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实验在抗骨髓炎片原有的质量标准上进行研究,增加地丁的薄层鉴别和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测定。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安捷伦C18色谱柱(220mm×4.6mm,5μm),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1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地丁鉴别方法:碱性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乙醚-乙醇-氨水(18:2:1:0.05)为展开剂,改良碘化铋钾试剂为显色剂,供试品色谱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抗骨髓炎片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蒺藜药酒的薄层色谱鉴别及乙醇量检查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蒺藜,同时用安捷伦6890N气相色谱仪,测乙醇的含量。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测得乙醇量为37.5%~41.6%。结论该法简单易行,可用于蒺藜药酒的薄层鉴别和乙醇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对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奥泰公司C18色谱柱(220 mm×4.6mm,5μm),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鉴别方法: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醇-水(5: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正>目的:建立乌梅丸中人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使用硅胶G高效薄层板,以环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无水乙醇-甲酸-水(1.5:3:3:1.5:0.5:0.5)为展开剂,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显色,进行薄层色谱分析。结果:供试品色谱图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各组分的分离良好,斑点均匀清晰。结论:所用方法专属性强、耐用性好,完善了乌梅丸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对炎灵口服液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奥泰公司C18色谱柱(220mm×4.6mm,5μm),甲醇-乙腈-水-磷酸(9:6:85: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3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鉴别方法: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3∶1)为展开剂,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荧光灯斑点。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炎灵口服液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蕨麻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测得蕨麻中多糖含量约2.0%,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0.29%(n=5)。以委陵菜为标准对照药材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蕨麻的定性鉴别进行了探索,供试品与对照药材在相同R f值处有相同颜色的斑点,斑点清晰,附近无干扰斑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活血通络丸(香附、丹参、乳香、鸡血藤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香附、丹参、乳香、鸡血藤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phenomenex C18(250mm×4.6mm,5μm),丹参酮ⅡA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浓度在25.6~128.2 u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68%,RSD为0.35%;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控制活血通络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更好地控制健脑灵片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健脑灵片中的当归、白芍。结果:各药材TLC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而在阴性对照色谱相应位置并无此斑点。结论:通过对当归、白芍专属性的鉴别,可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舒肝宁胶囊鉴别分析方法的控制标准,确保该药品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舒肝宁胶囊中的龙胆和丹参进行鉴别,并进行方法考察。结果:供试品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皆有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和重现性好,可以作为舒肝宁胶囊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对桑菊感冒合剂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奥泰公司C18色谱柱(220 mm×4.6mm,5μm),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鉴别方法:以苯-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香草醛硫酸试液-乙醇(1:4)的混合溶液为显色剂,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桑菊感冒合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益母草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母草颗粒中的盐酸水苏碱进行定性鉴别,同时还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该制剂中的总生物碱的含量进行定量的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法的鉴别中,供试品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呈现出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对其不存在干扰。盐酸水苏碱在45-395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的差值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1.2%(n=5)。结论:该法简便可行,易操作,重复性好,能够作为益母草颗粒制剂的质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傣族药材美登木质量标准,我们将震东、思茅、景洪三个地点采集的供试样品,采用生药学方法进行性状鉴别、显微粉末鉴别,按《中国药典》一部附录第一法测定美登木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超过6.0%、浸出物(不得少于8.0%)酸不溶性灰分。建立了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三个样平均水分9.24%、总灰分409%、浸出物11.42%(稀乙醇热浸法)、酸不溶性灰分0.15%。  相似文献   

13.
党晖  李娜  陈清  罗宇东 《大众科技》2021,23(5):64-67
目的:提高外感风痧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苍耳草、两面针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中,与苍耳草、两面针对照药材在相同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外感风痧颗粒中总酚酸含量为9.766±0.269 mg·g-1.结论:所增加的外感风痧颗粒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外感风痧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参茸王浆口服液中10-羟基-2-癸烯酸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4.6mm,5μm)色谱柱;甲醇-0.03mol/L盐酸溶液-水(55:10:35)为流动相;流速1.0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结果:该方法 10-羟基-2-癸烯酸在50.05μg·m L-1~1000.99μg·m 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RSD(%)=0.28%。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参茸王浆口服液中10-羟基-2-癸烯酸的含量测定及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双花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双花解毒口服液中主药黄芩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双花解毒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双花解毒口服液中黄芩的定性鉴别的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中的黄芩苷在0.31-8.59μg的范围内能够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6%。结论:本实验所用的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够将其作为本品的定性和定量的检测方法,为其质量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谢平  白央  格桑索朗 《西藏科技》2013,(6):68-69,77
目的探讨藏药材蒲桃(藏语名称:萨哲)质量标准建立的方法。方法采用历史考证、来源、药材显微、薄层色谱鉴别等方法,拟定蒲桃质量标准。结果通过对蒲桃原植物进行历史考证、来源调查、性状、茎横切面显微鉴别、粉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可用于茅膏菜药材的质量控制。结论为蒲桃药材的真伪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该药材质量标准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明确中国药典中黄连含量测定项下色谱条件,增强其操作可行性。方法:采用C18柱(250 mm×4.6mm,5μm),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v/v, 50:50)(每100ml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0.4g,磷酸0.5ml)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45nm,进样量10μL。结果:改进的方法可准确控制流动相pH值,易于操作,简便。该色谱条件下,黄连药材中4种生物碱能得到良好的分离,其保留行为指标符合药典规定,可准确地用于黄连药材的质量控制,为中国药典中黄连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参芪颗粒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芪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并增加了薄层鉴别。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固定相为YMC C18色谱柱(218 mm×4.6mm,5μm),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测定黄芪甲苷,采用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下层溶液为展开剂,鉴别人参皂苷Rg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参芪颗粒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建立限量检查医院制剂二十五味儿荼丸中乌头碱的薄层色谱法。方法以环乙烷一乙酸乙酯一二乙胺(5:2:1)为展开剂,稀碘化铋钾试液为显色剂。结果薄层色谱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出现的斑点应小于对照品斑点或不出现斑点,且阴性无干扰。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藏成药二十五味儿茶丸中乌头碱限量检查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苑》2008,(6):295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LunaC18柱4.6×150mm,5μ),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0:50:1);紫外277nm检测。结果: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黄芩苷与制剂中其它成分能有效分离。黄芩苷在5μg/ml~1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6,平均回收率97.43%。结论:该法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