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跟踪式太阳能发电双轴系统的控制器根据地平坐标、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光电跟踪原理设计。本系统采用双轴跟踪,需要调节太阳电池方阵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控制器以单片机和光电传感器为核心,控制高度角和方位角电机。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成束光时,单片机根据传感器信号,驱动高度角和方位角电机使太阳能组件跟踪太阳光,最终使组件保持与太阳光垂直。当没有成束光时,系统则按照控制器当前时间及地理位置计算太阳的理论方位角和高度角来驱动系统运行,实现实时跟踪太阳运行轨迹,达到提高发电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詹金波 《科技风》2014,(24):75-76
基于唐山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次设计选择FPGA芯片作为软硬件设计平台,开发设计主动式太阳能双轴跟踪系统。设计中系统控制部分通过前期对唐山地区一年中不同时间太阳时、太阳方位的计算以万年历时钟信号为控制输出信号,机械部分选用两个直流减速电机实时跟踪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确定太阳的运行轨迹,使得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入射光线达到垂直,提高电池板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吴小所  郭存鸽 《金秋科苑》2010,(20):62-62,67
在对目前国内外太阳跟踪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以DSP2812为主控芯片的太阳能智能跟踪系统。首先以地理纬度、时间为参数采用天文算法计算出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驱动带细分电路电机进行定位跟踪,如果在满足特定光强的条件下,再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进行校对跟踪。本文介绍了太阳运行轨迹的算法、光电检测方法、系统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流程实现方法。特别是复杂变化天气条件下,该系统仍能有效的提高对太阳能的收集和利用的效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一方面研发新材料的太阳能板,另一方面提高转换效率;太阳能跟踪装置是解决办法之一。太阳跟踪装置是一种能够保持太阳能电池板随时正对太阳,使光线随时垂直照射太阳能电池板的动力装置,主要功能是实现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最大化。斜单轴太阳能跟踪系统主要包括:光强检测模块、控制器、白天黑夜检测模块、步进电机及驱动模块、支架等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之一,太阳能发电目前愈发的普及。但是以地球为参照物太阳位置是时刻变化的,传统的固定式太阳能板发电效率低,为了改进此缺点,本发明,通过一系列的电子电路以及传感器等设备,实现系统自动识别环境中光照强度,并且只在环境中光照充足(白天晴天)实现太阳能板自动追踪太阳光源,始终保持太阳能发电板近似正对太阳方向,提高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6.
太阳跟踪系统是用于太阳辐射观测台站、光伏发电站上的必用控制系统。随着太阳跟踪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太阳自动跟踪技术日益成为热点,并且对跟踪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跟踪的精度,本项目采用使用水平和垂直两个线阵CCD传感器对太阳跟踪系统进行精确调整,实现精跟踪,同时结合GPS信息进行太阳视日运动轨迹跟踪,实现对太阳的大范围、日照时间内的全自动粗跟踪。经过半年试验,太阳能跟踪系统跟踪误差在0.04°以内。  相似文献   

7.
张璟 《科教文汇》2012,(16):96-96,110
太阳能光伏发电跟踪控制系统使用两种跟踪控制方式,其一为光控,即使用光传感器,根据天空不同区域光线强弱区别,判断太阳位置,然后驱动电机转动支架进行追踪。其二为时控,根据当地经纬坐标和时间,利用天文学计算公式,计算太阳所处天空的坐标,然后驱动电机转动支架进行追踪。本文设计的追日装置是由三菱PLC、太阳能电池板、追日跟踪传感器、水平和俯仰运动机构和直流电动机等组成。采用光控跟踪方式,在日照环境下,通过PLC编程,实现PLC采集追日跟踪传感器信息,追日跟踪传感器比较各方位日照强度,控制作为执行机构的直流电机正向或反向旋转,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使追日跟踪传感器正对太阳光源,从而实现实时跟踪的目的。本装置高效、简易,能应用于太阳能领域,以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8.
常玲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59+43-59,43
基于太阳能跟踪系统,对太阳光跟踪问题以及电机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太阳方位角的分析计算和电池板方位角的检测,设计了以太阳方位角为输入量、电池板方位角为反馈量的模糊PID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依据角度的偏差大小来自动控制电动机的转动速度,较好的解决了系统快速性和跟踪精度的问题。并且通过MATLAB仿真对该控制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降低了调节时间,而且使控制跟踪精度大大提高,有效的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为同类跟踪系统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的利用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太阳能行业中。基于三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太阳光自动跟踪控制平台,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包括PLC输入输出端口、信号处理单元、驱动部分;软件包括PLC的控制和监控程序两部分。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系统使光伏电池板能实时跟踪太阳关照,从而最大限度的获得太阳能,有效地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降低了光伏并网发电成本,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太阳能发电系统发电效率低的问题,设计制作了基于STC89C52的太阳能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光电检测跟踪的控制方式,以步进电机作为驱动机构,通过控制跟踪机构水平、俯仰两个方向的运动,实现对太阳的全跟踪;在此基础上安装在跟踪机构上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实时检测风速的大小、以及风向的变化,使得系统可以对8级以上的台风进行自动的“规避”,减弱风暴对电池板的损害。样机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稳定,能够满足太阳自动跟踪的需要;在天黑后,能够使电池板重新朝向东方,实现日循环运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设计了太阳自动跟踪系统。跟踪方法采用视日轨迹跟踪方法和光电跟踪的混合跟踪方法,第一级采用视日轨迹跟踪方法,第二级采用光电池传感器跟踪进行校正。该装置跟踪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无论天气情况如何,都能精确的跟踪太阳。  相似文献   

