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脘痛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200例胃脘痛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28人(14.7%),气虚质58人(30.5%),阳虚质100人(52.6%),湿热质56人(29.5%),气郁质42人(22.1%),瘀血质30人(15.8%),特禀质13人(22.1%),阴虚质34人(17.9%),痰湿质42人(22.1%)。结论:胃脘痛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阳虚质、气虚质和湿热质3种体质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268例寻常型痤疮患者体质类型的调查,探究中医体质类型与寻常型痤疮的发病相关性。方法:268例寻常型痤疮患者在中医专业人员的协助下,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和《寻常型痤疮患者基本情况登记表》,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中医体质类型,并由专业人员评定寻常型痤疮的级别,分析不同性别和不同级别的寻常型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68例患者中,湿热质所占的比例最大,有123例,占45.90%,其后分别为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阳虚质阴虚质特禀质气虚质平和质;女性较男性偏颇气郁质、阳虚质、血瘀质及特禀质;不同级别的寻常型痤疮中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并无太大的意义。结论:寻常型痤疮的发病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偏颇有关,湿热质是寻常型痤疮形成的主要体质类型,体质类型的分布受性别的影响,质类型的分布与寻常型痤疮的严重程度相关性并不大;辨体质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可为寻常型痤疮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广阔的辨证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南宁市区及其六县300例中风病人中医体质调查,分析本区域内中风病病人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掌握城区内中风病人体质情况,寄望通过体质研究及干预来降低中风的发病率,更好地预防中风病的再发。方法:对300例中风病病人,采用体质辨识系统、调查问卷及量表的形式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为此此调查人群的主要体质类型。男性中风病要较女性高发(P0.05),男性湿热、痰湿体质多余女性,而女性气虚体质、气郁体质较男性更为常见。结论:通过将体质辨识的方法引入到中风病的诊疗中,拓展了中医临床的思维空间,丰富了中医临床诊疗体系,对临床的预防、治疗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如今,可以说进入到一个肿瘤高发的年代,各大医院的肿瘤科几乎能用"盈门"来形容。前不久,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储真真教授,请她从中医的角度谈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储真真教授说,癌症的发生是综合因素引起,其中和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中医界认为,人的体质可分为9种,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除了平和质,其他8种均属于"偏颇"体质。通过多年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与血脂、CRP的关系。方法:将90例入组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中医症候分型标准分为3组(气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阴虚风动证),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各组于入组后24小时内进行血脂及CRP检测。结果: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气虚血瘀证患者43例,占47.8%,明显高于痰瘀阻络证、阴虚风动证组。与对照组比较,各证型中TG、TC、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以痰瘀阻络型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气虚血瘀证型为主,痰瘀阻络证患者的TG、TC、LDL-c、CRP水平较高(P0.05),中医的痰瘀可能与血脂、CRP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膏方结合正骨推拿手法在治疗痰湿痹阻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2月的82例痰湿痹阻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通过口服健脾化湿膏方和进行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两组连续治疗20天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量尺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按要求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其余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1个月进行中医疗效评定及VAS评分。其总有效率及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湿膏方结合正骨推拿手法对治疗痰湿痹阻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较单纯的韦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对临床资料怀疑有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行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超声定性和定量分析.患者立位或反Trendelenburg体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嘱患者做瓦尔萨尔瓦动作,通过测量髂、股、腘静脉及挤压远端肢体实验检查小腿静脉反流时间和其他相关参数.结果 339例病例中年龄40~70岁为217人,占64.1%,20~40岁为122人,占35.9%;男性277人,占81.7%,女性62人,占18.3%;其中从事站立性职业为105人,占86.1%;世居高原182人,占53.7%,移居高原157人,占46.3%;城镇居民241人,占71.1%,农牧民98人,占28.9%;单纯性浅静脉曲张175例,占51.6%;浅静脉处探查出血栓45例,占13.3%;合并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5例,占4.4%,继发性浅静脉曲张伴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瓣膜功能不全164例,占48.4%.结论 本病以中老年为主,年青的患者多与其从事长时间站立的职业有相关性,医疗水平欠发达的农牧区来的患者多较城市里的病情重.继发性与单纯性比例相近,这与高原低氧环境的影响下,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继发浅静脉曲张有关联,且男性较女性高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Stanford分型、临床症状的关系,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住院治疗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转归。按Stanford分型及性别分组,对每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3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例,缺血性心肌病7例,马方综合征1例。5例死亡(2例死于并发症,3例自然破裂),死亡率16.12%。3例行人工血管置换,2例行带膜支架植入成功,男性发病年龄小于女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女性患病人数明显少于男性。男女组患Stanford A、B型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型住院天数短于B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型转归差于B型;合并高血压患者入院收缩压高于无高血压患者,舒张压二组无差别。结论:在入院治疗患者中,男性患病人数较多。Stanford A型住院天数较短,预后较B型差。  相似文献   

9.
