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损检测技术是当前质检部门采用最多的现代化质量检测技术之一,它在工农业产品质检工作中已趋于普及。综述了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指出了其未来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生产者在种植农产品时,需要在常规栽种工作结束之后,进行病虫害防治处理,因为病虫害问题会破坏农产品原有的状态,使农产品的销售价值降低,甚至无法正常地推送到市场中。在销售农产品前,也需要对其加以检测,进而了解农产品是否存在病虫害问题。因此,无损型检测技术被研发出来,本文针对普通农产品存在的病虫害问题,对特殊的高光谱成像检测技术展开探讨,着重研究当前重大技术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建筑施工工艺的不断成熟,人们对于建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质量检测方法,目前在我国多个领域都已经被广泛使用,在现代建筑工程检测工作中也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对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解和掌握,阐述了其应用方法以及具体应用场景,并对该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相应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相应的意识也有所提高,近年来,安全意识就愈加的深入人心,对于有关安全问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因为这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关于病原微生物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事件也越来越多,这就对于食品安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做好相应微生物的检测尤为关键,针对其快速检测技术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农业发展新阶段应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新任务,它对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食品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受多种因素影响,进程缓慢并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大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力度、做好质量认证和检测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措施,加快我国农业标准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锅炉压力容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对其进行检测时,需要考虑其自身的特征,不能对容器进行拆卸,破坏其原有结构。无损检测技术因其独有的无损伤、不破坏、科学准确的优势,从而被广泛的应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的检测中。虽然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为了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可靠性,无损检测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需以科学的方式对压力容器进行"破坏",实现无损与"有损"的有效融合,这样就能够得出更加全面、科学、准确的数据。各种无损检测方法要合理选用、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现如今各个行业的技术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确保计量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想更好地确保产品质量就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检测技术的好坏对产品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确保监测工作质量,同时提出一些优化措施对电力行业非常重要。本文将针对计量检测质量的高低影响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内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科技进步也在同步发展,而应用在林业木材检测的无损检测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被广泛应用在木材水分、温度、湿度、强度、弹性等多项指标的测定,对于这项技术的掌握有对提高我国木材保护技术水平有很大帮助。本文对无损检测在木材检验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24)
钢丝绳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钢丝绳质量关乎着设备的使用安全性,为了保证钢丝绳的使用安全,需要采取科学的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不会破坏钢丝绳,又可以及时发现钢丝绳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钢丝绳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现如今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关于食品安全监测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尤其是微生物生物检测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测工作中的头号武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发光发热,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本文就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对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应用分析,旨在为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加。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食品分析与检测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通过对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过程中,定期维修检是重要工作。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长时间、高质量运行,需要做好有效预防准备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压力容器检检测对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增多,无损检测技术对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质量控制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阐述无损检测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探讨该技术在压力容器及维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快速发展下,我国汽车行业取得较大的进步,生产数量不断增多,为了更好的对汽车质量进行控制,相关人员需要做好各方面检测工作。无损检测技术属于新型技术之一,其具有操作安全和可靠的特点,在各领域检测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汽车行业中同样如此。本文对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概述,之后对其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预警类别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首要屏障和根本基础.为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预防和控制功能,各国政府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本研究在分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成绩及面临的严峻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就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的类别及所采取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综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食品安全已经成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头等大事,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也给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敲醒了警钟。食品安全检测是一项较为专业的技术工作,其工作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关系着食品的安全问题。因此,我们也需要对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种植技术水平很高,也因此很多的化学肥料都应用在农产品种植中,为了让这些肥料不伤害到人们的身体,必须对农产品进行检测,这是对人民负责的行为。农产品检测技术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微弱发光技术,因为这种技术要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在对种子活力进行检测时,既可以很好的完成检测任务,又不破坏种子,这对珍贵的种子来说,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该技术在农产品中检测的具体应用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在其检测的过程中应该满足的条件,希望为我国农产品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压力容器是化工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工设备,其制造质量尤为重要。压力容器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不仅会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保证压力容器质量,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意义尤为重大重大。无损检测技术依据自身的技术特点,在压力容器制造检测中应用的非常广泛。本文从无损检测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就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现阶段压力容器制造、安全运行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同时对无损检测在压力容器制造检测中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食品的检测工作也成了食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白酒也是一项食品种类,在生产的过程中,白酒的原料配比以及发酵步骤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只有做好白酒的检测工作,才能够为人们提供放心可靠的食品。因此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白酒的检测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针对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的同时也促使我国建筑事业的平稳、快速的发展。无损检验技术作为我国建筑施工事业的主要标准,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建筑施工行业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无损检验技术以其现场性、实用性以及便捷性的特点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施工质量和监控力度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无损检测技术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最为常见的应用主要有混凝土钻芯取样法、回弹法和超声波法等。本文就混凝土钻芯取样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使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关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人们需要对压力容器进行科学检测和定期维修。由于无损检测技术的效率高、无损伤性、安全性强等优点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借助于无损检测技术来对锅炉压力容器进行检验检测,可以有效避免失效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工作设备正常高效地运转下去。对于无损检测技术来说,它不仅可以应用到检测压力容器中,而且还能促进压力容器生产工艺的进步和提高,从而大大提高其产品质量。针对此,本文首先对无损检测作了简单的基本概述,随后具体分析了无损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检测中的应用并进行重点分析,希望据此为推动设备的正常高效地运转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