12.
太阳为人类提供可持续能源,在没有出现高效的光伏电池材料之前,研制具有实用价值太阳方位检测器及自动跟踪系统,是促进太阳能广泛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本课题描述了一种检测、跟踪控制的实现方法.核心部件为图像传感器,通过单片机确定的太阳位置进行跟踪,存储位置信息,并在恶劣天气对系统实施保护措施.该系统具有精确度高、适应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杨原 《西藏科技》2013,(1):24+33
根据多种太阳光伏阵列自动跟踪系统应用示范,比较各种系统的发电提高效率及性价比,为推广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众科技》2009,(1):6
我国首台跟踪式太阳能光伏发电机,于近期在武汉市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正式启用。这台功率为3千瓦时的光伏太阳能发电机,大小如同一台雷达,由一根钢柱支撑着约40平方米的电池板。自动跟踪系统,可确保设备双轴自动化跟踪太阳旋转;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自发电太阳能助力旅行箱的研发思路,其结构与普通的行李箱相仿,也可以在普通的基础上进行改装。依靠行李箱轮子转动发电和太阳能板自身能量的转换实现助理功能。行李箱以轮子转动为源动力,太阳板为辅助,内含蓄电池,在拉动行李箱的同时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太阳板接收太阳能发电,最终达到给蓄电池充电,通过接在蓄电池上的usb接口从而给手机、mp3等。达到充电的目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6.
当前,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现在向大家介绍一款我们自主创新发明的自动跟踪太阳能开水器,即不需要电源却能自动跟踪太阳的新颖太阳能开水装置,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也曾被德国网站称之为“中国第一台自动跟踪太阳能开水器”。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8,(11):6-6
近期,第一座能“追踪”太阳的太阳能电站在法国马帝亚克小城正式投入使用。所谓能“追踪”太阳的电站,是指太阳能电站的每座太阳能接收器的光电转换板都运用了“阳光感应追踪”技术,能在日照时间内自动调节太阳能光板的向光面位置,比一般的太阳能接收利用装置能多接收和转化20%至40%的太阳能。  相似文献   

18.
廖乃雄  韦瑛 《大众科技》2012,(12):103-106
通过太阳高度角,光学定律和几何知识,推导出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倾角和太阳高度角的关系,结合广西地理纬度和高层建筑特点,选择集热器安装合适倾角。并对该倾角的集热器面上太阳辐射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集热场聚光器SCA的三种太阳位置跟踪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我国西部地区的气象环境特点及国内安装检测技术水平,在保证跟踪精度、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选择了适合可行的跟踪方案。  相似文献   

20.
王娟敏  孙娴  姜创业  何永健  施国萍 《资源科学》2010,32(11):2246-2252
以陕西省气象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地理数据等为数据源,采用Delphi开发语言,以基于COM组件技术的ArcEngine作为底层开发平台,使用基于构件的方法研制了陕西省太阳能资源评估业务系统。该系统包括辐射数据管理、辐射资源计算、太阳能资源评估和产品制作等四部分模块,其中辐射资源计算主要包含水平面和山地太阳总辐射分布式计算两种模型,是本系统的核心模块。该系统可提供陕西省不同时间尺度上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等的水平面和山地辐射模拟值,并可完成对全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稳定程度、资源储量等指标的评估,实现了太阳能业务工作的系统化,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太阳能资源计算和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