旺加 《西藏科技》2010,(12):44-45
目的为了探讨西藏拉萨地区两大节日期间急诊病人疾病谱以及相关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对410例急诊内科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种排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男性197人次,占48%女性213,占52%,男女之比为1拉萨市1.08,年龄以18~45岁年龄段病人最多,疾病谱前二位的是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从单病种发病率来看急性高原反应患者最多。结论通过节日期间急诊内科的病例分析能够反应拉萨地区节日急诊内科特点,根据节日期间疾病谱排序特征,可以提示所需节日急诊专业人员组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的心脏损害情况,并探讨这种心脏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一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一时间段未患慢性肾衰竭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组患者的LAD,LAPWs,LAPWd,IVSTd,IVSTs, SV,EF等数据进行评价,分析慢性肾衰竭后患者心功能受损的情况。结果:检查后的两组数据显示,肾衰竭组LAD,LAPWs,LAPWd,IVSTd,IVSTs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具有患者心脏彩超异常者占93.3%(28/3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V,EF,A,E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异常者为96.6%(29/30)。对照组心脏超声主要表为左室扩大、左室肥厚、左房扩大、瓣膜反流及心功能不全,尤以左室舒张功能损害为主。这些心脏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尿毒症毒素、高血压、贫血。尽早透析,积极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是预防和治疗CRF患者心脏并发症的主要手段。结论:对于肾衰竭患者而言,心脏彩超是一种无创性的较准确地反心脏形态和心功能受损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高原地区高血压病住院患者的危险分层等临床特点及其降压疗效进行初步分析,探讨高原地区高血压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海拔3658米西藏拉萨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综合危险分层、降压治疗方案及血压达标率、降压幅度等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至少1个以上其他危险因素者占87.5%以上,男性患者合并危险因素数显著多于女性(1.90±1.00与1.27±0.91,p0.05)。心血管综合危险分层高危、中危、低危者分别占91.11%、8.89%和0%,不同性别之间患者高危比例无显著性差异。出院时总体血压达标率为63.9%,其中高危组64.1%、中危组为62.2%,两组血压达标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高危组患者使用了更多种类的降压药物(分别为2.02±0.96及1.65±1.03,P0.05)。3级高血压患者出院时血压达标率显著低于2级和1级高血压患者(分别为38.2%、73.2%和83.6%,p0.01);从降压治疗方案来看,应用1种降压药者占32.67%、2种降压药者占37.37%,≥3种降压药者占29.95%;单药降压药物者中氨氯地平组与厄贝沙坦组血压达标率分别为76.0%和63.5%,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入院时3级高血压患者中比较不同的联合降压方案的降压疗效,与以A+C为基础的联合方案组比较非A+C为基础的方案收缩压下降更为显著(收缩压下降幅度分别为25.71±11.25(%)与31.18±9.47(%),P0.05);与不含利尿剂组比较含有利尿剂的联合方案的收缩压下降更为显著(收缩压下降幅度分别为22.94±12.40(%)与28.81±11.36(%),P0.01)。结论高原地区高血压住院患者合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且高危者比例高。在近期血压达标方面A+C联合方案似乎不具有优势,而联合应用利尿剂可能具有更显著的降压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我院4年间胃镜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藏族病例进行分析,探讨拉萨地区世居藏族RE的发病率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西藏军区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藏族胃镜检查诊断RE 270例,根据洛杉矶分级法进行分级,对其性别、年龄分布、伴发病及发病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藏族患者RE占胃镜检查总人数的5.51%,其中A、B两级占85.18%,病变发生在食管中、下段占97.40%,30~59岁为RE高发年龄段,伴发胃、十二指肠疾病占54.44%;男女比例为3:1。结论拉萨地区世居藏族RE发病率高于内地城市,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在中年人群好发,病变位置好发于中下段,以轻中度RE为主,RE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恒牙先天缺失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发生率、发生程度及牙齿缺失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648例,对其全颌曲面断层片情况进行观察,并详细统计患性别、缺失牙数及分布情况。