理论学界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做为先行行为引起作为义务尚且不是很突出,但是对于犯罪行为就存在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连违法行为都能引起作为的义务,难道犯罪行为却不能?另一方面如果肯定全部的犯罪行为都能引起作为义务的话那么就会出现故意伤害的犯罪人难道负有把被害人送进医院抢救的义务?否则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因此本文着重讨论的是犯罪行为能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的先行行为以及在何种条件下能成立.  相似文献   

19.
需要是人类一切行为活动的源泉,犯罪行为也不例外,需要在犯罪行为的产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具有无限性和受限制性,需要结构的不合理发展,满足需要的方式的反社会性必然导致犯罪.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故意,是指犯罪行为实施者本身具有多个犯罪故意,而具体何种故意符合犯罪构成中的构成要素条件,要看行为者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的选择。本文将从传统的犯罪故意理论入手,结合诸家学说,最后得出选择性故意,这一理论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