结果:648例口腔正畸患者中,恒压先天缺失例数为59例,发生率为9.10%,其中男性例数为19例,女性例数为40例,发生率分别为9.05%、9.13%,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59例恒牙先天缺损患者缺牙总数为96颗,缺失牙数为2颗及以下患者总例数为51例(86.44%),缺失牙数2颗的患者例数为8例(13.56%),对比差异显著(P0.05);上颌、下颌缺牙数分别占缺牙总数的31.25%、68.75%,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左侧、右侧缺牙数分别占缺牙总数的48.96、51.04%%,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口腔正畸患者恒压先天缺失在男女中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大多数患者缺失牙数为1-2颗,且多数缺失发生于下颌,下颌侧切牙及下颌第二前磨牙为主要缺失牙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地区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和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林芝地区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六年来的患者发现、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林芝地区结核病疫情形势严峻,各县发病不平衡,男性多于女性,年龄15~55岁居多,职业以农民为主。林芝地区实施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以来在肺结核病人发现方面由2005年的登记率200.64/10万下降至2010年的165.59/10万,其中2005年涂阳病人登记率为49.70%下降至2010年29.55%;初治涂阳由2005年的40.83%下降至2010年的23.70%。在治疗管理方面,涂阳病人治愈由2005年的66.07%上升至2010年的75.82%,其中初治涂阳由2005年71.74%上升至2010年的80.19%。结论继续将结核病防治作为我地区控制慢性传染病工作重点,不断加大地方经费投入,落实结核病防治各项管理措施,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提高治愈率和治疗完成率,把我地区的肺结核病疫情尽早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2021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106例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45岁(74.53%);病因类型为病毒性(41.51%)、结核性(30.19%),首发症状为头痛(64.15%)、意识丧失/肢体抽搐(23.59%),伴随痫性发作起病(38.68%);脑脊液检查压力、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升高者分别占53.77%、64.15%、75.47%;头颅影像学(CT/MRI)检查正常(50.94%)、脑实质异常(40.57%);预后不良27例(25.47%)。单因素差异性分析显示病因类型为结核性、年龄>45岁、职业为农牧民、脑脊液生化总蛋白升高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脑脊液生化总蛋白升高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原地区脑(膜)炎有明显的临床特征,部分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其预后影响因素较复杂,临床诊疗中需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西藏社区居民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西藏6个不同海拔地区的社区居民进行血液tHcy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最终共有1864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tHcy自然对数(lnHcy)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6.5±14.6岁,其中男性785人(42.1%)。全部研究对象tHcy平均水平为14.6(11.5,18.5)umol/L。合并吸烟、饮酒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者的比例分别为22.4%(406人)、32.6%(606人)、42.2%(786人)、5.5%(102人)及50.4%(940人)。H型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比例高达91.2%.多因素回归结果表示,藏族lnHcy比汉族高0.09(95%CI:0.00~0.18);女性lnHcy比男性低0.26(95%CI:-0.31~-0.21);年龄每增加5岁,lnHcy升高0.01(95%CI:0.00~0.02);吸烟者lnHcy比不吸烟者高0.06(95%CI:0.00~0.12);总胆固醇每升高1mmol/L,lnHcy升高0.04(9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原藏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因素,并评价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在预测高原藏族住院患者VTE的价值。方法 选取拉萨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住院的534例藏族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该科住院患者VTE防治流程收集相关数据和筛查VTE发生情况,观察海拔、D-二聚体、血红蛋白、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肺动脉高压等相关因素与VTE发生的相关性。同时评估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预测在院VTE的效能。结果 在534例高原藏族患者中,发生VTE有75人,占比14.04%.高原藏族患者居住海拔(p=0.16)、血红蛋白浓度(p=0.36)、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与VTE的发生无明显相关(p=0.002;p=0.028),D-二聚体升高及合并COPD、肺动脉高压与VTE发生显著相关(p<0.001;p=0.030;p=0.030)。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显示,极高危者发生VTE占比最高,为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